清考上清华大学电机系时,是全县敲锣打鼓送他走的。清华大学每年在福建召的名额极少,清是福州郊区的农家子弟,上的是县城高中,考上清华在小小的县城算是百年不遇的一件大喜事。县委领导都来到清家道贺,清胸前配着一朵大红花,风风光光去了北京。
到了清华,清发现无论自己如何挑灯夜读,成绩总是赶不上同班的女同学睦,更不可思议的是,睦成天在操场上打篮球,没心没肺的大笑,从不见她捧课本,可每逢考试,睦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清不由佩服起这个个头矮小但智商极高性格开朗的女同学来。
睦从来没有正眼瞧瞧清。他们是极不般配的来自两个世界的人。睦出生名门,父亲是国民党上将,1949年起义投诚,留在了大陆,受到中共极大的礼遇。睦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很得妈妈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睦从小贪玩,体育很好,大把时间都花在运动上,是游泳健将和篮球健将。平时不读书,但只要考前稍稍一翻书本就能过目不忘,考出漂亮的成绩。"才自清明志自高”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家世良好且绝顶聪明的女子。睦的身边大把追求者,她却很少将这些儿女情怀萦绕心上,做中国的“居里夫人”,三十而立是她的志向。抱定了献身科学,晚婚晚育的想法,她虽然成天和一大帮优秀的男生扎堆在一起上课和打篮球,让她心动的却一个也没有。
清和她不是一个圈子的,一个是家世显赫性格直率豪迈的北京女孩, 一个是来自福州乡下眉清目秀斯斯文文的农家子弟,如果不是那场史无前例的惨烈的文革,他们的命运也许不会相互交叉纠缠在一起。
睦的父亲文革前去世了,算是躲过一劫。文革初始,将军夫人被揪出来批斗。这位早年参加革命并由谢觉哉介绍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抗不住巨大的内心压力,含恨跳楼自杀。一夜之间,睦家破人亡,被扫地出门,那年,睦才二十二岁。睦的心碎了。
睦在大学里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昔日骄傲的豪门公主变成了“家庭成份不好”的学生,身边的追求者纷纷远离,旁人的眼光开始有些异样。睦每天都强忍着痛苦埋头学习。
清却突然走近了睦。
清是贫农出身,根正苗红,是班长,系里的重点培养对象。清对每个同学都很好,充满了善意。从前他觉得睦高高在上,因而有意疏远,不太愿意亲近。现在睦家倒了大霉,睦也失去了开朗大笑的劲头,清非常同情,想到自己是班长,有责任关心和帮助“后进”的同学,于是主动接近睦和她谈心。
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走在一起。清欣赏睦的聪明和坚忍,睦喜欢清的体贴善良。没有人赞同清的选择。清的贫农出身再加自身的才华,注定了今后辉煌的前程, 毕业后留大城市在体面的机关单位谋个一官半职是预料之中的。睦的家庭成份不好,睦迟早要被赶出北京城到穷乡僻壤做最艰苦的工作把青春消耗在那里的。和睦相爱,清是在自毁前途。何况,在某些人的眼里,睦太聪明了,“女子无才便是德”,清可以找个温良贤淑的女子,何必挑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女人呢?
面对清的主动追求,睦有些犹豫,清却毅然表明心志:这辈子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毕业前,清找到系领导,挑明了和睦的恋爱关系,要求分在一起。
这个当年从福州乡下走出来的被全县敲锣打鼓欢送进清华的农家子弟,毕业后还是回到了农村。只是,这次去的条件更艰苦,他和睦去的是贫瘠的阳原县。
临走前,睦把大学里的很多课本都扔了,他们去的是一家小工厂,睦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有学以致用的机会了。清舍不得,将睦的几本工科课本和高数笔记捡了回来,压在行李箱底。“留着,或许以后有用。”清说。清的这一举动,竟然成就了十年后睦的命运大转折。
他们在阳原县一呆就是十年。睦很好强,即使分到的是小工厂,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她向老师傅们请教,很快就成了工厂的熟练工和台柱子。
尽管生活艰苦,清和睦却过得乐呵呵的,他们先后有了两个女儿,清对睦说:“你在哪里,哪里就是幸福和天堂“。唯一一次不和谐的插曲,是睦随清大老远回福州乡下探亲。清是家中唯一的凤凰男,家人至今还记得全县领导笑脸欢送他上清华的情景。清是家族的骄傲和希望。他原本可以选择一条阳关大道,没想到娶了睦这个破落的大家小姐,阴沟里翻船,毕业后到鸟都不生蛋的阳原县过苦哈哈的日子去了。家人觉得没面子,对睦非常不谅解,睦的满口京片子也让满嘴福州方言的婆家人听着刺耳,没少给睦脸色看。睦是一路哭着回阳原的,清搂着她好言相劝,睦伤心地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回福州了。
