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进高中就面临着六十多个club的选择,无所适从。稀里糊涂地选了几个以后才开始逐渐了解,放弃,坚持,到最后只有演讲坚持了四年。说是四年,其实也没有全力以赴。第一年是学习阶段,尝试和摸索着参加一些小比赛。第二年忙于水球队和唱歌,也基本处于打酱油的状态。第三年才开始拿小奖,算是尝到了演讲的甜头和乐趣。直到最后一年才拿了几个小比赛的第一名和一个州赛的第四名。虽然还是很一般,但她终于不怕在人群面前讲话了,最后一年为了竞选学校ASB officer 也敢在全校2400人面前说几句话了。
刚进高中的时候女儿挑club实际上就是挑朋友,或者干脆跟着朋友走。她的一个初中朋友,一个鹤立鸡群的白女孩(女儿学校以亚裔为主)进了演讲队,号称将来要竞选美国总统,所以现在要学好演讲。女儿也就跟着进去了,没有任何目的。虽说在小学时她常常因为喜欢在课堂上讲话而被老师告状,却从来没有显出演讲的天才。
高中的演讲队其实非常花时间。除了赛季期间学生的准备,比赛以外,家长是要赔进去很多时间的。周末一天或两天的比赛都是全天的,从早到晚上天黑以后。每次比赛的裁判全部由家长担任。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家长出不起这么多的时间而不得不放弃演讲。为了支持女儿演讲,我们轮流跟着去做裁判,倒也学了不少新东西。虽然辛苦,我还是喜欢上了这个活动,也看到了那些精彩的高中生演讲是什么水平,不输总统演讲呀!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演讲都是那种严肃话题的,慷慨激昂的特殊方式的朗诵。后来才知道美国高中的演讲其实分很多类型。有严肃类的,表演类的,双人表演类的等。按表现手法分有喜剧的,悲剧的,幽默的,论证的等等。我认为最具挑战的就是一种当场抽题目,然后只给两分钟准备,最后用五分钟连续演讲,一气呵成的类型。刚开始我自觉惭愧,我们没有学过演讲,没有做过演讲,怎么能做裁判呢,不是误人子弟吗? 后来发现就算有的家长几乎不能胜任,最后的结果其实出入不大,好的选手给人的印象就是突出,一般不会被埋没。中间不相上下的选手可能会遭遇不公平,但预赛期一般有三轮,平均下来还是大体上合理的。
女儿以较容易的表演类演讲开始,特点是容易记住,发挥正常的话比较容易感动听众。记得十年级有一个星期天一早要去州赛的选拔赛,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夏时制的第一天,少了一个小时后我们早上六点就要出发。头天晚上女儿到十一点了还在和教练一起改演讲稿,背诵,练习。我估摸着她恐怕连半决赛也进不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下午回家,她好休息一下并把作业做完。星期六一天是游泳比赛和唱歌表演,作业连碰都没碰。
比赛地点总是在一所高中。大部分孩子都在那里旁若无人地练习,直到比赛开始前。我东跑西颠地当了三轮裁判下来,接到女儿的电话就是她进了半决赛。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她决赛落榜上,那样我们会晚一些回家,但也只好如此。但是眼看着太阳西斜了,女儿却不来电话了。从教练的嘴里得知她已经进了决赛。这下完了,我们得待到最后了。就算女儿得最后一名,她也得呆到发完奖以后。既来之,则安之。昨晚还在准备的讲稿今天能挤进决赛已经是奇迹了,晚点就晚点吧。
发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大部分人都回家了。我们心想不管得第几名,女儿都超水平发挥了,都值得庆贺。记得不久前女儿得了一个小奖,因为比她想象的靠后了一点,回来后鼻涕眼泪地发誓以后再也不抱希望了。我们站在人群的最后,什么也看不见,只用耳朵捕捉着发奖人的声音。女儿上台了,开始报名次了。第六名不是她,我每次都几乎肯定下一个就是她了,但还是没有。。。终于听到她的名字了,是第二名!
这是她第一次进了前三名,不久就要去州里比赛。第二年她又争取到了去州里比赛,我却一点也不激动了,因为她第二年连得了几个小比赛的第一名,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最后一年里女儿几乎每场比赛都参加,我真心地盼望着这一年快点过去,实在是太辛苦了。我平时工作,周末去当裁判,每周一天时间休息还经常在家工作,绝对不是人过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难忘的记忆,当时的辛苦和劳累都从记忆里抹掉了。
这是女儿和好朋友兼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