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期,瑞典哥德堡的中餐馆鲜有直接从大陆过来的华侨开的。哥德堡比较有名的中餐馆牌匾上写着“上海”或者’“天津”、“北京”的,其实都是从台湾或者香港辗转过来的,因念故土,所以餐馆以家乡冠名。
那时节,刚刚改革开放,在北欧如此遥远的地方华侨们忽然见到家乡人,都亲切友好得不得了!中国人表达欢迎、亲近的最好方式就是请客吃饭,于是,不少留学生便成了中餐馆的座上宾。餐桌上乡音诉着乡情,感慨疑问叹息庆幸,百感交集。
我们最为相熟的是 “文华饭店”。文华饭店位置很好,周边不是公司就是商家,离游乐场也不远。假日不愁,平日也忙:周围公司为自己员工买了午餐券,一到饭点儿,人满为患!真是生意兴隆,日日客满。
老板是位周姓的广东人,早年跑船当大副,满世界转悠,后来就用积蓄在瑞典开餐馆。据说本来一口气开了好几家,可是一个接一个全还赌债了。剩下一个文华,掌握在太太手中,算是劫后余生!
太太是上海人,因此我先生还有上海华山医院来的一位进修医生作为家乡人,就成了文华的常客。那时中国学生穷,还惦记着往国内带什么彩电冰箱微波炉之类,能剩下一两个大钱都是嘴巴里牙缝里挤出来的,幸亏文华饭店几乎每周都邀请——那可是解嘴馋、补营养的福地啊!
周老板只有一子,因为平生敬重周恩来,遂以“周恩来”给唯一的爱子命名。周恩来长到十岁左右,随父母回大陆。他发现只要爸爸妈妈喊他名字,立刻引来无数目光在他身上,他不解,很是愤怒!
周老板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可是有一事搞不明白:瑞典人那么懒,一年到头都在休假;中国人那么勤奋,365天拼命干,怎么搞得吃不好穿不好?餐桌上周老板常常如此叹息。
1987年底,我们回国了。春节之前,意外接到周老板从瑞典寄来的贺年卡,其中还夹了一张百元瑞典克朗,说是给我儿子压岁钱。我们又意外又感动,接着就发愁了:怎么给人家回礼呢?人家什么都不缺,我们什么都没有啊?
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录一盘春节晚会录像带给寄去吧——这个,他们真没有。
于是,他们每年寄来一张夹着百元克朗的贺卡,我们每年寄回去一盘当年的春节晚会录像带夹一张贺卡。寥寥几语,几分思念,全在其中了。
真想再回去看看他们。
博客的文章同时贴在了几曾回首里,感谢坛子里的弟兄姊妹分享我的回忆。我转贴在此,也是为了留存珍贵的一刻)
瑞典福利老好的 -小宁波♂- ♂ (0 bytes) (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6:20:25
• 从摇篮到坟墓。。。 -花似鹿葱- ♀ (0 bytes) (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6:27:25
• 哇,花姐经历丰富。难怪上次说有张马克思墓前的PP呢,这次大概是要show了。 -泽西客- ♀ (0 bytes) (1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6:34:48
• 私下show过。。。 -花似鹿葱- ♀ (0 bytes) (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6:50:53
• 花儿姐走过好地方哈,请问,什么季节去瑞典玩最好呢:) -锦江河畔- ♀ (0 bytes) (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6:57:21
• 我去年十月正好去哥德堡,去了一个叫清华楼的餐馆。 -大蜜蜂- ♂ (0 bytes) (2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7:25:45
• 现在中国人应该多了,中餐馆也多了 -花似鹿葱- ♀ (0 bytes) (3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7:35:44
• 夏天最好啊!冬季夜长,到了露西亚节,早晨九点天不亮,三点又黑了 -花似鹿葱- ♀ (0 bytes) (2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7:32:40
• 好故事。我到是听说那边白夜不易适应 --hutu-- ♂ (0 bytes) (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8:38:44
• 还好,没有太多不适应 -花似鹿葱- ♀ (0 bytes) (0 reads) 03/11/2015 postreply 18: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