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的博客

探细胞奥秘,记人生经历,会八方朋友,不亦乐乎
个人资料
越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丈夫被送去劳改后(下)

(2016-02-28 14:02:35) 下一个

丈夫被送去劳改后(下)

 

劳改家属的第三家姓Y。有3子2女。老大是女儿,然后3个儿子,然后又是一个女儿,还有一位 老奶奶。这家没有去捡垃圾,全家的生活靠其母在里弄生产组工作,收入当然不会高,但是其母很会持家,自己总是穿的干干净净,虽然衣服上满是补丁。孩子们也 是如此,衣服都是其母自己做的。他家的孩子们也都比较聪明,但是同样由于父亲不在,母亲忙于工作持家,所以教育比较欠缺,结果就是读书都不怎样。但是他们 家的孩子,还比较讲道理,所以邻居的孩子们还是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虽然如此,其母有时也不得不显示不讲道理的一面。有次我 和他家的儿子打闹,衣服被扯破。我无法回家交待,就到他家要他们赔,其母亲出来说,赔什么,不赔!其实,他家确实也真的没有这个余钱赔。这样的不讲理实在 是生活所逼,不得不如此保护自己。此事后来被我母亲知道,怪我不该去找他们赔。

 

大女儿也是中学没毕业就成了社会青年,后来去了崇明农场。她的处境和其他去农场上海知青差别不大,算是结局较好的。

 

就在下面的几个孩子将要工作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回来了。

 

和前面2位不同,Y家的父亲是个长相清秀,文质彬彬,谈吐文雅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妻子一样,衣服穿得整洁而得体,咋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单位的领导。

 

Y父回来后,自然也没有工作,正好孩子们面临分配,很可能全家要再次分散,于是就索性全家一起回了江苏老家。

 

Y 家的3个儿子年龄都在我的上下,从小一起玩耍,特别是2儿子,和我同龄,我们还是比较好的朋友。原来,他们都是典型的上海男孩。几年以后,当我的好朋友从 乡下来上海办事,见面时,已经成了很典型的农民了。因为他们和上山下乡的知青不同,那些知青,虽然号称“插队落户”,实际上极少抱定主意要待一辈子的,所 以根子里还是有城市青年的气质。而Y家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回城的,所以转变是很快很彻底的。派出来的这个是最大的儿子,城市气质还保留了一些的,其他几个 下去时更年幼的子女,连回上海的勇气也没有。

 

小学同学中还有位姓X的,他的父亲也在劳改。有几个同学是他的邻居,告诉我们X的父亲是“空军”。开始我还信以为真。后来才知道,他们说,空军一般没有探亲假。这位X同学的父亲在劳改,是没有探亲的。不知道空军是否有探亲假,现在想来,应该也有的吧。

 

X的母亲有一份正规的工作,所以家境还过得去。X的衣服穿得也还比较齐整。显然,父亲不在,X缺少管教,读书一般,打架却厉害,曾经是我班打架的“大王”。

 

这几个被劳改的,进去的时间大概是58-60年左右,因为他们的孩子最小的出生在这个时间段。不会再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几家都是没有父亲的。显然在我有记忆,并开始和他们打交道前,已经进去了。

 

我们里弄里,家长身份从商店经理,厂长,工程师,教师,工人,一直到劳改犯,家教好坏,基本和家长身份相关。读书好坏,又基本和家教有关。当然,后来的处境,就不完全和读书好坏成正比了。可惜的是,那里在我出国后已经拆迁,我和他们都断了联系,不知所终。

 

(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越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ach1960' 的评论 :

谢谢教练表扬。要是有切身经历,恐怕不会出现在这里了。教练堂妹是绝少的例外。
coach1960 回复 悄悄话 好题目,当然不可能有切身体会。但越王有观察,有思考,非常难得! 谢谢分享
越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颐和园' 的评论 :

密度高吗?也许我运气好,遇上了:)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越王小时候身边怎么那么多父亲被劳改的家庭呢?密度如此之大。我回想了一下,我小时周围一家也没有,老爸是右派的倒是有几个。
越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ke33' 的评论 :

同意。您点出了要害。
mike33 回复 悄悄话 写邻居的故事,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受害的切身体会。
越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舟水桥头' 的评论 :

我们里弄大概碰巧算比较多的,百来户人家,有3户。
舟水桥头 回复 悄悄话 不知五十年代中国共有多少劳改,劳教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