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班连接城市的轮渡
(2015-02-21 01:37:15)
下一个
那一刻的我有些落寞甚至有几分伤感,船行在黑夜的水上,但此岸和彼岸似乎对我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的心中没有可以离开的也没有可以到达的,漂泊是唯一的方向。 ----作者题记
年青的时候往往不会因为错过什么而惋惜,因为在这之后还会有许多可以用来挥霍的错过。
1991年掠过长江南岸的风仿佛特意寻我而来,它不但可以掀起我额前的长发,还可以让思绪象江面的水鸟一样漫飞。我那年穿了一件当时很实兴的高领毛线衣,宽大的夹克翻领可以罩住大半个双肩,裤绾故意在脚裸处高高挽起。那时武汉的长江二桥还没有建成,坐落在武昌青山区的红钢城码头是当时通往对岸汉口的捷径。
在我记忆中那个码头是一排水泥石阶,一半露在水上,一半淹在水里。临水的石阶布满丑陋的水渍还有一些被江浪冲到岸上风干的水草,石阶的上方是一排漆成黑颜色的铁栅栏,入口处的铁制扶手光滑锃亮,那是等船的乘客长期把它们当成座椅的结果。
她那年穿了一件马海毛的红色毛衣,我发现她的时候她在低头看书,发梢垂落的样子很美,我记得我们的交谈是这样开始的。
“同学,麻烦你打听一下,从汉口回红钢城的最后一班轮渡是几点。”
“你是外地来武钢实习的学生吧。”她微笑着抬起头来,声音中没有一丝拘谨,就象是她早已经知道,今天会有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学生问路,而她也准备好了怎样回答。
“你怎么知道我是外地来的学生。”
“因为你问的问题和他们问的差不多嘛,我知道武钢的实习学生宿舍楼管得很严的,到时间就锁门。出来逛街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回不去。”
“你对这里的情况还很了解,你住在青山区?”
“不,我住在汉口,在青山区上班。”
“哦,是这样,每天坐船回家一定很有意思,怎么说呢,应该是出远门回来的那种感觉。”
“你还真会打比方,没有啦,和坐公共汽车的感觉差不多。反正就是希望早点回家。”
说话的工夫,一艘轮渡已经靠岸了,码头工作人员开始系缆绳搭跳板,散在渡口等船的人自动地聚了起来,在入口处形成一条长队,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两个扛着脚踏车、工人模样的乘客,在过跳板的时候,她故意拉了我一把,然后低声地说“别离他们太近,有一次,自行车把后面上船的的人扫到江水里去了。”
我们两个人排队的时候比较靠后,上船以后已经没有座位了,我们靠在船弦上,视野到是很开阔,船是逆水而行,走的缓慢而沉重,江水混浊,使人联想到雨季从上游而下的洪峰,白色的浪花象是跃上江面戏耍的孩子,涛声也如笑声一样清爽,几只在江上飞累的水鸟在水面上栖息。船两边的航道上有来自上游和下游过路的船只,客轮的甲板上站满了人群,他们居高临下地向我们挥动着手臂和衣物,一副城破后占领者的模样,货船上的水手都见怪不怪了,有的蹲在甲板上抽烟,有的望着江水发呆,任何过往的船只都不值得让他们瞟上一眼。
我指着远处江面上几处浮标一样的灯光说:“那是不是航标。
不是航标,那是长江二桥的桥墩,再过几年就会通车了。到那时就不用坐船回家了。”
“听上去有点让人失望,看来用不了多久你们的生活就会象我们一样枯燥了。”
“哈哈,没有船生活就枯燥了吗。”
“怎么说呢,我喜欢船在江上缓缓行走的感觉,你不觉得城市里的速度太快了吗,可是有了船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象这样依着船弦聊上那么几句,彼此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看来你还是一个挺怀旧的人。”
“怀旧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至少它不会破坏什么。”
、、、、、、、 、、、、、、、、
“你怎么一个人出来逛街。”
“是这样,我这个人喜欢各地方的小吃,听说汉口的汤包和豆皮不错,但我那些同学都懒得狠,他们不想为几口小吃跑这么远的路。”
“那你今天算是碰巧了,下了船你就只管和我一起走吧,正好顺路,到时候我会告诉你我们武汉那里的汤包和豆皮最好吃。”
下船后我们沿着江汉路从东向西步行,当年的江汉路过往的车辆很稀少,有点象一条步行街,两边都是商业店铺,店内的照明比博物馆的还要讲究,商品也摆放得象模象样,让人产生一种不进去逛逛就会遗憾终生的想法,那些商业店铺和北方不同的是多半以上都没有橱窗,敞开式的,很多货架都摆到了人行的便道上,整条街象一个大卖场,热闹异常,我们两个人边逛边走,不知不觉到了分手的路口。
我记得当时她就象一个很负责任的导游那样介绍了几家位于江汉路上的老字号小吃店,并一一详述了行走的线路,但她没有发现身旁的我有点心不在焉,因为我心里正筹划着另一件事情。
“我能请你一起吃晚饭吗。”我能够听出我的声音中的拘谨,我为自己临阵的勇气而沮丧。
“可我没有和妈妈打招呼啊,我怕她会在家中等我。一般的情况下,我不回家她就不吃饭。”
“给我这个外地人一点面子嘛,我可是和你走了一路想了一路才斗胆提出来的,话虽不惊人也是斟酌再三的结果,要不,你给你妈打个电话,请示请示。”
“不用打电话了,前面那个巷子就是我家,我回家请示一下,再说和男生一起出去总要换身衣服才象样嘛。”
