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看到文学城满屏的有关父亲的文章,各个论坛也在举办父亲节活动。
我很怕过这个节,一想起我的父亲,那种刺骨锥心的痛便会像海啸一样涌来,瞬间把我吞没,让我窒息,泪如雨下。
但对父亲的怀念却与日俱增,像积满了岩浆的火山,在心中翻滚,时刻都要爆发。今天正巧我大哥也应CUSPEA(李政道主导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大哥考取时年仅17岁)的邀请,写了一篇纪念文。我强忍着泪水认真读了一遍,大哥陈述的很多往事我都是第一次听说。父亲为着教育事业的呕心沥血,为我们的成长铺砖垫瓦的点点滴滴再次浮现脑海。根据大哥写的部分内容,决定把这篇文重新整理一遍。
父亲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天资聪颖,学习成绩极好。家里穷,父亲一有空就下田帮爷爷奶奶干活,割柴禾去卖,就这样一点点攒出学费。五十年代中后期,父亲因为工作出色,被所任教的中学推荐上了大学,听我高三班主任 (父亲的学生) 说,为了省路费,父亲是一步步从家乡步行去的省城。困苦的环境,却培养了父亲坚强仁厚的性格。
父亲的勤奋好学也给我的小叔叔起了模范作用,小叔叔刻苦努力,最终也考取了大学。一个家庭走出两位大学生,这在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毕业后父亲回了家乡,在县城中学做了一名数学老师。经学校领导介绍,和城市里来的下放知青---我的母亲认识并结为伉俪,先后有了大哥、二哥、姐姐和我四个孩子。
由于教学成绩斐然,父亲年纪轻轻就成了学校领导。打我记事起,父亲的称呼就是“校长”,伴随父亲短暂的一生。
从小艰苦的生活,却给了父亲一副颀长清隽的身材,父亲好像是学校教职员中个子最高的一位,乒乒球、篮球都很出色,还是校职工篮球队的主力。每次在校操场或者县灯光球场看比赛,只要父亲投中栏,我都会在场下使劲鼓掌,直把小手拍得通红。
父亲的身体力行,直接推动了学校的体育锻炼之风。一早一晚,操场上都是龙腾虎跃的身影。学校严格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体育成绩不达标,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从我校考出去的大学生,虽然不一定是体育健将,但在班上几乎都是体育成绩最好的一个。我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着父亲在操场上一圈圈地跑。到了大学,我的八百米成绩在班级里所向披靡,每次都远超标准,一百分,把第二位甩出半圈以上。可惜这一优良传统早已荡然无存,在追求升学率的今天,学生们都成了豆芽菜,据说每年开运动会都有学生倒下送医院。
父亲有一件引以为豪的事迹:84年春季全国中学联合举办“雏鹰起飞奖”体育竞赛,由各县交叉进行测试,我校是江西省上榜的三所中学之一、赣州地区的唯一!父亲那时已是教育局局长,作为代表,高高兴兴的去了北京国家体委领奖,回来还给我带来了两件漂亮的衣服。
这是父亲第二次去北京,第一次是送大哥出国。
作为校长,父亲的工作是极其繁忙的,为了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每天如山的文稿、各种会议、隔三差五的出差,使得我们很难得有时间坐在一起聊天。父亲是教数学的,我数学学得极好,很多人都以为是父亲辅导的结果,但事实却是我父亲连一次都没教过我!
但不管再忙,只要有空,父亲都会牵着我和姐姐的手,在校园里散步。父亲非常爱孩子,把我和姐姐亲切地称为“小米和大米”。
父亲虽然进了城,但总念及乡里乡亲,节假日有时会带上我和姐姐,我坐前,姐姐坐后,骑着自行车回趟老家。家乡的小桥是用木头捆绑在一起的,很窄,我害怕,不敢过,每次都要父亲牵着手一步步往前挪。被父亲牵着的感觉,是这辈子最温暖的感觉。
我家是典型的“严母慈父”。母亲性子急,性格火爆,父亲却温和可蔼,爱护有加,从未呵斥、打骂过我们。 所以我们都有点惧怕母亲,喜欢粘着父亲,向父亲撒娇。我最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搬把竹凳放在室外,让父亲坐好,然后给父亲掏耳朵。而每次这个时候父亲都洋溢着幸福知足的微笑。
父亲生活中的仁慈宽厚,治学上的认真、严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我家出了个“神童”。
《欢乐颂》里的安迪中学跳了两级,这只不过是虚构。但我大哥确实实在在地在中学连跳了两级!并且完全是靠自学 ! 高考前,因为宁铂造成的轰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曾在江西南昌设点,但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大哥去。大哥最终参加全国统考,考完后感觉特别好,尤其数学,自觉可以得高分。父亲分析了大哥的考试情况,也认为北大没问题,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地填了北大数学系。但在体检肺活量时,医生没有告诉我大哥应当如何吸气和吹气,我大哥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都没做深呼吸拿起管子就直接吹气,结果可想而知,体检竟然“不合格”,落选了北大!后来被山东大学物理系录取。那年,他只有14岁!
