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远斋诗画

听溪不觉远 泊泊入梦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书名录

(2024-05-23 20:46:24) 下一个

1.德川家康(日语:徳川 家康德川 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とくがは いへやす Tokugawa Ieyasu;1542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初代将军庆长八年至元和二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本姓松平,幼名为松平家继承者通称的竹千代,通称次郎三郎或藏人佐,是松平家第九代家督。接受主君今川家第九代家督今川义元的偏讳,拜领字,初名为松平元信,后来立誓要做为像祖父松平清康那种出色人物而取祖父松平清康字,改名元康,脱离今川家独立之后,舍弃今川义元字,改名家康。后将姓氏由松平改为德川。德川家康的家系是三河国(今日本爱知县)的国人富豪松平氏,松平氏根据考证可能源自贺茂氏或藤原氏,后德川家康自称源自源氏。德川家康是德川氏(包括将军家御三家)的家祖。

桶狭间合战今川义元战死后,与少时玩伴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协助织田家击败强敌浅井氏朝仓氏武田氏,并与武田信玄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骏河远江,壮大自己的势力。本能寺之变发生后,清洲同盟瓦解。对在织田信长死后接掌其霸业并迅速崛起的羽柴秀吉深感威胁,于是双方不久爆发了战争,与羽柴秀吉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对峙,然而及后又迫于战局形势和外交压力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丰臣秀吉消灭了北条家,统一了整个日本。而北条家的领地关东地方则转封给德川家康,虽然德川家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失去长年经营的故土三河,但却得到了丰臣政权下各大名中最大的领地,并且能够在远离丰臣家的情况下重新发展自己的势力。在丰臣秀吉成为太阁时,担任五大老之一。当丰臣秀吉病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拥护丰臣政权的西军,确定了德川家的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受后阳成天皇诏封为征夷大将军,并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至庆长二十年,经历大坂冬之阵大坂夏之阵两次大战,终于成功消灭丰臣家,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日本正式进入和平时期。

日本历史上,德川家康创建了幕藩体制,其所建立的江户幕府其后统治日本达264年,史称江户时代[1]。德川家康与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并称“战国三杰”。

德川家康在消灭丰臣氏的次年(1616年),受后水尾天皇诏封为太政大臣,不久于骏府城内逝世,经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東照大権現とうしょうだいごんげん Tōshō Dai gongen),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光东照宫供奉[2][3]

 

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中国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中国政治制度史著作[1],初稿成于1952年,改于1955年。钱穆认为,辛亥革命前后,由于革命宣传之需要,一些人士把秦代以降的政治传统专制黑暗一笔抹杀,对中国传统文化之误解甚深;政治制度自根自生,须与人、事相配合;中国历代政治既不封建,亦不专制,更不黑暗。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1]原名錢恩鑅賓四,是出身江蘇無錫歷史學家哲學家作家等,亦是吳越錢氏的後代。他是香港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新亞中學的共同創辦人。他被許多中國史學領域研究者認為是大中華學術圈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學家及哲學家之一;他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也因而被一同稱作中國的「(現代)四大史學家」。

1968年,擔任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

 

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贾德·戴蒙于1997年所著。此书于1998年获得普利兹奖以及英国科普书奖。国家地理学会根据本书拍摄的纪录片于2005年7月在美国公共电视网播出。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开头,作者在新几内亚岛考察时,当地的一个政治人物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白人殖民者制造了众多现代工业制成品,而当地的黑人却什么名堂也没搞出来?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的名称,来源于第3章《卡哈马卡的冲突》,这场冲突的一方是拥有数百万臣民、8万大军的印加帝国,另一方是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的168名殖民者。然而冲突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印加皇帝被皮萨罗关押了8个月后遭到杀害,印加帝国随

4《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超过五百万册,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畅销史学读本(也有一种说法为“1949年解放以来最畅销的通俗历史读本”),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畅销书第一名。[参7]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参1

明史专家毛佩琦说:“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明朝那些事儿》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

5 大秦帝国 黑色裂变

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秦国由弱变强,收复失地,开始崛起。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在大战中身中毒箭而亡。嫡子嬴渠梁灵前即位,史称秦孝公。秦国时遭列强蔑视,国力虚弱。又逢山东六国会盟,图谋分秦。二十二岁的年轻君主秦孝公血书国耻碑,向天下广发求贤令,誓以变法强国。在与入秦士子的反复切磋度量之中,商鞅脱颖而出。渭水船头,商鞅一展为政主张,以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秦孝公拜商鞅为相,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法家大师商鞅全面主持变法,带领秦国一步一步地创建了战时法治文明......《大秦帝国》第一部已改编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由侯勇、王志飞、卢勇、吕中、高圆圆主演,被网友誉为国产神剧,豆瓣评分高达9.1分

 

6.近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细说五千年:写给普通人的中国史》。这是一部除了史实,更有“人性”与“趣味”的中国通史,通过对于“人性”的理解,填补史书记载的缝隙,让人物变得鲜活而自然,让“不可理喻”的史实变得可以理解,让读史变得快乐。

