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母耳记上》第13-14章中,让我一直思想的是扫罗这个历史人物,他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作了以色列王四十二年。本来是卑微的家族出身,要却被神高举,由撒母耳膏立为王。扫罗曾经被圣灵大大感动,也努力要在众人面前,作出一副敬虔的样子,在和敌人征战之前向耶和华献祭。
可扫罗刚刚献完祭,先知和祭司撒母耳就来责备他说:“你作了什么事?”扫罗回答:“因为我看见众民都离开我散去了,你又没有照所定的日子来到,而非利士人正在密抹聚集起来。我心里想:‘非利士人现在就要下到吉甲来攻打我,我却还没有向耶和华求恩。’所以我就勉强自己把燔祭献上了。”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看重群众的反应,怨撒母耳不来,也害怕敌人的进攻,就是没有反省自己,是否真正遵守神的命令。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糊涂事了!你没有谨守耶和华你的 神吩咐你的命令。如果你谨守,耶和华就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但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为自己找到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自己子民的领袖,因为你没有谨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撒母耳为什么责备扫罗?因为撒母耳曾对扫罗说:"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撒母耳上10:8)扫罗只是国王,并不是祭司,不能随便自己向神献祭。他表面进行宗教仪式,心里并不敬畏神,被撒母耳责备以后,还不悔改,仍然把神当作偶像一样,为他自己服务。在战场上,他想要战胜强敌,就命令祭司:“把 神的约柜运来!”他想,把神的约柜运到战场,就可以帮助他们得胜。正说话的时候,他又看见敌人不战自乱,就对祭司说:“住手吧!”不需要神的约柜了。扫罗对待神的约柜,就像其他的人拜偶像一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扫罗口里说:"我指着拯救以色列、永活的耶和华起誓,"心里却把神当作他得胜的工具,差点还要无情地杀害自己的儿子约拿单,作为他在百姓中建立威信的垫脚石。扫罗假装敬虔,外人看不出来,神却知道得一清二楚,难怪神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合他心意、真正敬畏神的人。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扫罗是一面镜子,对照他的前车之鉴,让我问自己:我是否像他一样,心口不一、没有真正敬畏神呢?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是否像他一样,怪环境,怨别人,怕外界的压力,就是不反省自己是否真正信靠神呢?
这几天,我们在陪孩子们象棋比赛的时候,除了酒店提供的早餐,其他每一餐,他们都要吃麦当劳,因为他们喜欢儿童餐里的玩具。我也陪着他们,每天都吃一样的食物,心里有点厌烦。可是,我抽空听了一点系列讲座<基督徒的成长路>,说到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常为只有吗哪、食物单一而怨恨摩西、抱怨神,结果被神责打,甚至倒闭旷野。听了这些历史的教训,我不禁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怨先生和孩子,更不要心里烦躁,对神安排的环境心怀不满,有衣有食,就要知足。
其实,在酒店等孩子们,哪里也去不了,看起来很无聊,可如果有一本好书在手,就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最近,我迷上了<安徒生童话>,从图书馆借来他的故事集,读得津津有味,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安徒生的故事中,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不少人物十分敬虔,"The Travelling Companion"里那位刚刚丧父的年轻人,离开家乡闯世界,一路上不论如何困难,他都相信:"The Lord will help me。"他怜悯去世的人,用自己的所有钱财,帮死人还债,最后竟然得到一位有智慧、有能力的同伴帮助,战胜邪恶,娶了一位公主,并且听同伴的建议,用浴缸把公主浸水三次,好像受洗一样,解除了公主的魔咒。这个故事的最后结尾,有一点因果报应的解说,但这个年轻人坚持信靠神、真心怜悯人,这样真正的敬虔行为,让我敬佩。
另外,<夜莺>("Nightingale")讲了一个中国宫廷的故事,幽默可笑,寓意深刻,我看得忍俊不住,还讲给爱读书的女儿听,竟然也引起了儿子的兴趣。他平时不爱听故事,却被这个精彩有趣的故事吸引,一直听我读完故事的结局。
真正的敬虔,出于内心,不论神安排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食物,都怀着敬畏的心感恩,就像诗篇68篇第6节那样歌颂神:"神使孤独的有家可居住;领被囚的出来,到丰盛之处;唯有悖逆的住在干旱之地。"求神使我这样被囚的人,从悖逆中出来,到心灵的丰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