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千北

我不是专业医生,但对防病治病有兴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学习,多蒙恩惠。
个人资料
正文

史纵纬:1974,毛精心策划的“倒周”缘何戛然而止?

(2021-08-16 05:42:31) 下一个

发表于   辰思,本文短链接为 http://hx.cnd.org/?p=200165

——探索一段被湮没的历史真相

提要:

几乎是与1974年结伴而来,仿佛是平地骤起的“批林批孔”运动,其意图在于将1973年11—12月政治局“批周”会议的“成果”推向社会。这也几乎是打倒刘少奇步骤的再次上演。直至74年国庆节,“批林批孔”一浪高过一浪。报刊上御用写作班子的大块文章,影射周恩来越来越露骨,“批林批孔批周公”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然而,国庆节后,毛泽东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他明确表示了: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

毛的态度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这后面,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正文:

(一)毛泽东180度的大转弯

从1973年下半年起,毛泽东“倒周”、“代周”之意图渐渐显露:

1.中共“十大”,王洪文被毛钦定为第3号人物,明显具有“接班”的特征;【注1】

2.“以邓制周”、“以邓代周”的计划悄然启动;

3.11月25——12月5日,毛亲自部署了名曰“帮助”实为“批斗”周恩来的政治局会议。文革以来一直以毛代言人自居的江青,直称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指责周恩来要“迫不及待取代毛主席”。【注2】

4.1974年骤然而起的“批林批孔”运动,更名不符实地大批所谓“现代大儒”、“宰相”和“周公”,甚至有“端着胳膊”这样的形似,影射周恩来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5.江青一干人所挑起的“黒画展览”【注3】、“蜗牛事件”、【注4】追查周培源文章的后台【注5】、批影片《中国》及“无标题音乐”等,更是射向周恩来的阵阵暗箭。

一切似乎都准备好了,只差一个时机、一个由头,就可以让周去步刘少奇、林彪的“后尘”了。然而,仿佛天降奇迹,毛泽东突然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1974年10月20日,他明确表示: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注6】毛不仅骤然中断了已经箭在弦上的“倒周”之举,还把“四届人大”的主导权直接交给了周恩来。

这出人意料转变的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笔者大胆推测,毛泽东突然察觉到了危险:一个潜在的危机正在迫近。如不及时制止,后果将极为严重!除了果断“刹车”、安抚潜在的对手、化解尚在萌芽中的危机之外,已经别无选择!

那么,毛泽东心目中原本的计划是什么?是什么因素让他对局势做出了危机将临的判断?他的判断准确吗?事后能否得到验证?笔者准备就以上几个问题加以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探秘毛原本的“倒周”计划

近年来陆续披露的资料表明,毛周关系远不像官方描绘地那么亲密和默契。“延安整风”、“高饶事件”、反“反冒进”… …毛一直有将周“拿下”的冲动,但始终未能如愿。而1973年下半年开始的这波“倒周”计划,则有着“志在必得”态势——它具备了“倒刘”、“倒林”之前的几乎所有特征:

1.组织和人选准备:

“倒周”不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极难找到能够取代周恩来的人选。而这次,毛不动声色地做了备用人选的准备:

(1)破格提拔上海造反派头子王洪文

毛泽东曾多次说,王洪文种过田当过兵做过工,工农兵都齐了,后来又当过干部,经历比较全面。【注7】中共“十大”前,根据毛的意见,由王洪文担任选举准备委员会主任,周恩来任副主任,屈居王洪文之下。

中共“十大”,王洪文被“选”为副主席。排名一举超越提携他的江青、张春桥等人,以及军队中诸多将帅,位列毛周之后第三位。

(2)邓小平的复出及急剧上升

尽管王洪文的发迹多次被讥为“坐直升飞机”,但邓小平复出后的上升速度比王毫不逊色。

在毛泽东看来,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只有邓小平有足够的资历、威望和能力能够挟制或者进而取代周恩来,所担忧的唯有邓是否靠得住。经过几个月观察,特别是邓在政治局“帮周”会议上,说出了毛想说而不便说的话之后,兴奋不已。想马上把邓找来彻夜长谈,只是因为深更半夜找不到人,只得作罢。【注8】

