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涤荡掀起风衣的一角,我和朋友刚刚跨进火锅店,迎面而来的是笑容可掬的服务员帮我退下风衣,拉出椅子把风衣披在椅子背上套上了一个大大的布袋,并在我胸前挂好了围裙,一系例的动作熟练而精干,让人感到温馨又开心。
好多年以前,刚刚有了微信,我在国内休假,父母家还没有Wi-Fi,耐不住e时代的寂寞,跨进《海底捞》的火锅店,免费Wi-Fi,马上就让微信活了过来。 海底捞的名字,首先就吸引了我的浮想联翩,太形象了!用海底捞来形容火锅店能有什么词比这个更奇妙了?!吃火锅就像“打捞”,捞什么?海底世界无限的神秘和惊奇,还有一种探索舌尖美味的向往和振奋。 不记得哪一年了,头一次走进《海底捞》就像老鼠跌进了米缸里,那种东窜窜,西瞅瞅,走进美食的花花世界,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 节假日,无疑“海底捞”的火锅店比冬季医院的急诊室更是挨三顶五,但你不会感到寂寞和挨饿。宽大的等候厅,从丰富饮料点心到时令水果小吃,在你还没有check in 时就已经让你尽情享用了;各种游戏、棋牌布置在方桌上,让人总能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磨合一阵。
美甲、按摩、擦鞋、擦眼镜,美媚和帅锅,女士和绅士总能在等候区找到你的所需。
生日的惊喜!
若是有客人生日,热情的店员们扭扭摆摆,在并不宽敞的餐桌前奔奔跳跳,可爱又欢快,伙子更是拿出绝活,“甩面”。一团面粉,飞舞旋转,或高高地抛向空中,或绕你胸前。一转一拉、一抛一甩,只一眨眼的功夫,细细的面条就在你的面前下锅了。
在海底捞这么坐无虚席的火锅店,有一回,我看见了一个坐位上放了一个大大的玩具熊,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妹说,“噢,今天肯定有一个人来吃火锅的。”果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了一个中年男子在玩具熊对面坐下了。你孤独,我陪伴,但我只是微笑绝不出声;火锅店的这种人性的行销策略,真叫人直接跪了。
店内的服务员不小心把水洒在外甥女手上,其实她也没多大在意。年轻小伙子马上就送来了一个萌萌哒的迷糊娃娃钥匙扣卡通女生包挂件,“美女,对不起了!”外甥女笑得合不拢嘴。
《海底捞》味道地道,特色突出,毎一种菜品还可以叫半份,令人印象深刻。
回国大快朵颐,每次我妹问我,“今天去哪里吃饭?” “火锅”我总是脱口而出。 很久以来,我妹以为我就是喜欢吃火锅的人,乐此不疲地一直把我往火锅店带。她哪里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咱就是喜欢人家火锅店的气氛,享受这样的温馨服务。
《海底捞》卖的就是服务品牌。
“姐,今天我们去吃小龙坎。”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傍晚,手机里传来我妹的声音。
“不去!”我不喜欢小龙虾辣辣的味道,还有一股泥土气,我直接了当地回绝了。
“喔哟,戒火锅辣?”我妹说,“是小龙坎火锅,不去你就蜗居在家里,我们走啰。”
“火锅!”禁不住诱惑,“带上我。”一个小时后,我们一行几人已经站在店门前了。
“小龙坎”我抬头念着这三个字。
“美女们,请低头看着脚下,跨过这门坎,这就是小龙坎了。”活泼伶俐的女服务生,胸前戴个红色的围兜,亲切地对我们招呼道。
“喔,这小龙坎原来是这样得名的。”我忽然开窍。
方桌、长凳、大灯笼;竹筷、瓷碗、烧水壶;瓦墙、铁锅、红门帘,这样的民族风,我好像一下子走进了老辰光。
吃着锅里的味道,看着墙上的故事,坐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纯朴的民族风味全都绕上心头。
“来一份生菜!”每当有客人跨过门槛时,店内的服务员一声吆喝,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山里的回声一样,一句句扩散开来。
“这上海,生菜很有特色吗?”我禁不住问我妹。
“肯定不是你说的,来份生菜。”我妹真较劲着,走过来个面目清秀、个子不高的小伙子。
“小伙子,客人进来,你们吆喝着什么啊?”我忍不住好奇心。
“欢迎光临小龙坎。”小伙子用普通话楚楚地回答。“但是你们进来的时候,我们是用家乡重庆话来表达的。”
噢,这小龙坎火锅一声吆喝只让人体味浓浓的民族文化风情。
“我从远方来”,走进这座好富有诗意的二层楼的独立洋房,红、蓝、黄、绿大块色彩就直面向人扑来。鲜艳沙发,万国彩旗,还有那进门墙面涂满的现代画,无不把人的眼睛点燃的分外妖娆。与其说这是一个海鲜/烧烤火锅店,倒是更像酒吧和文艺沙龙。
玻璃橱窗内盛装着各种啤酒,并覆盖着NBA球员的明星照片。要是坐在这里随着银屏看场球赛或几个朋友谈谈体育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这是一个泰式火锅店,可二十年前泰国没有火锅。但在泰国村寨却有一碗令人回味无穷美妙的汤。制作手法古朴,取材丰富而天然,融合了雨林的果香和海洋的鲜美,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历经十几年的探索与尝试,以冬阴功为基础味型,融入了更多来自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香料和食材,现在有了适合火锅这样一种烹饪形式的汤底。于是便有了泰式“冬阴功”火锅。吃这个火锅和其他火锅不同的是,没有调料,最好的调料全在浓汤里。2016年又来到了魔都,带着酸甜辣鲜香的泰式汤底、丰富的云南烧烤小吃、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款精酿啤酒,让人感受到来自远方的悠闲时光!
我一坐下来,就注意到餐桌的右手边上有一个绿色灯罩,只有在“上海滩”的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老式台灯。
晚上八点左右,服务员走近每个餐桌把台灯拧开。只几分钟后,餐厅灯光全部黯然,有几束长长的彩光摇曳着,气氛变得朦胧而浪漫。
一个中等身材的小哥哥拿着一把吉他,坐在高高的吧椅上弹唱起来。那时,我刚刚追完好声音,只听男孩说到,我来自好声音年度冠军-旦增尼玛的家乡,也是一位藏族歌手,于是他弹唱了一曲旦増尼玛的《喜马拉雅的孩子谜一样的天边流浪记》,一曲唱毕,好多年轻了上台给他献啤酒。
“我从远方来”的火锅店,给都市提供了生气、娱乐和时尚。
“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赏雪。”
我有朋友说,火锅店的一些诱惑和美食使自己没法控制。下雨的时候想吃,下雪的时候想吃,天冷的时候想吃,天热的时候也想吃。我自己更是从中国吃到美国(我们洛杉矶有“海底捞”)。
火锅店有特色的服务品牌,有传统的民族风情,有现代的时尚娱乐,这可能就是火锅身上独有的一种特质吧!
每次回国都市的火锅直叫人爱不择手,流连忘返。
(本文有些图片摘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问好莺儿网友,
您的二声脆鸣很好听:0)
吃火锅很容易长肉喔!
多谢来访,新周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