7人生由我

她15岁首次登台,22岁结婚,31岁成为破产的单身母亲,随后辗转于3个国家的多个城市开展自己的事业,独立培养出3个出色的子女,同时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60多岁的她重返模特舞台,在头发变白的时候走红,69岁时,她的形象在美国时代广场独占4个广告牌。她是72岁的“网红”,是众多女性眼中的励志偶像,也许她最出名的标签是“硅谷钢铁侠”、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 [1]
1983 年,梅耶·马斯克作为营养师实习生毕业 [5]
2020年7月3日晚,百度APP直播频道中,埃隆·马斯克72岁的硬核辣妈梅耶·马斯克和其多年好友邓文迪带来的直播首秀,共吸引274万人在线观看 [2]。8月12日,参加由新京报贝壳财经主办的“中国经济新格局:乘风破浪”夏季峰会 [3]
2021年,73岁的她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逆转,在全球范围内登上了16本时尚杂志的封面,成为了2021年封面成绩最好的女模特之一 [4]
2023年4月,梅耶·马斯克因对营养研究的贡献而被南非自由州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8]
 
8活法
 
 
 
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看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同时,创办“盛和塾”向年轻经营者讲授经营理论,为培养经营者倾注心血。
 
 
 
 
9局外人》
(L'Étranger)是法国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塑造默尔索 [6]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默尔索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1]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有争议)文学 [18]、“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1]
10 1984 乔治 奥威尔
 
 
11幸福阴影之舞

201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艾莉丝•孟若初试啼声处女作 荣获1968年加拿大总督奖 1968年,孟若三十七岁。这一年,加拿大女权运动正值高峰、巴黎的年轻人们高喊著反越战,作家则发表了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幸福阴影之舞》——背 景同样在加拿大南部、纯朴的小镇,当外界陷入骚乱之际,这裡的人们依旧为了寻常的生活在挣扎、苦恼著,想要好好保住自己在商店裡的工作、经营自己的农场, 或仅只是把孩子扶养长大——当然,这只是表象,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就被孟若藏在她的小说裡,比方: 〈办公室〉:一个女人发现她无法在老公和小孩环绕下发挥创作,于是要求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空间;这便在反映当时某些女权的议题。 〈光彩琳琅的房子〉:女主人翁坚持反对她所住的“新”社区对“旧”房屋的势利驱赶;与书名同名的短篇〈幸福阴影之舞〉:描述了青少年对于学习的困难的“小”态度。

 

12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Paperback – June 1 2023

 
 
 
 
 
 
 
See all formats and editions人们总把投资理财当作一门硬科学,却忽略了心理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理财行为并非仅依靠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很多时候会受到你的情绪、喜好、立场和很多意料外的因素影响。因此,致富和守富的关键并不在于懂得多少知识,总结了多少规律,而常常在于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认清事物运作的本质。 摩根·豪泽尔从心理角度入手,在本书中分享了18条一针见血的理财智慧。如果你是理财新手,你会接受一堂朴素、简明却能令你受用终生的理财课,先人一步实现财务自由。如果你是投资老手,本书也会帮你查缺补漏,返璞归真,守护好来之不易的财富。在风云变幻的投资理财领域,有些道理亘古不变,无论何时都能帮你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只有发现它们,把握它们,你才能在起伏不定的经济形势下实现长久的富足与幸福。

豪泽尔这个人不算正统金融领域出身,他大学读的是经济学,2007 年在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实习。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老板建议他另谋高就。无奈之下,他向个人理财投资网站 The Motley Fool 申请了一份工作,负责撰写金融相关的文章。

这一写就是十年。

 

13聪明的投资者

 

这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本修订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年第4版的基础上,由贾森•兹威格根据近40年尤其是世纪之交全球股市的大动荡现实,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其中大量的注释和每章之后的点评非常有价值。股神巴菲特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

本书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894~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 “现代证券分析之父”, 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1934年)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圣经”,至今仍极为畅销。格雷厄姆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其一生的“精神导师”,“血管里流淌的血液80%来自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作为一代宗师,他的证券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14《漫步华尔街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为一本具有一定影响力、以股票市场为主题的著作。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波顿·麦基尔Burton Malkiel)。麦基尔主张资产报酬率由随机过程支配,向大众介绍了“随机漫步假说”。支持效率市场假说(EMH,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者常引用此书内容。

此书自认为不是投机指南,亦不保证一夕致富。作者以自身为专业投资人、经济学者、个人投资者等三重身分,写出这本投资指南,在于帮助投资人暸解投资理论及实务。另外,作者亦认为个人投资者不见得无法走入华尔街。运用规画,也一样能打败华尔街专家。

关于投资技巧[编辑]

麦基尔在书中按照学术研究,探讨了一些热门的投资技术,包括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通过进一步分析,他指出这两种技术的明显的缺陷,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以上这些方法都会产生相对于被动投资策略较差的投资回报。

麦基尔也对依照过去的表现选择主动式共同基金进行了类似的批判。 麦基尔引出的研究表明,即使一些被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在一段时间内它的回报率大大超过了其它基金,但经常在随后几年后中表现欠佳,也就是说没有多少被主动管理的共同基金能够长期跑赢市场。 麦基尔表明,鉴于基金表现的分布性,在统计上不可能发生普通投资者恰好准确选择出那些少数的长期表现将超越其基准指数的共同基金。

