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的博客

探细胞奥秘,记人生经历,会八方朋友,不亦乐乎
个人资料
越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工厂里的知青 (2) 进入工厂--新工人学习班

(2014-06-12 11:38:30) 下一个

工厂里的知青 (2) 进入工厂--新工人学习班


 

在去工厂报到的公交车上,我就遇到了2个一起报到学生。那年一共分来8个学生,记得是44女。由当时的党支部负责青年工作的委员施福桃负责接待。小施那时也就20多岁吧,带着眼镜,看上去还比较诚恳热情,不是那种老奸巨猾的样子。他告诉我们,最初2周,将是一个学习班,进行进厂教育。然后有党支部委员人事科长高志忠和一位叫贲文清的师傅为我们介绍工厂概况。

 

其实这是一家小厂。有200多正式职工,100多外包工。所谓外包工,全是家庭妇女,工资低,福利差,在厂里地位很低,这是我后来知道的。

 

介绍情况时,有一个传说至今我都不清楚是怎么来的,也忘了是谁说的。前文说了,我们厂区前面的空地上有一辆龙门吊,比较高大。在学习班里我们被告知,这个龙门吊,全世界有7辆,5辆在中国,我们厂有这5辆中的一辆。当时听得我们肃然起敬,自豪感油然而生。后来在上海各个厂去得多了,才知道这种龙门吊非常多,我厂的那辆,还是比较低的一种。

 

学习班的第二天开始,就由贲师傅带我们劳动。那天上午的工作是搬走堆煤场四周的石块,以便堆更多的煤。在4个男生中,我虽然不算最矮,但明显比其他几位瘦弱。虽然如此,搬石块时,我比较努力,因为我当时想,既然工作了,拿工资了,了,就要出力。其他的几位男生则有些懒散。不幸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没多长时间,我的手被一块石头砸了一下,左手的中指出血了。贲师傅让我赶快去医务室,我说没事,不用去。其实当时我有些怕,生怕厂里认为我不会干活,把我给退了。

 

因为手上出血不止,贲师傅硬把我带到医务室,医务室的柳杏秀医生为我包扎了,并说我必须回家休息。我哪里敢啊,回家把我给休了,我怎么对得起我的2个姐姐。我坚持要回去劳动,于是就继续坚持干完了那天的工作。第三天,继续劳动,我的手却肿起来了,柳医生为我换药的时候,一看肿得这样厉害,要我赶快去医院,药也不给我换了。

 

到了医院,医生说指甲下感染了,要拔甲。打了麻药,拔了中指的指甲,还配了几包“五虎追风散”,叫回家休息一周,不许上班。我那个怕呀,但又不让上班,我只能回家。回到家,十指连心呵,麻药过了非常疼,但是我更担心的是,厂里会不会不要我了。休息了2-3天,忽然接到厂里的电话,说能否来参加学习班,不需要劳动了。我大喜过望,说明厂里还没有开除我。赶到厂里,说学习班要提早结束了,要大家各写一篇结业体会。

 

写心得体会我会,太会了。中学4年,不知道写了多少心得体会了。套话空话要多少有多少,什么阳光灿烂红旗飘,机器轰鸣形势好之类。我也知道文章必须有特点,有自己的特殊性。因为我碰伤了手,必须写进去,表示我对自己的失误有认识,希望厂部看在我已经有了认识的分上,不要把我开除。

 

正好有现成的格式不久前看过时代英雄金训华的日记。上海知青金训华,到黑龙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一次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光荣牺牲。他下乡不久时,有一次割稻把自己的手割破了。在日记中他写道:为什么贫下中农没把手割破,而我却割了,说明下乡锻炼很有必要。呵呵,这不太容易了为什么工人师傅 ,别的同学,都没有砸伤手指,而我却砸了。是因为我缺乏劳动锻炼,有小资产阶级习气,需要在实践中多多锻炼。

 

没有料到的是,我写的心得变成了范文。厂部不但没有开除我,还表扬了我,说我写的体会联系实际,有正确认识。学习班结束了,分配工作。有2个运输班司机的名额,是最好的岗位。我眼睛近视,自然无望。有5个名额去前方第一线车间,另外3个男生2个女生去了。我被分在属于后方车间的大炉间。

 

其实所谓的标准件,就是机器上用的螺丝螺帽。打螺丝螺帽是用冲床冲,其原料是一种表面光洁的钢圆条。我们厂的任务就是把轧钢厂出来的表面比较粗糙的钢条拉制成比较光洁,并且尺寸比较精确的钢条。说穿了,就是一般人们所说的拉丝厂。上海机械配件公司下有10多家螺丝螺帽厂,有2家标准件材料厂,我们是其中一家。

 

全厂有2个拉丝车间,算是前方一线车间。一个拉直的钢条,一个拉盘成圆盘的“盘条”。这2个车间劳动强度都比较高,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拉盘条的叫“捆车间”,拉直条的叫“冷拔间”。捆车间劳动强度最高,几乎全是熊腰虎背的中青年男性。我们中的3个男生去了捆车间,2个女生去了冷拔间。

 

大炉间的工作是把轧钢厂来的钢条,和已拉过一遍需要拉第二遍的钢条,加热到700-800摄氏度,然后自然冷却。这个叫“退火”,这样处理过的钢条比较软,容易加工。这个车间的工作比拉丝车间的略轻,所以列为后方车间。其实更好的后方车间有机修间,制作拉丝模子的模具间,电工间之类的,工作强度更轻,技术含量更高,我们这届没有一个被分到这些车间。

 

整整5年的工厂生活开始了。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