大哥刚上大四不久考取了李政道主办的中美联合留学生,培训了大半年,大学一毕业,不到18岁就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继续深造。
大哥的壮举,在全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甚至扩展到省里: 这是我们县第一个出国留学生,而且是公派的!父亲充满自豪和骄傲!家里一时门庭若市,地区的、省里的新闻媒体都来采访,《江西日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的巨幅标题下,是大哥一张还略带点稚气的、青春勃发的大幅头像。
向我大哥学习,成了一个口号,一种动力,激励了我们县几代学子,至今仍是一座里程碑。大哥的事迹,已经载入县志,成为历史大记事之一。
二哥也在大哥出国的同一年考取了医学院。
而父亲就是在那年荣升为教育局长的。老局长刚退,父亲是毫无争议的最佳人选。
父亲的工作更加繁重了,早出晚归,无间断的出差,无尽的奔波,都在一点点侵蚀着父亲的健康。
父亲年轻时得过肝炎,那个年代的肝炎是不能治愈的,如果不好好保养,大部分人二三十年后都会转化为肝硬化、肝癌。
父亲由于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越发清瘦,时不时感到肝部疼痛。当医生的母亲催促过好几次,但繁忙的工作,父亲一直拖着没有去做进一步检查。
84年从北京回来后不久,父亲的疼痛加剧,母亲直觉不妙,强拉着父亲去了县医院。诊断的结果验证了母亲的怀疑,考虑到县医院医疗水平有限,又和父亲去了上海、广州等大医院检查,治疗,用了最好的进口药物,也不见效。父亲瘦得形销骨立,脸色蜡黄蜡黄,严重的肝腹水使得腹部极度突出,和瘦弱的身子是那么不协调。我第一次在父亲脸上看到了忧虑。父亲知道时日不多了,我和姐姐还未成年,妈妈将一人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他不忍,心如刀割。
父亲语重心长地劝母亲以后再找位伴侣,不要一个人太辛苦。倔强的母亲拒绝了,她说一辈子只爱父亲一个,再苦再难她也要扛起来!母亲说到做到,曾有不少人给母亲做介绍,母亲一概回绝,一个人孤独地走完了下半生。
父亲就像一盏即将耗尽的油灯,光芒在一点点黯淡,从确诊肝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短短三个月!
父亲走了!睁着眼睛走的!生命定格在46岁!
父亲怀着对人生的眷念、对事业的追求、对妻儿的慈爱以及无限的担忧和遗憾走了。。。
作为教员,作为校长,作为局长,父亲是有口皆碑的。他短暂的一生,一直都活跃在教育界第一线。他做领导那几年,全校校风最正,学风最佳,向各大高校、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桃李满天下。父亲的学生,不管是一般职员,还是县长、市长、甚至官至中央部级领导,他们只要提及父亲,都是怀着尊敬和口吻和敬仰的态度。父亲虽然后来是教育局局长,但几乎所有人都一直称父亲为“校长”,这是对父亲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
在我们心目中,父亲是作为丈夫、父亲的楷模,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悲伤和遗憾。他没能等到大哥回国探亲的那一刻,没能抽上大哥特地买给他的骆驼牌香烟。没能等到他钟爱的大米和小米上大学,没能等到我们学有所用,成家立业,没能享受到含饴弄孙的喜悦。
父亲去世的消息瞒了大哥整整一年,这一年都是妈妈给大哥写信,大哥隐约觉得事有蹊跷,但不知是何事。直到第二年大哥回国探亲到了南昌,才从我大舅处得知父亲已经去世快一年了!。回到家后,为了不触及母亲的伤口,大哥强忍住悲痛没在母亲面前掉一滴泪。只在扫墓时,趴在父亲的坟墓上哭得撕心裂肺,而后用小木盒装了一抔父亲的坟土带回了美国。
父亲去世后,我们尽量不在母亲面前提及父亲,很多有关父亲的往事都是长大之后陆陆续续从哥哥姐姐还有父亲的学生那得知的。我高三的班主任就是我父亲的学生,他告诉我父亲对农村来的学生极为关心和爱护,并提供很多帮助,他们一直对父亲充满感激之情。
我的书架上摆着一张全家福,那是大哥出国前县文化局为我们拍的,地点就在学校内那棵巨大的榕树下。这棵榕树下,父亲曾经做过无数次报告,打过无数场篮球。这棵榕树,见证了父亲悲喜交加的短短一生。这是父亲生前唯一的一张彩色照片,也是我们全家六口最后一次合影。
为了纪念父亲对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学校十年前新建了一座图书馆,以父亲的名字命名。
为了让父亲的精神得以延续,告慰他那颗教育魂,2010年,在学校建校七十周年校庆时,我们兄妹四人共同出资,以父亲的名义设立了一个基金会,用以奖励那些成绩优秀的莘莘学子。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获得基金会奖学金,然后用微信把这图文传给我们。每次看到领奖台上获奖的学子,看到颁奖台上横幅上书写的“xxx教育基金会”上父亲的名字,都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父亲,我们没有忘记您!
