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此次终于下决心动手写这个注定篇幅会比较长的系列----抗战。这几年,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日渐普及,很多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完全颠覆了自己心中的八年抗战史。从多个不同角度全面公正地评价历史是非常必要的,但短时间内信息爆炸的结果必然造成了大量良莠不齐的资讯充斥在我们周围。记得10年前我第一次看台湾拍摄的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时也曾盲目推崇过,但随着接触、了解的内容不断增多,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充分掌握各方面资料后,对这段历史也逐渐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与认识。在这里抛砖引玉,分享下自己对这段历史有限的研究,供各位参考。我个人的原则是,对待历史应该尽量严谨地拨开层层迷雾去最大限度地还原真相,而不是像某些喜欢哗众取宠的历史老师那样整天带着一大堆野史段子去四处误人子弟。
选定淞沪会战作为系列开始,因为它不但是中日双方第一次大型会战,还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同时,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它都是对整个战争走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战役。此前发生的九一八、七七事变、西安事变都对战争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它们更多地被定义为政治事件,而甚少有军事上可圈可点之处。
战前态势
虽然国民政府早于1928年东北易帜即已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事实上1937年时的情况仍可以大致参考下面由某网友绘制的这张示意图:
东北与台湾都已为日本牢牢控制;红军长征后除西北的延安外不再有任何成规模的根据地存在;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拘,东北军奉命移驻豫皖;华北宋哲元、山西阎锡山和山东韩复榘都在日本人与中央军之间左右逢源;除东南几省外,全国其它地区也分别由其它各路势力实际控制。
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八一三战役”或“第二次上海事变”。从这个“第二”不难看出,这已经不是中日双方第一次在上海大打出手了。1932年初,这里曾经发生了“一二八事变”,它还有另一个相对通俗而广为人知的名字----“十九路军抗战”。简单地说,这场“第一次上海事变”是吃到甜头的日本人希望效仿九一八事变,同时配合东北地区的作战行动而在上海地区刻意制造的一场冲突。没想到,来自广东的“南蛮子”们与东北“张少帅”的风格完全不同,上海对国民政府的重要性也远非塞外可比。于是,日本人在这里被十九路军结结实实地招呼了一番,四度易帅,付出重大伤亡后只取得有限进展,面对国军增兵和列强干预的情况不得不选择了停战,双方随后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要说这份《淞沪停战协定》就是个《中法新约》翻版一点也不冤枉,它在上海给日军划出了大片的驻扎区的同时规定中国军队不得进入上海。此后,日军以虹口兵营为核心,在上海修建了大批坚固工事,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
军事准备方面,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蒋介石开始疏远苏联,与德国展开军事合作。主要包括聘请德方军事顾问,引进技术兴建兵工厂,同时以德式训练和装备整训部队。按照《陆军改革建议书》的方案,计划组建60个德式编制、德式训练、德式装备的“德械师”。实际到37年7月战争爆发时,共完成了20个师的整训,另有10个师在整训过程中。其中3、6、9、14、36、87、88师、教导总队(相当于师)和税警总团都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德国化”。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在一个月内便完全控制了平津地区,目标很明显是将华北地区改造为另一个东北,为进一步侵华做准备。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讲话”,即“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颇有点最后通牒的意味在里面。
平心而论,老蒋是要抗日的。不论是他“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还是经济、军事振兴计划,都在为这一目标做着准备。他的本意或许是希望能够再多准备几年,进一步缩小与日本的实力差距,同时平定国内异己势力。但西安事变的爆发使他不得不暂时放弃“安内”,而东北、华北的先后陷落也让他认识到----时不我待。有人说过,在日本这种对手面前,中国不怕鲸吞,就怕蚕食。根据史料来看,这确实是当时日本人计划中的一种策略。如果继续放任,日本人用数年时间消化了华北后,便会考虑跨过黄河进入山西或山东。而当时无论是山西的阎老西,还是山东的韩主席,都和日本人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更是坚决拒绝中央军进入其势力范围的。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展示自身实力的蒋委员长,将目光投向了上海……
京(南京)沪(上海)地区身为彼时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国民政府斥巨资在南京、上海与杭州之间的区域修建了以沿江要塞和大片筑垒地域构成的“宁沪杭国防工事”(附图红线分别为吴福线、锡澄线和平嘉线),战时可容纳几十个师在此凭借工事据守数年。