随即,毛连续三次在会上推荐邓小平:提议他担任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参与军委的领导工作。仅凭毛的一席话,从中央委员重返政治局,事先都没有在形式上走走过场。

毛此举一石二鸟:将邓小平“掺进”周恩来主持的国务院和叶剑英主持的军委,同时制衡周、叶二人。

1974年4月,毛力荐邓小平出任赴联合国特别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更是明显释放出“以邓代周”的信号。

邓的快速上升甚至让江青一干人心里酸溜溜的——冒着“杀头危险”搞文革,却被邓“摘了桃子”。其实质是毛“以邓制周”、“以邓代周”的战略意图,江青等人未能参透罢了。

2.舆论准备

(1)不管是对付刘少奇、林彪,毛都要先造舆论。而这次倒周也同样如此:他暗中支持江青一干人,突然发动所谓“批林批孔”,到处煽风点火,“放火烧荒”,大有第二次文革【注9】爆发之势。《人民日报》连篇累牍的鼓噪,《解放军报》则被勒令停刊【注10】达178天。

大大小小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等一齐上阵,借古喻今批“现代大儒”,含沙射影攻击“宰相”、“周公”。【注11】和当年借“中国赫鲁晓夫”暗指刘少奇;用“刘少奇一类骗子”暗指陈伯达、林彪几乎是如出一辙——只差随时和周恩来划等号了。

(2)根据毛泽东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1973年11.25–12.5连续召开会议,“批判周、叶的修正主义路线问题”。就连一向被周器重,同时也视周为“恩师”的乔冠华都错以为周的政治生命即将完结,对周落井下石;外交部两位“通天”小人物,更是对周疾言厉色,恶语相向。

周恩来挨批期间,每日在家等候通知去参加会议… …散会时,他亦“知趣”地即刻离开大会堂回家,因为有人留在那里商量下一步对付他的办法… …往日谁见了周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如今有些人则尽力回避,即使正面相遇也表现冷淡。【注12】

经过这个会议,毛深信周已经“威信扫地”,是个“犯错误”的人。届时只需将“错误”升级,便可顺势拿下——正如曾经对付刘少奇的那样。

3.军事准备

1973年底的“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令人感到诡异,事前毫不知情的司令员们被命令立即赴任。原因呢?毛用轻飘飘的一句话解释:“在一个地方太久了,不好”。

应该说,“913事件”后,毛对各地军头不信任、唯恐他们借机坐大,是“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总感到还缺少点什么。尤其是毛还在会上撂下了几句莫名其妙的重话:

“如果中国出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呀!”【注13】这不是当年发动文革“倒刘”时一再重复的语言吗?难道又出了新的“刘少奇”?

他还话里有话地说:“我还可以打一仗呢”,“一打来,就可以分清,谁是真正愿意打的,谁是勾结外国人,希望自己做皇帝的。”【注14】

这些话是针对司令员们的吗?显然不是。那又是针对谁的呢?

笔者曾长期对此困惑不解。直到将其与“倒周”联系在一起,才感到有了充分合理的解释:刚上任的司令员对所辖部队两眼一抹黑,即使想干预“倒周”也无能为力。

蹊跷的还有“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时间——恰恰发生在政治局“帮周”会议之后,“批林批孔”之前,这绝非偶然。其奥妙值得细细品味。

4.似曾相识的方式

(1)先“内”后“外”的信息扩散

当年倒刘,就是先在中央会议上迫使刘作出检讨,然后择机将刘犯错误的信息扩散出去,最终形成打倒的态势。

这次“倒周”,又是先开政治局“帮周”会,逼迫周恩来检讨;随后发动“批林批孔”,意在将“成果”扩散出去。不同地是,毛再也找不到当年为其卖命的造反派了,只有江青及迟群、谢静宜等几个小丑跳梁。

(2)到外地观察动态

1974年7月,毛泽东离开北京,先后赴武昌、长沙等地。看毛发动的历次“路线斗争”,身在外地几乎成了一个规律。高岗事件如此,刘少奇、林彪也同样如此。而在“批林批孔”的高潮中,他再次离京,意义深远。

综合上述几点,笔者认为,毛泽东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消一个由头或等待一个机会,“倒周”就要破门而出了!

