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91)
2016 (133)
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如何,印度人如何,中国人如何等话题,在我所接触的人来说,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以哪国人来划分,而是以所处的圈子来划分。
最常见的是美国人的教育如何,美国的父母如何,中国人的父母都让孩子上名校,美国父母就不是这样想的等等,
这是误区之一。
想想我们在国内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工学农,在大学里也是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领导力也是杠杠的。现在很多大陆来的华人都在当地竞选要职。即使最近在美国毕业的那些年轻的博士硕士,在美国不同的领域里发展的都不错。只是现在听说国内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大家都在刷题,我的一个客人,她不到三十岁,在美国读的研究生,现在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她说当时高考,高二就学完所有的知识,高三一年都在备考,其实效率并不高,只是大家都刷题,不敢不做题。或者说她的那个圈子的人都在做那样的事情。在美国升大学的学生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这里的学生因为体制好,可以多考几次标准化考试而已。
美国的学校分三六九等,不是中国人分的,而是美国主流媒体划分的。至于被哈佛普林斯顿录取而不去的毕竟是极少数,不能拿来说事儿,因为即使在美国这也被说成另类,我遇到过一个普林斯顿博士生,美国白人,他本科被普林斯顿录取,但是他选择了州立大学,他觉得他不后悔,但是来普林斯顿读博士了,就说当年自己太幼稚。还埋怨父母不坚持。
而有一个和老二一届的哈佛学生,他是ABC,在纽约州上高中,被哈佛录取后,他也要选择另外的认为适合的学校,全家人一致坚持他上哈佛,他拗不过父母上了哈佛,还是感谢父母!名校谁都愿意上,至于名校间的选择,什么排名一二三就不要那么纠结了。到了一定的段数,就各有千秋了!
在我们学区,无论什么族裔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只是绝大多数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应该能够上什么样的学校。因为文化的原因没有那么重的攀比心。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所处环境不同,做事没有那么极端罢了。
父母的划分应该是以所处圈子来划分的。
误区二:美国人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简单。
呵呵!
那是因为我们的段数不够而已。一个处于公司最底层,拿着自己满意的年薪,干自己眼前的那一点事情,当然没有什么可争可抢的。到了升官发财的段位,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也没有国界之分,还是圈子之分。
误区三:印度人很难搞。
很多朋友都很佩服我有那么多印度客人,因为他们认为印度人很会算计,有时不讲理。其实和咱同胞比没什么两样。有豪放的,有计较的。白人也一样的。还是那句话,圈子的区别。
我们做人要做正直有良心的,有道德的,有教养的,明辨是非的人。
我把人大致分为两种:靠谱和不靠谱。
我和属于自己圈子里人交朋友。至于谈不拢的就敬而远之吧!
2.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