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历史的像素呢?历史的文物就是历史像素的组成部分,搜集得越多,像素越高。
这个比喻独特形象,准确精炼,说这话的人名叫樊建川。
这个人不得了,当过兵当过官,下海挣了几个亿,不开公司不办工厂,大张旗鼓就一件事:建博物馆,不是一个不是两个,是“博物馆聚落群”,一共多少?小目标:100个!
2010年8月,我参观了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樊建川博物馆聚落群。这个博物馆聚落群建成于2005年,我去时仍在不断建设中。距离100个的目标上有很长的路。但是他重点投入的关于抗战的几个馆基本成型: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
我看了三个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两个广场:中国壮士广场,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飞虎奇兵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切斯特·怀东(Chester A. Widom)1997–1998 年曾担任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主席,飞虎奇兵馆的建筑外形酷似一艘军舰航行在水中,象征着美国空军从太平洋彼岸援助中国抗战,而其复杂的坡顸造型则寓意着战时中国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关系——
陈香梅为飞虎馆作画题词——
在不屈战俘馆,樊建川这样写道:“他们用鲜血书写历史,历史却用墨水涂掉了他们;他们从卫国的战场归来,却终生未获凯旋。”
还有中国壮士群雕广场,我找到了赵一曼——
也曾经为此写过一篇拙文《为了和平收藏战争》。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9/93.html
壮士广场入口处有一个站岗守卫的军人雕像,后来才知道,那是樊建川以自己年轻时的军装照片作模版雕塑的。他说他没资格站在广场里,但是作为中国壮士的继承者,他为前辈站岗(电视截图)——
十五年过去了,樊建川建馆的步伐从未停止,仅仅抗战部分又增添了日本侵华罪行馆,援华义士群雕广场(网络图片)——
遗憾新的侵华日军罪行馆和援华义士广场40座青铜雕像我没看过。
这座罪行馆,樊建川亲赴日本邀请普利策奖获得者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建成,尖锐几何的造型、灰色冷峻的色调,意义非常。——
樊建川找到矶崎新,他满口应承。
樊建川说,别急着答应,我请你建抗战馆。
回答:没问题。
樊建川说:关于侵华日军罪行。
回答:没问题!
矶崎新接受这个项目,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日本右翼骂他,甚至给他寄子弹。他不为所动。他的回答:我们是侵略了犯罪了,我们要忏悔,需要得到宽恕。
矶崎新前后5次来大邑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实地勘察,构思、修改设计。起初博物馆设计的入口是一扇大门,然后拾阶而上进入正厅。樊建川说要改成小门,侵略者只能小门进来。矶崎新二话没说,改成小门。原来的大门沿着台阶设计了一组中国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群雕(电视截图)——
矶崎新这样的日本人,也许不多,但是他们是日本的良心,值得我们尊敬。
欧洲各国政府对纳粹战犯的追究至今仍然在进行,而亚洲各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追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后便大体停止了。日本没有参加联合国1978年《关于追究战争罪犯没有时效》的决议,为继续追究战犯的战争罪刑制造了法律上的漏洞。
这几年全球风向急剧右转,日本也不例外,一个2020年才成立的默默无闻的小党参政党居然获得14个席位,一举成为选举中的黑马。党魁神谷宗币在2025年6月的一次街头演说中公开表示:“所谓日本军侵略中国的说法就是谎言”,并称侵华战争是“自卫反击”。
他也多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将其称为“捏造的事件”,认为日本就此道歉就是在“自虐”。
面对这样的言论这样的趋势,就不要说中国人还在“拉仇恨”。
樊建川的父亲兄弟13个,抗战后只有4人得以团聚,那几个兄弟都在战争中消失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无声无息。家庭的悲剧和国土的被辱,令樊建川对这段历史格外上心。
樊建川真正收藏抗日文物的激情则是被1985年的电影《血战台儿庄》点燃的。此后,他在全国各地奔走、寻找、追索,为了征集更多更珍贵的文物,他把日本作为收集的重要市场,数次东渡,与日本收藏家短兵相接争夺藏品,居然在日本发展了几十个“线人”。
2007年7月,北京某拍卖公司准备拍卖一批抗日史料。其中有日军投降时缴出的机密公文,拍卖目录刚一寄出,海内外买主蜂拥而至。樊建川闻知心急火燎,他担心自己的资金无法抗衡海外的富豪,特别是日本方面的神秘藏家,就千方百计寻找卖主。终于在拍卖前一天见到了卖主。樊建川向他表明了自己有意将此物陈列于建川博物馆的思路与社会责任,感动了卖主,同意撤拍,而樊建川也以高于起拍价的价格将这批史料留在中国,留在建川博物馆。
受此事启发,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优先拍卖权”这一政策,成功抢救了一批国宝。
除了大邑县安仁镇,除了抗战的内容,樊建川还在四川重庆、广安、西昌、绵阳等地建馆,在海南、云南、陕西、青岛等省市也有他的博物馆,总计75座博物馆。68岁的樊建川希望在今后的5-8年间再完成25座,将这100座博物馆献给国家(网路图片)。
“博物馆是民族的钙片”,是“敲警钟的博物馆”,樊建川这样说。
丰富的馆藏,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的钙片,其中丰富的抗战馆藏也告诉全世界,在东方战场上中国人抗日时间最长、抵抗最顽强。
还是回到樊建川这一句精彩的论述:历史需要像素,收集的文物越多,像素越高,历史越清晰。
回国探亲的朋友,不妨到四川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
——是以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注:最近写了四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故事。加上前些年陆陆续续写的几篇,也算是一个系列吧。
谨供各位交流参考——
日本投降的中国故事(上):芷江受降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508/14463.html
日本投降的中国故事(下):二战终战地 虎林到东宁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508/16216.html
日本投降的中国故事(尾声):投降的鬼子兵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508/17898.html
一个抗联老兵的坎坷人生与苏联88旅的前世今生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205/88.html
她是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唯一的女兵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111/17017.html
中国远征军最后一个女军医逝世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910/31579.html
命运多舛的赵尚志,还有设计杀害他的鬼子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009/22364.html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9/93.html
大米:一个日本老人的谢罪仪式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6/1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