(三)毛泽东突然察觉到了危险

那么,又是什么让毛突然察觉到了危险,并迅速中止“倒周”进程?

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

1.周恩来主持的国庆招待会

1974年9月30日晚,周恩来抱病主持国庆招待会。当面容消瘦的周恩来出现在国庆招待会上时,人们都站了起来,使劲鼓掌,不断地呼喊:“周总理!周总理!”全场沸腾,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周在招待会上所作简短的祝酒词,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十余次之多。【注15】

笔者当年看过周主持国庆招待会的新闻纪录片:周连续做了五、六次手势,都压不下去那热烈掌声,场面明显超过了毛泽东——笔者当时就深感震撼!

国庆招待会强烈的拥周场面,让毛泽东心中很不是滋味。苦心孤诣“经营”一年之久,马上就要“临门一脚”了,却没成想踢到了“铁板”上!心中的懊恼可想而知。他太明白国庆招待会所透露出来的“拥周”信息了。如果罔顾党心民意执意“倒周”,极有可能激起强烈的反弹,致使局面失控。他已进入耄耋之年,再没有胆略去冒如此之大的风险,他不能不暂且把“倒周”搁置起来。

四天以后—-74年10月4日,毛泽东做出了反应,他让张玉凤直接通知在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王洪文,提议由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至于谁任总理,或者说周恩来怎么安排,毛都没有表态。

笔者认为,此时的毛泽东,仅仅是意识到“倒周”之事还需从长计议,非但没有决定再次由周担任总理,甚至可以说恰恰相反,他心目中认为最急迫的还是:抓紧提升邓小平的权柄,加快“以邓代周”的步伐。

2.王洪文秘密的长沙告状

如果说,国庆招待会上所出现的强烈拥周场面,令毛泽东非常震撼,不得不暂且中止“倒周”计划;那么,王洪文的秘密长沙告状之举,倒是让毛突然间警醒—-一个潜在的危机或许正在形成!

按照官方说法:1974年10月18日,王洪文在与江青等人密谋一夜后,背着中央政治局大多数人,秘密飞到长沙毛泽东处“告状”。王洪文称当时的北京“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周恩来“住在医院里,但昼夜都忙着找人谈话,经常去总理那里的有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人”。毛泽东当即批评了王洪文,要他回去后要多找周恩来和叶剑英谈谈… …不要跟江青搞在一起。【注16】王洪文则当天又飞回北京。

对这段“官方说法”,长期以来似乎无人深究。然而,事情果真这么简单吗?

笔者认为,在这貌似平和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那就是,正是王洪文的长沙告状,让毛泽东突然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按王的说法,北京“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说白了,庐山会议,就是林彪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借被煽动起来的气势,强加给毛的一场“未遂政变”。好在毛当时就在庐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然而这一次,他身在外地,鞭长莫及,一旦北京事发,那后果可就难以想象!

(四)毛泽东果断出手化解危机

1.迅速将“四届人大”的主导权交给周恩来

事情紧迫,来不得半点拖延。王洪文“秘密告状”两天后—-10月20日,毛泽东让王海容、唐闻生向北京传达他的意见,明确表示: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主持… …这实际上就是把“四届人大”的主导权交给周恩来,同时用王洪文牵制。

应该说,毛对这样的安排是不大情愿的。“913事件”后,毛周分歧渐露:周批林“极左”;毛却批林“极右”。【注17】借尼克松访华,周主导中国外交走出孤立,开创出新局面,赢得世界赞誉;毛却一再挑刺、找茬,批周“屁话”、“投降主义”。像毛的“最高指示”:“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此调不改动,势必出修正”【注18】,“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注19】等等,都是针对周恩来的。“批林批孔批周公”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都彰显着毛对周的不满。“四届人大”迟迟不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毛对当时周主导的政治格局并不满意,希图借运动等方式削弱周的力量,改变权力格局。

