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说《退休》跋

(2025-10-02 17:53:25) 下一个

人性是好逸恶劳的,尤其喜欢习惯了的舒适圈,不愿打破现状。然而真实的人间,不会给人不变的现状。现实的残酷,在不断冲击每个人的心理惯性,让人觉得活得很累。为了排除这种心理焦虑,信仰就有了空子可钻。譬如宗教、邪教和正能量的理想,应运而生。

宗教的感染力,让人性中的贪婪和不满足变得越来越少。在接触和沉浸于宗教的过程中,因为欲望的寡淡,幸福感和满意度慢慢水涨船高,好像处处受到神明的眷顾,愈发相信上帝、菩萨和安拉。在历史上,很多殖民者,通过上帝安身立命的教堂,让被殖民者不再反抗,基督教的传播,功不可没!

邪教,让信众肾上腺素飙升。通过特异功能的展示,让每个人偏执且疯狂,相信这样的神功也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不但可以享尽肉体凡胎的种种福禄寿,更能把自己变成肉体神仙。邪教不同于传统宗教之处在于,前者让人更加贪婪,更不容易满足。

至于崇高的理想,是为仁人志士准备的,是有使命感的勇敢的心灵才能承载的。他们正视真实的人间,认同现实的不完美,并有改变不足,完善现实的志向。他们即使是天神转世到红尘,也不是生下来就知道按照天道成长和壮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们在成为教徒、变为狂徒、作为芸芸众生之前,一定有良师益友、一定有正直的家教门风、一定有聪慧的善于学习的头脑,一旦他们的三观正确,经历一段时期的磨练,期间搭档也是好的,志同道合的,理想的崇高性才能慢慢发芽、扎根和变得坚不可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他都会功败垂成,最终成为一个芸芸众生,而无法成长为能够且愿意实现伟大理想的战士。

坚定不移的伟大理想,是违背人性中最牢不可破的成分——自私,所以一个普通人可以让这种伟大,像烟花一样在心灵的天空,璀璨一下,但是很难像日月星辰一样,一年四季熠熠发光,照耀人间无处不在的黑暗。具有崇高的理想,并让理想在实践中一点一点实现的人,才是仁人志士,才是伟大的战士。

仁人志士在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很少的,因为伟大的理想太沉重,人心和人性的脆弱,很难长久地负荷这样艰巨的重任。然而他们又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最大推动力,芸芸众生因为有这些先驱和战士,才有幸目睹阻碍社会发展的敌人,一个个不断被消灭,人类文明才发达到今天的高妙水准。

心怀这样简单直接的逻辑和理解,在我的小说里,主人公都是预设的大公无私,处处碰壁,遭人暗算,屡屡受骗上当,然而总能起死回生,因为正能量的磁场,是天地间永恒的战无不胜的法宝——人欺天不欺。人性是懦弱的,却又是可以被感化、感动和改变的。人心之间的共鸣和互动,让惨淡的人间、萧索的红尘,变得多元和丰富多彩。

在这样交织而动态可变的社会里,保持一颗坚持真理的心,虽然一时一地备受打击,但是经历完风雨,一定能见到彩虹。所以我的小说,很少以悲剧收场,总是让主人公最终排除万难,迎接生命中最亮眼的高光时刻——因为真的伟大,总是站在成功的彼岸,把一切苦难和不幸,留给过去,自己成为一个人生的赢家。

除了坚贞不屈的理想,是我小说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外,我还相信神鬼之说,虽然并不想努力成为佛道和其他传统宗教中的一员。

折磨人类的苦难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疾病。虽然当今医疗水平非常了不起,但是涉及精神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手段,效果乏善可陈。尤其是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一旦一个人神情忧郁不解,疯狂不能安静下来,让亲朋好友感到非常棘手。

我坚信,精神和心理疾病,很多都是无药可救的,只有通过那些通灵的大仙,佛教的正念,把他们失落的精神,寻找回来,让患者身心合一,才能彻底摆脱这类疾病的困扰。忧郁症一旦一发不可收拾,很多重病患者都以自杀结束生命告终。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精神错乱疾病,也是心理压抑精神紧张,而导致精神失落引起的,结果只能让肉体成为摆设,生命失去90%的光泽。

我的坚信是有事实根据的,因为我的亲朋好友,就有通过求助仙家灵媒,治好忧郁症的、精神错乱病的。不过精神失落的太久,即使神仙也无能为力。所以一旦觉出身边的人有了精神上的症状,依靠神灵的救助,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治疗选项。

这样的理念和经历,让我在小说里,总喜欢安排佛道的场景,让人间红尘显得热闹一些,而不是茫茫宇宙里,最孤独的一颗行星。

虽然人性恶、贪婪权利和美色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这些因素可以极大地增加小说的张力,让读者的思绪绷得很久,让小说具有高涨的可读性,因为芸芸众生最关心的就是利益。当然,权力可以生财,有钱可以纵欲。一个人欲壑难填,让权力失去了正当性。这是不变的千古难题,在小说里很难不出现这样常识性的画面。

其中一个千古无法摆脱的话题就是——性的魅力。虽然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又不能袒胸露乳地直言不讳,所以写得含蓄而美丽,用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天马行空地勾勒。谁要大家相信,性欲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呢!

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宗教,其中有几分道理。科学技术的目标就是能量,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不断高效地获得能量和利用能量。对于人类来说,精神就是最大的能源。一个具有强大精神的人,就是一颗太阳,在不断燃烧自己的同时,温暖所有身边的人。如何摆脱精神的羁绊,让她不断做有用功,就是一个人不断挣脱俗世的桎梏,走向生命的终极目标——精神解放、灵魂自由。这样的状态,要么具有伟大的理想、崇高的使命,要么就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

作者也是自私的,总希望自己的国家实现伟大复兴,所以在小说里,喜欢为这个崇高的目标,多多少少地添砖加瓦,在自己的小说天地,自嗨一下。

其实滚滚红尘中,每一个生命,都有一颗孤独的心,都有无法实现的梦想。自己也是如此,只好穿越到小说里,借助主人公的光环,漂漂亮亮地实现一次未曾涉猎的崇高境界,夹带一些说不出口、无法成真的梦想。

写完《退休》,还有两个万年坑,一个叫《李汗青》,另一个叫《牡丹花下》,不知道何时跳进去,再爬出来,写写自序,聊聊跋文,让平凡的人生,掀起一些充满梦想的波澜,不亦乐乎!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