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下坡跑的冲击力

(2024-07-31 14:49:18) 下一个

下坡跑,传统地说,对膝盖的冲击力可以达到6G。也就是你的一个膝盖,要承担你6倍体重的冲击力。如果是越野,因为坡度大,可能更高。对于徒步,因为背包的重量,这个数字会达到7 - 8.5G。今天不说越野,只说马拉松路跑的下坡。而且不是Pikes Peak 那种马拉松。

对下肢的冲击力,不一定是下坡,你跑快了,上坡也可能很大。平路介乎之间。我们可以用冲击负荷率(ILR)来衡量。Impact Loading Rate。

这是描述对整个身体下肢的一个参数。不但指对膝盖。也包括,大腿,小腿,脚踝,脚掌。所以比较复杂。于是,坡度,跑姿,你的配速,以及各种天气海拔路面条件都相关。我的跑姿算是滑翔式,而且是小步高频,步幅不大,但步频一般都能到190。很少180以下。上坡、下坡稍不留神就200多。同时,我抬脚也不高,只有6厘米不到,所以成绩也上不去。好在,我小脚老太婆,噌噌噌,触地时间也不是很长,基本在200毫秒以下。刚刚完成的一个赛事,最短是178毫秒,平均198毫秒。

我的身体起伏不够理想,平均5.88厘米。差不多是“僵尸跑”。上身不怎么动,滑翔。不那么好看。理想的范围是5到10厘米,我这是下限了。好处是,节能,轻松。缺点么,就是没有动力,想破个啥,还得练。

下面我看了看我的冲击负荷。紫红的是冲击率(ILR)。那条绿色的曲线是海拔、坡度。

在1小时的地方,开始第一个小上坡(A,绿线往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冲击率同时开始下降,从每秒 60%的体重(60bw/sec)下降到最低的43(B)。说明我在上坡时跑得慢了,对下肢的冲击小了。

但冲击力和坡度并不是完全相反。在还没有到坡顶的时候(C),我的冲击力就开始上升了。说明:我快到顶的时候,就开始加速了。增加了功率(Power),冲击力当然就加大了,虽然这里还没到顶。

D处是到顶,开始下坡,这时(D-E之间),冲击力增加并不快,原因是,刚到山顶,气喘吁吁,速度还没提起来。我还在调整呼吸,开始加速,但速度还没上来。加速度有了,速度还没有。

到了E以后,下坡的坡度最大了,我往下冲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可见冲击力越来越大,直到峰值78 bw/sec。同时,我也快到谷底(G)了。

同样,有个时间差。冲击力下降的时候,我并没有到谷底G,而是提前了。其实,快到谷底,下降坡度以及很小,差不多平了。可见对下肢的冲击力陡然减轻。即使过了谷底 (G'),身体还是很放松。这大概是身体的惯性吧。

先看一个小坡的放大图。

这个现象,似乎每个坡都差不多。第二个小坡,和前面一个很像。只是更早开始加速,之间没有停顿。

第三个是大坡,我从上坡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提速。下那个大坡的时候,冲击率达到了 95 bw/sec。后面的下坡开始平缓,但还是下坡,冲击率在53到79之间。画面中最后的上坡,都维持在50左右。

我们经常说,越野时上坡走,下坡颠,平路跑。这之间的切换,一直在考验你的馒头游戏。当然,马拉松路跑,遇到大坡(比如旧金山),我们也不至于需要走。但那个速度控制,就由你自己控制了。速度,体现了功率(Power)。也可以用心率来参考,甚至“感觉”来确定。前半程和后半程肯定是不一样的。

除了你的能量储备,心肺功能,你的腿酸不酸,也左右了你下坡冲不冲,用什么速度冲。有力气,上坡也可以冲。我上面讨论的,是比赛1小时之后的,最有力气的时候,所以上坡不到顶就冲了。那么20英里之后呐?你的鞋缓冲好吗?你的腿酸吗?膝盖有感觉吗?我觉得我的旧金山跑得好,最后超人无数。落花也是,名次越来越前,炎热的地方训练的,一到旧金山,那么凉爽,冲鸭。

于是,最后的下坡曲线,就应该还是我上面这样的。有力,不酸。耶~~!

加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