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在上海开战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1. 战火直接影响经济中心上海并威胁政治中心南京
2. 便于日军发挥海空优势
但同时,选择这里作为战场的优点也非常诱人:
1. 便于中央军精锐就近机动与补给
2. 有宁沪杭国防工事可以凭借
3. 利用上海的国际大都市特点扩大国际影响,增加对日政治压力
4. 江浙水网地带不利日军大规模机械化机动
5. 战前日军在上海地区仅有以海军陆战队为主的几千人驻防,国军拥有绝对兵力优势
东方凡尔登
这里先谈战役经过,然后再做点评。
8月9日,日军两人驾车直闯中方虹桥军用机场,被保安士兵当场击毙,双方为此展开谈判。
8月11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奉命开始向上海调集部队,计划以36、87、88三个最精锐的德械师及两个炮团为主力,配合警察总队、保安团队等,在日军援兵赶到前一举肃清上海地区的日军部队(36师早前在西安剿共,此时正在赶来上海的路上)。同日,日本海军向上海少量增兵,以第三舰队为主,吴淞口外军舰云集,陆上日军兵力达到1万多人。
8月13日,正式战斗拉开大幕。如下图,国军以87、88师为主力,分别在东西两个方向对上海市区发起攻击。话说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图的话,突然觉得和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之战颇为神似啊。事实是这场战役也在不断增兵升级后,最终成为了比斯大林格勒更加血腥的东方凡尔登“绞肉机”。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史学界通常把这次讲话视为国民政府对日全面开战的表态。当然,中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之后的事情了。这也成为战争史上很另类的一幕,双方几百万人,厮杀了4年多后,才正式宣战。同日,日本近卫内阁召开临时会议,决定对中国采取“断然措施”。
8月15日,国军第2、11、61、98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同日,日大本营决定派遣第3、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由松井石根指挥,增援上海。
8月16日,国军第36师到达上海。此后数日,上海市区内的战斗陷入胶着,国军各路援兵不断到达,市区内的进攻仍以三个德械师为主。然而国军虽占兵力绝对优势,却始终无法攻占位于虹口区的日海军司令部、汇山码头和大公纱厂。
8月20日,中国方面成立大本营,划分全国为五大战区,其中沪杭所属的第三战区所辖兵力由19个师增至70个师,增援部队从全国陆续赶往上海。日军部分援军开始由吴淞登陆。
8月21日,第36师及压箱底的两个战车连合攻汇山码头,被日军舰炮击退,国军战车部队全军覆没,战事继续胶着。
8月22日-23日,日军第11、第3师团等部开始在川沙口一带长江沿岸及吴淞铁路码头附近登陆。此后数日,川沙口至吴淞一线沿江地区及罗店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要点。
9月初,日军后续增援部队不断登陆,开始转入反攻。
9月11日,日军将第9、13、101编入上海派遣军,增援上海。国军陆续到达的增援部队新编为第十九集团军,投入长江沿岸进行防御。双方持续在吴淞、宝山、月浦、罗店一带艰苦拉锯(如下图)。至9月底,国军在日军优势火力下损失巨大,被迫放弃长江沿岸地区退入二线阵地。
整个10月间,黄浦江沿岸和罗店以西地区不断爆发激战,双方均损失惨重。
11月5日,日军第6、18、114师团等部组成的第十军在杭州湾金山卫(见下图红圈)登陆后,直扑上海守军后方。此时国军在上海地区陆续投入的兵力已达70万人,而日军兵力也近30万人。
面对近百万大军可能被围歼于上海地区的危险,国军于11月8日开始全线后撤。当时给出的命令是根据原计划后撤至宁沪杭国防工事吴福线进行防御,然而实际情况是,本来就先后到达战场的国军部队分属不同派系,指挥体系混乱不堪,甚至很多部队此时还在赶往前线的路上。这样的一支军队,就地死战时尚且还可各自为战,撤退命令一下,瞬间便竞相向西,溃不成军。加上几十万日军紧随其后的追赶,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哪里还停得下来?11月12日,上海沦陷。11月19日,国军放弃吴福线防御工事。见事已不可为,11月20日,蒋总统宣布迁都重庆。11月26日,国军弃守锡澄线,淞沪会战结束。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命令,宣告南京保卫战开始。
战后盘点
整个淞沪会战历史3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达百万之巨。日方伤亡大约在6-7万人左右。而国军方面的数字就比较混乱了,本身当时国军的编制就比较混乱,撤退时又是几十万人四散而走,实际伤亡数字很难统计。我们只知道,近70万大军,逃到300公里外的南京时,仍然能够成建制地组织起来参与南京保卫战的部队,算上新补充进来的,也不过10万人左右了。
从好的方面来说,三个月激战,打破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但代价也是无比沉重的。几十万的伤亡和京沪的沦陷不说,国军几乎全部精锐尽丧于此,硕果仅存的几只还紧接着就被埋在了南京。苦心打造的国防工事也未经利用便拱手相让。
战后,国民党方面对于发动淞沪会战的解读是:“蒋委员长高瞻远瞩地将日军进攻轴线由南北改变为东西走向,使四面环山的四川成为抗日大后方,同时打破日军延平汉、津浦两线卷击的作战计划,将日军主力由华北平原拖入长江流域的持久战中,最终奠定抗日战争的胜局。”
多么的伟光正啊~~当年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时我也是恍然大悟的感觉,顿时对蒋委员长的那个崇拜啊,有如滔滔江水~~可后来看的各方面资料多了,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如今我对这种说法只有两个字----放屁!
