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
2012 (1)
2018 (47)
2019 (87)
2020 (82)
2021 (120)
2022 (144)
2023 (114)
2024 (110)
2025 (2)
我一想到落花的阿拉斯加大铁,有1300英尺的丘陵,在那种陌生的环境里进行艰苦的比赛,就觉得应该多写一点我遭遇的各种奇葩,哪怕有那么一点点参考价值也好。
我的第二个例子是H&M马拉松,这是一个难度挺大的马拉松,比赛之前我看了高程图,形状和飞猪马拉松很相似,在开头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爬升,后面好像还好,就是结尾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山坡。
所以我还是有点思想准备的,前面爬山的时候不要太过奋力。
比赛前一天去的途中,手机收到了国家气象局的警报,说可能有山洪暴发,交通中断,请大家不要前往,所以我担心比赛能不能正常进行。不久后,果然大雨滂沱,雷鸣电闪,大家都开始打双闪灯,大部分汽车被迫停在路边不再前行。暴雨过后,山水哗哗。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比赛地点。山清水秀,半山腰上飘着白云,就在眼前。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但不久后我们就尝到了艰辛,这种白云表示湿度超过了百分之百,饱和之后的水分凝聚成云雾,空气中的含氧量,大大减少。还不到半英里,就气喘吁吁,挥汗如雨。我们沿着山路慢慢爬升,越来越陡。难度大大超过了飞猪,而且非常漫长。爬高是飞猪的两倍多。赛后我把高程图发给队友,他还以为手表信号出错了,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山?
整个爬升过程,我尽量坚持小步幅的跑,只是到了最后才走了一段,达到了山顶。下坡的坡度更陡,都无法站立,只能小碎步跑下去,步频高达249。我看到一些年轻人跨大步跑下去,真为他们担忧。
到目前为止,似乎一切正常,但事实上,我的错误已经铸成。
教训之一,依然是相信了网上的高程图。我以为后半程基本是平的,只有一些缓缓的上下坡。请大家看图的右侧。教训之二,是没有仔细看纵坐标和比例。你有没有看出大山后面的爬升,貌似平缓,依然有接近1000尺,超过了波士顿马拉松的总爬升。而每英里超过100尺的就有四个,那个小突出有200多尺。早知道这样,前面那座大山,我一定要再减慢速度,走也可以。而我的爬升配速,最高也是8分多,没有到9。我的能量储备已经消耗一半。等待我的是一场恶战。
飞猪马拉松:
H&M马拉松:
比较真实的H&M:
首先,道路变得崎岖,离开了公路,进入森林,左边是高山,右边是悬崖,悬崖下面是条大河,昨天大暴雨把乡间小路,冲刷得很泥泞,大面积积水。有些地方中间一条大裂缝,生怕踩上去,连人坠入大河,有些地方已经坍塌只能绕过去。
下一个困难是山里的蚊子,我完全没有想到带防蚊剂。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很闷热,阳光从头顶上照下来,出了汗,吸引着蚊子,在后背上头上脚上环绕着飞舞。有时手臂被树枝刮破,流着血,和蚊子的血,还有泥都混在一起。
到了一个小山村,家家户户都有狗,不像城市里那样被拴着,他们就在路边、路中间狂叫。我远远看见,只能等后面的赛手,几个人一起,缓缓通过。我不知道阿拉斯加的赛道上会出现什么动物。
又经过一座吊桥,摇摇晃晃的。下面是激流的河水,看着心慌,幸好我没有恐高症。但是有的队员不敢过去,还好桥头有几个志愿者协助。
这个时候已经接中午,我们慢慢离开森林,进入比赛的最后一段,太阳当空照,气温接近 90度,但靠着河边,湿度还是饱和状态。我被晒得,在路的两边左右来回晃,只为了找哪一边有树荫。
18英里之后,我的配速终于到了九以上,最难熬的时候已经到来。那些100尺的爬升,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到了23英里,一过那座200尺的山坡,我的配速又过了10,而且再也没有恢复,直达终点。最后一英里,我在水站拿了两个水瓶,喝了两口,把全身浇透,实在是太热了。不过还是冲刺了一下,因为有希望保3字头。后来我查了一下这个比赛的BQ率。每年都是0%,从来没有人BQ过。
看看我的平均步频,罕见地不到180,我平时都是190的。为什么,后半程爬坡走了很多!这个总爬升是1881尺,不是我跑过的最高的(4000多尺),但各种条件真的恶劣。
教训1,赛前做足功课,尤其是那些非主流比赛。
教训2,研究高程图的纵坐标比例,一个小锯齿到底是多少爬升,不能想当然。不要相信网站上“美颜”过的图。看Review,亲自看Google街景。
教训3,注意湿度,温度,路况,风向风速。每一个细节都够你受的。
教训4,仔细预测安排配速,别像我1/3的路程用了一半的能量。
教训5,还是要多练。平时多流汗,战场少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