我记不清楚当时站在那里等了多长时间 ,但我可以告诉你也许你也曾有过的一种体验,就是你所有的过往都是为这一刻而来,你所有的到来都会随这一刻而去。
记得我当时一直努力着让自己平静下来,我忽然感觉到这个江城的秋天没有北方那种萧瑟和寂廖,风依然是温暖的,似乎还有馥郁的花香,灯火将夜色渲染到极至,行人也象走在春夜中那样散漫,车辆也是不急不徐的,时间有着冰在风里融化的速度,象是有意识地等待着什么。、、、、、、、 、、、、、、、
“你往那里看那,我站在这里好半天啦。”在我翘首张望的时候,有人在旁边推了我一把,就象作梦醒来身边突然站着一个人那样,她的出现让我吃了一惊。
“你怎么从这边出来了,我还以为、、、、、”
“我抄了条近路,怕你等急了,你看我现在累得还直喘气。”她把两手插在腰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我这才发现她换了件淡粉色的裙装,上身是一件V字领的毛背心,长发在脑后绾了一个古典式样的髻,一个带有珐琅链饰的发簪斜插发髻里。
“你告诉我你回家了,可没告诉我你们家里人会变魔术,怎么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变出个美女来。”我半开玩笑地望着她说。
“你还有心思开人家的玩笑,你看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深呼吸,我在学校是练长跑的,听我的准没错。”
老通城在江汉路和大智路交口附近,是当年江汉路上最繁华的地方,远远地看去象是三十年代上海夜总会的入口,霓虹闪烁,车水马龙。
我们进去后找了一张靠窗口的位置坐了下来,我点了一份三鲜馅的豆皮和莲子汤,她要一份牛肉馅的豆皮和紫米粥。餐厅的布置有点象西式的快餐厅,颜色鲜艳的连体桌椅,花花绿绿的装调味浆的瓶子和印刷成台历式样的价目单,餐厅里整晚都播放着一首首背景音乐,我们坐下来的时候恰好正播放着一首杨庆煌的老歌《会有那么一天》,当歌曲播放到“会有那么一天,不会再迷失在走过的天桥上。”的时候,临坐的几位学生模样的人跟着一起哼唱起来。我们边吃边聊,说的都是一些含而不露的恭维对方的话语,就象精心设计好的外交词令,很难找出缺陷。我夸奖她推荐的地方不错,她也赞扬我的普通话说的标准,她还告诉我说,她现在在练习学标准的普通话,因为她要报考武钢电视台的播音员,我说了很多鼓励她的话,她说如果有机会让我纠正她普通话的发音,我也满口应承下来。
送她回家的路上,街道两边的店铺有的已经打垟了,灯光不如来时那么明亮,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到是那些由远而近的车灯,看着我们的身影在灯影里被夸张地放大,看着她会在迎面而来的车灯的光芒里骤起眉头,闭上眼睛、、、、、这就是我第一次送女生回家的感觉。
年青的时候就是这样,越是美好的事情越是不急着去做,仿佛等待和盼望就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分手的时候我竟忘了问她的姓名,而她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彼此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在去码头的路上我为此有些沮丧,我不知道自己是因为缺乏勇气还是因为疏忽才留下遗撼,总之想起来就有些不可思议。
上船的时候,我的脚步迟疑了一下,我知道我今 天有件很重要的东西遗忘在那里了,将来的日子我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轮渡离岸的那一刻,我听到船尾处哗哗的排水声,那种感觉象是一块完整的陆地被割裂开一样,我望了一眼对岸的汉口,那个在秋天的夜幕下灯火阑珊的城市,我知道在那些星星点点的光芒中有一处是属于她的,这种联想让我的目光变得温暖,那是一个有了归属感而把这种感觉象一个信物那样揣在怀里的感受。
渡船行到江中,风硬了许多,在甲板上看夜景的人路路续续回到船仓,只有我一个人留了下来,由于黑暗,我看不清江水,但我能感觉到它的汹涌,甚至我能感受到旋涡深处的激流,刚才还很有气势轮机的轰鸣变得弱小甚至象一个体弱人的呻吟,机油的味道和江水甜腥的味道搅在一起,天地一片苍茫。那一刻的我有些落寞甚至有几分伤感,船行在黑夜的水上,但此岸和彼岸似乎对我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的心中没有可以离开的也没有可以到达的,漂泊是唯一的方向。
感谢的zhangmichael鼓励和点评,读者的鼓励是我坚持写作的重要源泉,其实读者不在多,每次看到回帖,我觉得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成为我最亲密的朋友,而写作不再是那么孤独的事情了。
感谢流云朵朵的点评,问好笔友。
=========================
她已经留下了进一步交往的空间,你却居然不去问问人家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真是罪过。可能在你的潜意识里,她在工厂工作,还是不如你的大学女同学有吸引力,所以你请她吃完饭,就觉得两清了?当然,需要多年以后,往事才会如潮水一般涌上心头,让你追忆:如果上天给我机会再来一次,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哈,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