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葱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个人资料
花似鹿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祖孙三代情深深

(2025-05-19 07:51:23) 下一个

《追忆似水年华》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第二卷

一、祖孙三代情深深

第二卷一开头紧接着第一卷最后讲外祖母外出后犯病赶回家的情景。

有点奇怪这个划分:是不是应该放在第一卷结尾情节更完整?

咱俗人一个不懂大作家的构思。

总之,接着第一卷末尾外祖母跟小普出去散心,从卫生间出来就有一副病态,难以支撑的样子,吓坏了小普。他把她安顿在公园道长椅上,就去找出租马车,正好遇见著名的医生E教授,便向他求救,想让外祖母去他家休息片刻。正准备出门的E教授百般推辞,勉强答应。虚弱的外祖母进他家门,虽然刚才还是老大不愿意的E教授,但是看见外祖母,立刻满面春风。小普说他“只要一进诊所,脸上那股傲气就荡然无存。因为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只要和病人在一起就变得和蔼可亲,甚至谈笑风生。”

忽然想起那位把病人晾在手术台上的肖大夫,不由得给这位E教授点个大大的赞。也希望天下医生都会有看见病人就满面春风的好习惯。

E教授知道外祖母颇有文学修养,还不忘给她老人家朗诵莎士比亚,开玩笑打趣。他的轻松让紧张万分的小普松了一口气。然而将外祖母送出门后,他单独对小普说:“您外祖母没救了。。。。刚才的发作是尿毒症引起的”。

小普和外祖母回到家里,他告诉母亲发生的一切,母亲脸上立刻露出了极度的绝望,“一种听天由命的绝望。我忽然明白,绝望已在她心里隐藏多年,就等着最后一天喷发。。。。。妈妈浑身哆嗦,脸在无泪的哭泣”。

外祖母开始用吗啡了,没人的时候她会大声呻吟,可是一旦看见女儿出现,“竭尽全力使痛苦从她脸上消失”,还解释自己为什么呻吟“啊!我的女儿,这太可怕了,天气那么好,我多想出去走走,可我却不得不躺在床上。我对你的禁令很生气,眼泪给给气出来了。”

啊!这就是母亲,即使最痛苦的时候也怕给孩子带来不快。

想起了当年我的母亲患癌症的时候,泪盈。。。。。

在外祖母弥留的日子里,弗朗索瓦丝再一次显示了她的忠诚与能干。她甚至对小普的妈妈不满:因为她觉得,做女儿的“应该哭着扑向母亲”。同时她一连几个夜晚不合眼照顾外祖母,“她刚上床才睡了一刻钟,我们不得不又把他喊起来,但她却为能干累活而感到高兴。”

这大概是一种被需要被看重的满足吧?

小普称他是“一个非常高尚、非常专横、非常有效的女教师,在她的调理下,到我们家做事的仆人不管多么堕落,也会很快改变他们他们的人生观,变得纯洁高尚起来”。

我以为,这是一种职业精神。

外祖母病危的消息很快在他们这个圈子传开了,看望病人也是拉近关系联络情感的机会,连盖尔芒特公爵也来了。这一点,不分贵贱文化,中国人也是如此。

这对外祖母的病情并没什么帮助,她的视觉也出了问题,成了“睁眼瞎”,可是她还是尽量微笑着面对来客。

最终说话也困难了。

医生用蚂蟥吸血,“黑乎乎的小蛇爬满了她的颈背、太阳穴和耳朵,在她血淋淋的头发中扭动”。。。。

天哪,这一幕闭眼想象太可怕!

外祖父、小普的父亲还有一个擅长陪护的远方亲戚昼夜守在病榻,外祖母还是走了。

“她的头发仅仅有些斑白,看上去始终比她本人年轻,可是现在,它们成了衰老的唯一标志,而她的脸却焕发出青春,多少年来痛苦在她脸上留下的皱纹、收缩、浮肿、紧张、弯曲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仿佛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回到了她父母给她定亲的时代,脸部线条经过精细勾画,显露出春节与顺从,脸颊重游闪耀着纯真的希望和幸福的憧憬,甚至又冲洗闪射出一种天真无邪的快乐。这些美好的东西也渐渐被岁月毁灭。但是,随着生命的消失,生活中的失望也消失了。一丝微笑仿佛付现在外祖母的唇际。死神就像中世纪的雕刻家,把她塑造成一位少女,安放在这张灵床上”。

我一字一句敲下这段话,小普极尽伤感的描述让我共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意犹未尽,我又请教了Chat GPT(好像有个汉语新名字太粗俗了,弃用),它说——

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外祖母(Grand-mère)的形象是一位极具爱心、智慧、坚韧而又深具文化素养的女性。她不仅是叙述者童年记忆中的情感依靠,也是小说中代表“高贵灵魂”和“精神世界”的关键人物。以下是她形象的几个重要方面:

1. 无私的爱与照顾

外祖母对“我”(叙述者)有着深沉而温柔的爱,她关怀细致,始终把孩子的幸福放在首位。她的爱不夸张、不炫耀,却渗透在日常的点滴中——为孩子安排生活细节、体谅他的情绪

2. 文化与精神修养的代表

外祖母象征着一个较早一代法国贵族或资产阶级女性的理想形象: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美与教养。她对文学、音乐、艺术有深刻理解,她的判断力常常超越其他家庭成员的世俗偏见。

她对艺术的品味、对人的判断都显示出一种高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3. 坚韧与责任感

在家庭中,外祖母常是维系秩序和稳定的核心人物。她对叙述者母亲、家族中的亲人,始终保持理解与包容。尤其在面对“我”身体虚弱、敏感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未抱怨,而是以近乎无条件的方式给予支持。

4. 衰老与死亡的悲剧

随着小说进展,外祖母的形象逐渐由慈祥变为脆弱:她的身体逐渐衰弱,她的去世成为叙述者情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这一部分描写极为细腻动人,展示了死亡带来的巨大空虚与痛苦,同时也映照出童年世界的终结。

普鲁斯特用极其哀伤而内敛的笔触,描绘外祖母临终时“我”那种迟钝的痛苦——这是对“回忆”这一主题最深切的体现之一。

总结:

外祖母是《追忆似水年华》中最温柔、最崇高的人物之一。她既是家庭道德的支柱,又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在叙述者的回忆中,她是一种近乎“理想人性”的体现——在她身上,普鲁斯特展现了爱、牺牲、教养和死亡的全部重量。

GPT还根据我的要求给这位法国姥姥画像,大家看看怎么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真好,鹿葱把这本难啃的书的部分精华送给了我们。“可是一旦看见女儿出现,“竭尽全力使痛苦从她脸上消失””,——真是动人的笔触,还有后面的几点总结,都是宝贵的摘抄:))

多谢鹿葱!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画像不错,怎样区别人画的还是AI画的呢?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这张画AI画得不错!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还有一点点伤感。。。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谢谢采心百忙中还来关注鼓励!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细致的点评,法国姥姥给我有“高贵灵魂“的感觉。:)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很治愈的文字~~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先把沙发占好,忙完了盘腿赏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