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许多周日的傍晚,我从家回学校都是在车公庄等26路车,有时为了有座位在车公庄坐个回头车到官园站。车公庄站有个鸟市儿,非常热闹。一次站在那儿等车,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看到一位奶奶推着个竹子的婴儿车,那个年代很普遍的婴儿车,现在看不到了。车上坐着一个小孩,想必是奶奶的孙子。记得我呆呆地看了很久,旁人不知道二十岁的我是多么的羡慕不已。我在想老奶奶的生活多么悠闲,令我神往。那时的我天之骄子,学校包分配,单位包分房,仍惧怕未来生活的挑战,还不曾料到80后,90后今天生活的压力。也许我是个个例,不具备普遍性。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羡慕起中老年人来了。
二十多年后,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我爱坐在健身房咖啡厅外面的铁椅子上看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年轻人。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幸福感犹然而生,有一种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喜悦。但心上还是掠过一丝丝的苦涩和渴望,多么希望还年轻,还在上大学呀。呼吸一口清朗的空气,正是二十年前早春的味道,清爽依旧,强迫自己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学生。揣着年轻的心,我热情的目光追随着年轻的身影,却在年轻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中年的我。感叹青春已逝,感叹生活平淡得没有激情和火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吗?值得庆幸的是已步入中年的我还没有感觉被之困扰。相反,我倒觉得中年是人生各个阶段中最幸福的时期。
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会有哪个阶段的危机。年轻时生活充满了不定术, 恋爱,工作,结婚,生子,忙碌得一个目标,又一个目标,像是在跨栏儿赛跑。
想起了中大奖后并没有幸福感的人,富有的人和吸毒的影星,没有追求的灵魂是空虚的。也记起一对中年朋友,孩子在国外读书,空巢的他们说其实我们的生活是很闷的。
年轻时爱过,恨过,也曾经是遍体鳞伤过。现在呢,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该有的有了,没有的也认了。孩子大了,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了,终于可以解放自己了。爱情升华为亲情而稳定,不会轻易被诱惑,也不会有意去取悦,更爱自己,更自信了。
人到中年反而更容易有幸福感,更容易被年少时看似平凡,司空见惯的事所打动,是因为更懂得感恩了:午后一杯茶,睡前一本书,一段优美的文字,一个远方的问候,早上和你告别的人,晚上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年少时有追求,中年时有爱好。喜欢读书,善于思考,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烦恼?有人说,中年人拼的就是心态。既不惑又知命了,还没有好心态吗?还没有幸福感吗?
白岩松说得好:“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扬手是春,放手也得是个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