确实,从抗日战争后来的走向和结果来看,似乎这种说法一点破绽也没有。但其实那不过是事后用以保存颜面、掩盖失误的遮羞布罢了。就像朝鲜战争结束后斯大林对东欧领导人说他的目的就是要把美国人死死地拖在亚洲一样。
就在淞沪会战开始前的8月7日,南京国防会议《关于中央之军事准备》中写道:“全国军队列入抗战序列者,第一线约100个师,预备军约80个师,使用于河北约50个师。”将山东、河北明确定位下一阶段的主要战场。国民政府的外籍顾问此时指出:“对日作战须先消灭上海、汉口、青岛之日本驻军,再全力对付平津战事。”1937年国防作战计划中规定:“长江下游地区之国军,于开战之初,应首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必须扑灭在上海之敌军,以为全部作战之核心,而后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敌之登陆……不得已时,逐次后退到预设阵地,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固首都。”
从以上这些资料,都可以看出,蒋委员长发动淞沪会战的初衷,是速战速决一举歼灭上海日军,确保长三角的经济、政治中心,此后便可留适当兵力依托海岸和国防工事进行防御,主力再用于河北、山东方向。国军在第一时间尽遣精锐,正是为了这一目的。如果只是用来当诱饵引日军主力上钩,更应该用战斗力较差的杂牌部队来做先锋,这样既不用担心上海日军被一下消灭掉,又不用为诱饵可能的损失而心疼。上来就摆开三个主力师、两个重炮团和2个战车连的全部家当,就不怕一口气消灭了上海日军,引不来后续大部队了?如果不为消灭上海日军,难道是拿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来给日本人当饵咬的?
之所以能达到后来吸引了几十万日军投入淞沪的这一结果,一个将错就错的原因起了很大的作用----用人失察,说得更直白些,因为一线指挥张治中是个废物。蒋校长在用人唯亲这方面是出了名的,张治中是他的嫡系出身,当仁不让地领到了这一光荣、艰巨而又力所不能及的重任。结果是一群狮子在一只绵羊的“英明”领导下,用尽浑身解数也始终无法消灭上海市内的日本驻军。
所以我们看到,国军在淞沪会战之初也是没想到战事会发展到后来的规模,直到8月20日,看到战事久拖不决,日军开始不断增兵后才临时修改方案,大批后援部队分批开往上海。在这个过程中,也始终没有一套系统详尽的作战方案,陆续到达的援军像挤牙膏一般被分散派往各处堵漏,近百万大军云集弹丸之地,既无严密的组织,又无像样的纵深配置,形同儿戏一般。直接结果便是后来撤退时的百万大军一哄而散。
当前也有人对于8月13日到底是谁开了第一枪的说法还有些争议。因为多数记载显示是日军首先发起的进攻,但根据解密的日军文件,7月29日日本参谋本部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大纲》明确指出“在平津地区对中国军队尽量予以沉重打击,仅在不得已时才在青岛和上海附近作战。”《处理华北时局要领》也写道:“如抗日行为波及华中华南时,亦以不出动陆军兵力为原则”。由此看出,当时日本方面确实没有马上在上海方面扩大战事的打算,日军的“第一枪”或许更应视为一种低限度的武装挑衅。
必须承认,淞沪会战的结果,在政治上还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它借助上海这个国际都市的舞台,向西方人展现了中国人顽强的抗日意志,引来了西方媒体的大量关注,同时借助西方媒体的宣传对西方的社会舆论和政府政策产生了影响。后来的美国对日战略物资禁运与此不无联系,而战略物资禁运则最终迫使日本跳入了太平洋战争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此外,从客观结果上来说,淞沪会战确实迫使日本提早扩大了侵华战争的规模,为抗日持久战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军事角度来说,淞沪会战可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失败,甚至是灾难。简单罗列一下的话:
1. 战前准备不充分,没有足够兵力实现一招制敌,后续部队逐次添油;
2. 指挥及后勤体系混乱,同时在关键指挥岗位用人失察;
3. 在日军拥有绝对海空优势火力的情况下,没能合理配置部队,导致大量无意义的人员损耗(整团整营在江边防御的士兵连日军的面都没看见就被强大的舰炮火力全部炸死在阵地上);
4. 未能充分利用纵深地区筑垒地域进行梯次配置,百万大军挤作一团,毫无防御纵深;
5. 撤退没有有效组织,大军一溃千里。
简单地说,那里既没有周密的计划,又没有出色的指挥,唯一有的,只是士兵和中下级军官们满腔的热血与勇气。在淞沪拼光了老本、又在南京陪葬了最后一点家当的国军,终于发现,退到武汉时……已经无兵可守。如果不是如此,中国的大片河山想必不会如此轻易地拱手与人,8年抗战的历程,也未必会走得如此艰辛。
最后,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当时还是配角的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在淞沪会战期间正在忙些什么吧。
37年8月22-25日,中共召开洛川会议,会上指明了长期抗战的指导思想和八路军独立自主进行山地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8月25日,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1个月后,林彪率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平型关大捷”。此时,千里之外的上海,国军和日军仍在长江和黄浦江边无休止的激战之中。关于平型关和太原会战的具体内容,下一次再谈。到时还准备简单比较一下国共双方在抗日中的综合表现和双方组织与军事能力的差距,再顺带分析下国军败走海岛的某些深层次原因。就先到这里吧。J
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7148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