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東急就章(69)

(2025-01-31 23:29:35) 下一个

在這裡咱們談一談什麼是傳教士們主要宣揚的信念呢?而這種信念與國統有何沖突?

第一、外國傳教士堅持中華歸主,號召人們從政治、經濟、道德及言行舉止等,也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歸屬於上帝。這樣就在根本上使流行了上千年的皇家乃天賦這個華夏法則打得粉碎。華夏的法統和宗教歷來是統一的,那就是儒家配以合作良好的釋和道,都爲皇家服務。其它的所有能在這块土地上落脚的思想派别都必須不能使這個儒家主導地位遭受到一點點的威脅。不管是外來的佛教還是本土的道教,都是如此行事,因而才能在華夏站住脚。不説在滿清時代,對於中華歸主這一觀點旣使是如今的統治者也畏之如虎,所以大陆把這一點歸之於外國傳教士在政治上是站在侵略中國的各自國家的政府一邊,充當殖民主義徵服者的工具,現如今更是和平演變的一個重大禍根,説得更明確一點就是危害國家安全。這不是新的發明創造,從明代基督教第三次來到中原時,那些維持道統、堅持“破邪“的儒士們就指出了這一點。關於相關的文獻有興趣者可去看看明末的《聖朝破邪集》就一目瞭然了。

第二、基督教宣稱只要信奉它,那教徒們在上帝面前就有了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信仰使得人人平等。這種教義從根本上就是很吸引人的,現在的人們知道這是西方世界進化的思想原動力,也是很多國家所稱的立國之本。話要是説白了普通人是很易理解的,在聖經所宣揚的教義中人都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創造了人,但並未創造君主和王侯將相,因此傳教士宣揚的教義説只要是人就無高低貴賤之分;人生來就有罪,這是原罪,君主和王侯將相都不例外。這是與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成爲天經地義的等級制度絶對水火不相容,如果這兩種信念不産生衝突,那就不是人類所處之羣了。中國這個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其骨子裡所存之“文明”就是“君權、父權、夫權”。每當看到用簡體中文寫就的“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澆灌著這块土地,創造了……”,在“創造了”後面不管寫的是什麼,您都能看到其所謂的“三綱、五常、六紀”這個“文明”的影子,不過現今以“國之大統”、“族之血裔”來包裝,因爲那似乎是漢族至今未改的本性。這些“專家”、“學者”們至今仍然死死地抱著那“三綱、五常、六紀”不放,並且換著花樣地灌輸到這個民族的血液裡。而最可笑之處,他們竟然在馬克思那裡找到了根據,當然這個根據並不完整,因此就以今上的妄語來補足。説什麼“作為最高領導人,習一語中的,道出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囧境”。他説了什麼?沒看見!不過這帮“專家”並不在乎,他們可以隨意發揮,馬克思是宣揚“自由”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按他們的説法就是這句話有著歷史的局限性,而習總是偉大的領袖,可以對馬克思列寧主義作出“特殊貢獻”,因此就有了習之英明論斷:“本質上,綱紀與自由乃一體二面。一個美好的社會,需要自由價値的導引,需要各正性命,需要天地和序。這正是一個致中和的過程。然如何致?無它,樹綱紀以正風俗也。”好傢伙,你們這些專家學者讓我又一次看到了“民主集中制”這個辯證法的實例。不過道句心裡話,這些學者專家們寫出的段落句子,那個小學博士水准的偉人能照本宣科出來嗎,打個問號在此。如果讀者諸君想瞭解在這一點上今天他們走出多遠,可去參看四川人民出版社二0一三年出版的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倫理學教硏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何懷宏所著《新綱常》及二0一四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思想文化硏究所教授方朝暉寫的《爲“三綱”正名》等書,在那這些書裡,“三綱、五常、六紀”被定義爲“國人倫常日用之間安身立命的‘道’”。本來前些年我還以爲這是漢族固有的基因,但現如今的臺灣人改變了我的認知,這可能不過就是那個打著德國老馬頭的招牌,經年累月給這個民族灌歷朝歷代都使用的毒藥而已。

平等觀念對滿清君權的侵蝕與傷害你可以在大陆出版的書籍文章中找到各種權威的證明,你也可以在那裡面讀到上升到國家疆域、民族主權等高大上的結論,他們把所有的教案解决都歸結到主權的丧失,但卻不告訴平民那時的教案其起源大多都是由於教會對地方官府權威的削弱及對地方縉紳統治的侵蝕。在華夏的傳統中儀衞輿服、上下禮節全都是等級的表徵,按照官方的説法那是代表著政府衙門的權威,也代表著國家的體制,是絶不容外人僭越紊亂的,因此每當有傳外國傳教士在禮儀上對滿清官員及士紳有不符其常規作法時,則被責爲“是率天下皆爲無君之人矣”,因此而官民“積不能平,浮議羣起、激爲變故”。總而言之,官家與教會的矛盾才是主要的因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