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今天是5月22日

(2024-05-22 14:05:15) 下一个

三年了,好快。

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有一个马拉松。跑到大约5英里的时候,一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哒哒哒,很响,低空飞行,绕着比赛路线。要是以前,我可能会嫌太吵了。但是那天那一刻,我却感到非常的幸运。如果石林也有直升机一路盘旋,那该多幸运啊。到了晚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还在向附近的军队打文字报告,请求协助,申请是否能调动一架直升机。而那时,22个生命早已注定了。报道大都说是21人,其实半年之后,受伤的8人中,一直昏迷的甘肃临洮选手文庆林,最终没能醒来。当然还有县委书记,总共是23人。惨!

我跑第一个超马,已经有五年多了。后来,不断增加距离,增加海拔,遭遇很多情况,酷热,酷寒,大风,暴雨,冰雹各种情况,对石林的情况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熟悉的感觉。也遇到不少那22个选手的战友们。去年的峡谷100,灿华虽然时间一样,但位居第二名。记得他说过,如果梁晶在,就没他什么事了。不过,大多数人,对此都几乎保持沉默。更愿意把这种情愫深埋心里。但那份感情没有忘记,这几天同时都在默默纪念。

跑得越多,就越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们不可能战胜大自然。在宇宙中我们只是一粒尘埃,稍有风吹草动,我们都经不起。以前听说的东西,现在有了更实际的认识。事情发生在第2打卡点到第3打卡点之间。距离5.3英里。右边有一条河,就是黄河,海拔1400米。爬到顶,是2200米。净爬升800米多,2650尺。从河边上山大约4英里多点,平均坡度12。这些数据好熟悉,就是从黄河岸边,往上爬一座山,不算特别大的山。

可是为什么这么惨烈呢?给人的感觉,这不很平常吗?想着想着,就更加害怕起来。正是因为看起来不起眼。昨天(2024.5.21)珠峰一块雪坍塌,掉下去5个,爬上来3个,那个看着就害怕的。可是石林这里,是让人后怕。我到今天还是想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当地所谓石林,其实就是没有植被,美国西部很多地方很像。比如Badlands,瞧这个名字,光秃秃的。所以温差变化特别大,酷热酷寒几个小时之内,晴空万里到暴风骤雨只是几分钟的时间。21日晚上21点发布大风蓝色预警,该县大部分地方平均风力将达5-6级,阵风7级以上,会降温到0摄氏度。这个风力,我遇到到过更厉害的。但因为山上局部地形气候和山下城里相差巨大,其实危机已经来临。气温低,再加上大风,再加上雨水,那么,体感温度就不知道了。失温概率太大。

还有,CP3在山顶,不通车!所以那儿只是一个打卡点(Check Point),可能有一个人。但不大可能是补给站(Aid Station),更谈不上救援了。没有手机信号。如果组委会没人预想并提供第二方案,那就是没有线的风筝, 没有Lifeline的太空行走了。

我们自己能做什么?就好像,开车的时候永远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其他司机,我们要自保。对赛事(哪怕是训练),一定做足功课。自己的装备,地图,气候,赛事的规则,规则的原因,奔跑方案,应急方案。逐渐积累,跑的越多,见的越多,也就越敬畏大自然。如果感觉不好,就放弃。下次。

我们欣赏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让唯一的一次生命更有意义。且行且珍惜。以此纪念,永远警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