对于作者的批评[编辑]

某些质疑麦基尔的论文中,列举成功的“基本分析”信徒的业绩,包括了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和成功的“技术分析”的追随者如理查·丹尼斯Richard Dennis)及拉里·威廉斯等作为这些投资方法有效证据。 针对这些批评,可能的解释是麦基尔的著作和论文是专门针对典型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如沃伦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通常有可能更大的获得资讯,允许优越的投资能力超过个人投资者。 例如,彼得林奇描述了他如何经常接触到的首席执行官和公司的高层人员,因为他们都希望富达麦哲伦基金的进入这他们的公司,彼得林奇从这些访问中借此搜集独到的对公司前景的见解。 结果巴菲特和林奇的成功可能是由于优越的资讯,财力,或业务关系,但他们的情况不适用以典型的投资者。此外,即使有优越的资讯,许多专业投资者仍然表现多不佳于基准指数。从概率的角度来看,一些极少数投资策略追随者其连续多年的是成功是偶然的,因为在机率上总有可能出现有人持续的战胜市场,他们只是统计的异常值。 由于选择上的偏见,公众的注意力只集中不成比例成功的投资者,忽视了更大的不成功的投资者群体。

15自控力

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所以,麦格尼格尔要求她的学生了解影响自控的生理学基础、心理陷阱和各种社会因素。麦格尼格尔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这门课程就是《自控力》一书的基础。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 Ph.D.)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也是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教育家。她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包括“意志力科学”(The Science of Willpower)和“在压力下好好生活”(Living Well with Stress),都是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她还为《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网站开设了“意志力科学”博客。她目前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

 

16 思考,快与慢 

美国 丹尼尔 卡尼曼

这是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相媲美。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新书上市,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心理学家。1934年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2002年,因其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他展示了人为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他的发现激励了新一代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

 

17原子习惯

每天都进步1%,一年后,你会进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后,你会弱化到趋近于0!
  你的一点小改变、一个好习惯,将会产生複利效应,
  如滚雪球般,为你带来丰硕的人生成果!

  本书作者詹姆斯?克利尔在高二的一场棒球赛中意外被球棒击中脸,严重受伤,甚至被实施人工昏迷。经过好几个月的治疗,虽然痊癒出院,可以重新踏上球场,后来也进入大学棒球队,却只能坐在板凳席,几乎没有上场机会。

  然而,在头部严重受伤之后的第六年,他被选为他所就读大学的最佳男性运动员,并且入选ESPN的全美明星阵容——整个美国仅有33人获得这项殊荣。

  从运动生涯几乎结束,到入选全美明星阵容,甚至在毕业时获得学业方面的总统奖章,他是怎么做到的?一切只因他认识且善用了「原子习惯」的力量!

  ◎有效建立永久良好习惯的系统化「行为改变四法则」
  虽然知道习惯很重要,但你经常为了自己的坏习惯苦恼,想要戒除却力不从心?或者,你想养成好习惯,却老是半途而废?其实,问题不在你身上,而是你遵循的行为改变系统出了问题!

  作者从生物学、心理学及神经科学中撷取菁华,结合自己亲身实践的经验,创造出简单易懂、容易执行的「行为改变四法则」。这套法则可运用于学业、工作、家庭、健康、财富、人际关係等人生各个面向,有效帮助你打造好习惯、戒除坏习惯。

18 癌症密码

杰森·冯(Jason Fung)加拿大肾病专家、医学博士、国际知名研究员。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在多伦多行医多年,是研究间歇性断食和2型糖尿病的专家。其在生命科学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大西洋月刊》《多伦多星报》等众多媒体引用。著有《癌症密码》《糖尿病密码》《肥胖症密码》等作品。

癌症是基因变形大师,变异频繁,在这方面,它比已知的宇宙中任何其他事物都要强大。因此,针对一种特定的突变来战胜癌症,在很大程度上是徒劳的,因为癌症可以再次突变。癌症是一种动态疾病,任何单一的静态治疗方法,无论是化学疗法,还是基因靶向药物,往往都会失败。相反,治疗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选择压力,就像持续使用抗生素可以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样。

手术 放射性 化疗

 

19 芯片战争 克莱斯 米勒

 

 

一部芯片的发展史与竞争史! 追溯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直面大国博弈下的芯片竞争格局!

《金融时报》2022年度最佳商业图书

《经济学人》2022年度最佳图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

 

[美]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国际史副教授,美国企业研究所珍妮·科克帕特里克(Jeane Kirkpatrick)客座研究员,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欧亚区主任,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咨询公司格林曼特主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特约撰稿人。拥有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在书中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各国为控制芯片技术而进行的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历程,解释了半导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美国是如何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军事系统的。

本书集科技冒险、商战故事、大国博弈于一体,分析了芯片崛起的历史,以及以控制芯片行业的未来为目的的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权力斗争,对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和和科技至关重要。

 

20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 贾德

 

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