而今不得不再次启用周,一方面是他看到了“倒周”力不从心,实在无力再搞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化解迫在眉睫危机的紧急举措。

2.对邓小平“加官进爵”

江青等人这次针对的是邓小平,“风庆轮事件”是导火索。邓原本是毛“以邓代周”战略中最重要的棋子,却让江青的胡搅蛮缠搞破了局。毛心中的恼怒自不待说,却还得替江青去“擦屁股”。这次,毛不仅再次明确邓为第一副总理,还指示将邓党内地位大幅提升,由低于张春桥(常委)的政治局委员直升为高于张的“副主席”,同时还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党、政、军一把抓,在中共历史上除毛之外,别无二人。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江青等人不仅未能将邓的“第一副总理”搅黄,反倒使邓“加官进爵”。很快,邓又取代了王洪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真不知江青等人心头是一番什么滋味。

笔者揣测,这不仅是毛应付眼下危机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流露出对江青“不顾大局”的极度不满。甚至暗含这对政治夫妻之间,家事、国事搅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0日,毛接见瑞典首相哈特林后对邓小平说:“我不大懂北京的事,听说要开人大,我看不用那么急,要看总理的身体情况,看准备工作情况。”【注20】

仔细琢磨“我不大懂北京的事”,是否在暗示他已经关注到了北京的异常?对邓暗含着警告?而“听说要开人大,我看不用那么急”,则有点缓兵之计的意味。

3.刻意加强了对叶剑英的笼络

北京如若“闹事”,不可或缺的人物是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仅在一年前还批叶的“修正主义”,此时毛宛若换了一副面孔:

例如,毛泽东让王海蓉、唐闻生将他“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的意见带回北京时,特意说:“这是叶剑英的意见。我赞成照他的意见办”【注21】… …

11月6日,李先念在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北京的工作时说到,“小平的问题解决了,一致拥护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却说:我拥护叶剑英同志的意见。【注22】

明显的笼络后面,又隐藏着什么?

4.鲜为人知江青秘密长沙行

诡异的是,在王洪文、周恩来去了长沙之后,江青还秘密去过一次长沙。【注23】但官方对此无一丝披露,令人感到诧异。

毛为什么在召见周、王之后,又特意召江青到长沙?毛和江都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官方至今对此仍闭口不提?

但江青此后不再寻衅,而是采取了比较合作的态度,笔者推测,毛很可能会告诉她前一段的风险,以及眼下暂且后退一步、将来再找机会的战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毛和周都分别有自己的“战略”:毛的战略在周临死前即开始实施,正如周预想的战略也在毛死后立即实施一样。

5.对周的测试

尽管“叶、周密谋”仅仅是个猜测,但毛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北京“风平浪静”之后,毛旋即令周恩来与王洪文一同飞长沙,向他汇报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笔者推断,其中即含有很强的对周测试性质。大凡密谋政变之人,面临这样的召见,总会有“去,还是不去?”的艰难选择:去,有可能自投罗网;不去,无疑不打自招。

而这一次,周恩来不顾医务人员的极力反对,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坦然飞赴长沙.一方面,在毛面前争取更有利的人事安排,另一方面,直面接受毛的探测。用他自己的话说,去完成历史赋予他的重要使命。周的长沙之行打消了不少毛的疑虑,遂有了12.26毛周二人的“彻夜长谈”,并达成了“长沙共识”。尽管从事后看,毛未必是真心诚意。

(五)尾声:危机真的存在吗?

人们不免要问:北京政局后来风平浪静,再也没有了“庐山会议的味道”——那么,危机真的存在吗?毛泽东的反制措施是否真有必要?