十年后,机会终于来了。中国恢复了高考和考研,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蠢蠢欲动,纷纷挤向这条独木桥,惨烈地厮杀着,都试图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清和睦都想考研,睦家已被平反,睦想回北京和哥哥姐姐团聚,考研是跳出穷乡僻壤的一大捷径。可他们的两个女儿年纪尚小,需要照顾,只能一个人去考研。
清对睦说:“你去吧,我支持你,孩子我带。我是寒窗苦读型的,灵气不够,当年在清华你的成绩好过我,你有灵气加才气,成功的机会大过我,你一定要试试。”
睦忽然想起了被清抢救回来的已经压了十年箱底的教科书和高数笔记,已经三十多岁的她赶忙从箱底将书和笔记找出来,闭门苦读几个月。已经十年不碰专业书的她从最初翻书时的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到慢慢从记忆里死抠当年在清华学到的知识,经过了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临考前,这位清华才女终于找到了感觉,她考了电机专业的全国最高分,专业成绩超出第二名几十分。
睦如愿赴瑞士洛桑高等理工大学留学,一走就是五年。睦愧疚地对清说:“孩子还太小……”。清马上打断了她的话:“家里有我呢,你放心的走吧”。
在国内才学过三年英语的睦,到了瑞士,又抱起了法语课本。骄傲的瑞士人一开始并没有把睦放在眼里,几个月后睦让他们折服了。有一道数学难题,洛桑高等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几年来前赴后继,但一直没有解出。睦的数学基础很好,看到题目,三下五除二就解了出来,轰动洛桑。
很快地,睦过了法语关,性格活跃快人快语的她和瑞士人打成一片。
很多人以为,睦不会再回去了。睦家已平反,昔日落魄的将门之女又恢复了往日的社会地位。睦的将军父亲在国民党军队中素有威名,并一度受老蒋重用,出任战时陪都的市长,还协助小蒋上海“打虎”。将军在海外有丰厚的人脉关系,睦到了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的瑞士,有学识有人脉,实在没有任何归国的动力。
睦却丝毫没有定居国外的打算。她想清和孩子。在生活的大熔炉里大起大落被淬炼成钢的女人,已看穿浮华,将金钱名利抛在脑后。
在家破人亡,追求者纷纷离去的时候,只有清接近她开导她。一片反对质疑声中,只有清愿意放弃大好前程陪她到小县城过看不到前途的日子,十年大好青春,全部奉献了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女人。清用肩膀扛起了整个家,支持她考研出国留学,自己却乐呵呵地当起“家庭煮男”。她丰盈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用情至深的男人撑起来的。她一定要回到清的身边,长相厮守。
睦拿到了博士学位。她的选择很多,可以出任瑞士公司的中国代理,可以做外事工作。她却选择了回归大学校园,从事研究工作的同时兼教书育人。
睦终于回来了,这是一次漂亮的归来。清带着两个女儿去机场接她,睦搂着老公和孩子说:“我们是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睦和清在北京同一所高校任教,睦是中国电力系统的著名专家和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只见过睦一次。那时我刚刚上大一,正在大学宿舍睡懒觉,睦一大早来敲门,我从被窝里探出头,见到一个个子矮小的女人推门进来了。正在诧异中,同宿舍的滨忽然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叫一声“妈”,我这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将军女儿到了。睦的女儿和我大学同班同宿舍,睦借着出差的机会跑到大学看女儿。
睦的一口京片子很好听,说起话来干净利落,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我也见过清一次。大一暑假清带着两个女儿回福州探亲,我和妹妹陪着他们爷仨去福州的冲浪馆玩冲浪。清很儒雅,看得出是脾气极好的人。他的两个女儿都遗传了妈妈的运动细胞,活泼爱玩, 游泳非常出色。
本来没有想过写他们的故事。有关睦的报道和专访很多,网上都可以读到。她的将军父亲的生平更是连篇累牍,将军和将军夫人的传奇故事都被写成了长篇小说。
前阵子我写“好山好水好女人”,是关于几个福州好女人的故事。有朋友嫁给了福州男人,活得很幸福,开玩笑让我写“好山好水好老公”。我立刻想到了清,从福州出来的好男人。他和睦的爱情故事,是温暖版的“归来”,电影中的陆焉识和冯宛瑜的“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令人潸然泪下。睦和清的温暖版的“归来”,折射出那个荒诞的年代中的人性光辉,爱情有时很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龃龉都可以将它消磨殆尽。爱情有时也有顽强的生命力,国破家亡众叛亲离的时候,它也许是你唯一生存的信念。
我喜欢温暖版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