文章写得很长,不得不搁笔了,虽然还有很多想要写的事、想要说的话。但我想,父亲已经听到了,已经看到了,感受到了女儿的无尽的思念和深情。
父亲,我们永远永远爱您!
2020年一篇有关父亲教育基金会获奖名单链接:父亲的教育基金会及获奖名单
父亲,我们也永远永远感谢您,您留下的良好家风伴随我和姐姐的成长,最终都以优异成绩考进大学,使我们家成了我县绝无仅有的大学生一家(全部本科以上),至今受人尊敬和仰慕。这首血疑插曲《ありがとうあなた》(我衷心感谢你)何尝不是我的心声。演唱时热泪盈眶,至今每听一遍依然是止不住的泪水。这两天发在“想唱就唱”以及“爱的星空”两个论坛上,但我自己都不太敢听,一听就心痛、难过。
父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短暂却最真的爱,愿父亲的在天之灵听到女儿发自内心的声音:ありがとう、お父さん!
默墨唱得动人,你父亲在天上会听到的,他会欣慰。
往事随风,快乐不再来,痛苦却伴随一生。人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我们也只能努力工作,努力活下去。以慰父亲在天之灵。
墨墨写得感人,父女情深,抱抱墨墨,同怀念!
父亲的确不愧是个优秀教育者,不仅培养了很多别人家的孩子,更是把自家孩子一个个送入高校,就这份成就,在我们县无人能出左右。我可能很多人没印象,但只要一提到我父亲和大哥,没有不知的。父亲确实可以含笑九泉了。
江西正因为穷,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大家才会更加发奋努力,否则更没有出路。我大学时班上18人,两个来自江西,我们两成绩列第一二位。别的省市,尤其北京市的考分差异曾经令我愤愤不平,但又能怎样?我们能考入北京的大学,已经是千里挑一,也是幸运儿。还有多少考生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等地高考,妥妥的重点,在江西却连中专都上不了,而这种差异,至今没有消除。一个教育都不公平的国家,还能指望其他地方公平吗?
我母亲也经常叹气说好人没好报。我父亲,我们一生的痛。
你有个难得的好父亲。我不仅指他是聪慧的才子,而是感动于他的人品。
在中国,一个人作了官却依然被人称作校长;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官(对不起,失敬了,因为中国大官太多)、普普通通的校长,被人们记住并愿以他的名字命名图书馆,荣耀与德行,莫大于此。公道自在人心。
我历来承认遗传因素和地域因素,读了墨墨的文章,知道了为何墨墨年纪轻轻却如此才华横溢。
虎父无犬子,你有那样的父亲和哥哥,难怪。对令尊的子女教育,一个字:服。
一直惊异于江西那个地方的人才迭出。
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尚能理解,毕竟属于富庶之地。
但是江西,印象里那个地方虽号称鱼米之乡,但就没有过“富庶”的印象,可是那块地方的人杰地灵,让人服气到无声。
我在大学时代接触到的江西人,个个聪慧无比;班里4年成绩领航和被同学师事的,也是江西人,服气。
遗憾的是令尊走的太早了,这世上怎么总是好人、令人尊敬的人走的那么早。惋叹!
我们的出色也只体现在学业上,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但成年后都没有大富大贵,都有过很多人生弯路。
对不起,我说的是在你父亲去世前,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对不起,我让你误解了。
==============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2023-06-18 16:01:13
回复 'Armweak' 的评论 : 弱臂兄啊,如果不是我们熟悉,我还以为是故意说反话呢。父亲如此早逝,我们怎么可能幸福呢?尤其我母亲,父亲去世时才四十出头,搁在今天,就还是青春时代。母亲的后半生有多悲伤,我们都能感受出来。
谢谢清漪园姐姐,深深感谢~
我也相信终究会团聚的,因为我们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
歌儿好听,鼓掌!
补充一下:我大哥进入的是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记得默默写父亲的文,你父亲走的时候太早太可惜了,“你们兄弟姐妹个个英寸才,老人家黄泉有知会感欣慰的。”,抱抱默默,听到了你唱给父亲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