说实话,这“八字没有一撇”,只不过是极少数人私下密谋、又因达不成共识而“胎死腹中”的东西,要想拿出严格意义上的证据,恐怕也是勉为其难。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事情发展的应有逻辑,从当事人行为、态度的显著变化上加以推测。

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的是:

1.王洪文“长沙告状”之后,以周恩来为目标的“批林批孔批周公”偃旗息鼓、无疾而终。

2.毛泽东刻意加强了对“嫌疑对象”叶剑英、周恩来和邓小平的笼络,意在安抚。

3.毛批准了以周、邓、叶为首的“老派”占优势的“四届人大”和政府组成,让风头甚劲的江、张、王暂居了下风。

4.毛泽东对江青除了几次书面批示加以告诫【注24】之外,还专门召到长沙耳提面命、面授机宜。此后,江青果然安分了很多。

5.周恩来曾责怪邓小平:“你就不能忍一忍”;叶剑英也曾通过手势暗语告诉王震,等毛死后再动手等,都应该是这场“密谋”主要当事人思想的真实流露和写照。

6.“实在人”陈永贵下台之后曾透露,叶剑英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说过:“抓四人帮是顺从民心和天意的,早在毛主席病重期间,许多人就和我商量,也和小平同志研究,乘毛主席不在北京的时候,把江青、张春桥这些人抓起来,然后再和主席商量。我们考虑再三,觉得没有把握。除非周总理和我们配合,我曾经试探过总理的口气… …他很厌烦和我讨论江青的问题。”【注25】

(六)小结

其实,毛泽东1974年确有“倒周”意图,以“养病”为名离开京畿喧嚣之地,到南方冷静评估“倒周”的利害与得失,并非本文提出的新观点,《晚年周恩来》早已有披露。

笔者此文的新论点在于—-

1.在1974年,北京确实存在着以叶剑英为首的军人集团,密谋趁毛不在北京的机会抓捕张春桥和江青等人的计划。不过,由于周恩来拒绝参与,该计划“流产”。

2.恰恰是王洪文秘密的“长沙告状”,反而使毛对北京政局的形势大为警觉,并果断出手化解危机,从而结束了已经箭在弦上的“倒周”之举。

(七)结束语

1944年,那些谋求刺杀希特勒的“德国抵抗运动”军人曾经疑惑:他们的努力还有没有用处?盟军已经成功在诺曼底登陆,东线的苏军也在节节胜利。即使起义成功,德国也不可避免被敌人占领。而这时,俄国战线第二军团参谋长特莱斯科夫将军说:

“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进行刺杀的尝试。即使失败,在首都攫取权力的尝试也必须进行。我们必须向全世界和我们的后代证明,德国抵抗运动的成员敢于走出决定性的一步,而且不惜为此冒生命危险。同这个目标相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无足轻重的。”【注26】

正因如此,施道芬堡伯爵实施了机智过人并震惊世界的刺杀希特勒行动,仅系偶然,希特勒才躲过这一劫。结局却很悲壮—-抵抗运动的成员几乎被一网打尽,就连声名卓著的隆美尔元帅也无以幸免。

与1944年的这些德国将军们相比,30年后的中国军人没有能在毛活着时走出这“决定性的一步”,似乎显得过于懦弱;但,保住了生命,保住了实力,为最终结束极左集团统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战后期德国军人“决定性的一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崇和赞誉,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74年的中国军人“窝囊”了两年,最终却赢得了彻底的胜利。孰更胜一筹?

注释:

【注1】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53
【注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一版 P.471
【注3】高皋 严家其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华夏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P.501
【注4】高皋 严家其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华夏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P.498
【注5】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53
【注6】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一版 P.509
【注7】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80
【注8】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杜 p.288-289
【注9】高皋 严家其 《“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华夏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一版 P.497
【注10】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70
【注11】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一版 P.494–496
【注12】张佐良:《周恩来保健医生回忆录1966-1976》 p.118
【注13】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一版 P.472
【注14】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网络版
【注15】高文谦:《晚年周恩来》 网络版
【注16】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一版 p.509
【注17】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54
【注18】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第一版 P.469
【注19】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63
【注20】人民网: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8/17837444.html
【注21】人民网: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8/17837444.html
【注22】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10/06-21/2353927.shtml
【注23】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邬吉成回忆录 p.164_165
【注24】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9月第一版 P.376
【注25】《政坛秘闻录——前中共政要访谈》 1998年5月网络版
【注26】《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 p.142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简翎 回复 悄悄话 珍贵的史料。老毛最善于内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