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养生堂

柳江华:执照针灸师(中药学学士、医学硕士、天然药物学博士。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原辽宁中医学院和南加州医药大学教授),英文专著《传统草药的研究方法 》主编。接受远程诊疗。
正文

中药针灸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堵塞患者的“结脉”及症状

(2025-11-07 21:06:19) 下一个

10月8日,73岁的LF先生来到诊所,陈述他近两三个月经常感觉心脏不舒服,胸闷,心悸(平均每天发作6-7次),疲劳无力。西医检查后只是说心律不整,并开了治疗心律不整的西药(Sotalol)。可是患者自8月26号开始服用至今, 症状并没有改善。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并有眼底黄斑退行性病变。2013年11月开始服用降压药,2024年开始服用降胆固醇药。他说已经预约了心脏CT扫描,但还在等待中。患者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结脉。按压患者督脉,有明显压痛点,显示经络堵塞。

我建议患者针灸中药同时治疗。中药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为主,针灸则是疏通经络。患者接受了建议。针灸结束后再次摸脉,患者脉搏正常,没有摸到结脉。

10月11日,患者来做第二次针灸时,说心脏不舒服的次数减少了80%,但仍感觉疲劳,还没有完全恢复。

10月16日,患者来开药时说今天又感觉不舒服,我为他摸脉,没有摸到结脉。告诉他偶尔有不舒服,说明还需要继续治疗。我又给他开了10天的中药,并做了针灸治疗。

10月30日,患者再次来到诊所,说CT结果出来了,查出有一支冠状动脉堵塞70%。医生又给开了血液稀释剂 ,但他还没有去药房取药。患者说主要是因为现在感觉好了很多。有时一整天都没有不适感觉,有时会有1次或2次感觉不舒服。

我叮嘱患者因为中药里有活血化瘀的成分,不能和血液稀释剂同时服用。如果决定要吃血液稀释剂,一定要让我知道,以避免中西药的相互作用(drug-herbs interaction)。

11月6日,患者第五次来到诊所。说虽然一直在服用降压药,但高压(收缩压)多在140,  有时会高到160-170,  甚至偶尔会高到190。西医已经将降压药Losartan的剂量从25mg调到100 mg。问中医是否有办法治疗。我告诉他针灸中药都可以。于是,当天接受了针灸治疗,我又给他开了10天的中药。我告诉他我已经治疗过多个服用西药血压仍高的患者。

什么是结脉? 结脉对应的是西医的什么问题?结脉是否与冠状动脉堵塞有关?

结脉是中医脉诊中的一种脉象。可以概括为:“缓而一止,止无定数”。指脉率比较缓慢,脉搏有一次停跳,出现一个间歇。停跳的出现是没有规律的,间歇的时间也长短不一。可能跳三下停一次,下次可能跳五下、十下才停一次,完全没有固定节律。它通常与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表现有关,也可见于气血虚弱。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脉象是心脏电活动和机械收缩在外周动脉上的表现。因此,结脉这种“缓而不规则的停跳”,最直接对应的就是心脏的心律失常(心律不整)。

具体来说,结脉主要对应以下几类心律失常:

1. 早搏-这是与结脉对应性最强、最常见的情况。可以是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2. 房室传导阻滞

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堵塞会导致心肌缺血,而心肌缺血是引发早搏(结脉)的一个重要和常见原因。所以,结脉可能是冠状动脉严重问题的一个 “警报信号” 。

如果冠状动脉急性完全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会因严重缺血而大量坏死。这会造成极其不稳定的电生理环境,不仅可能引起简单的早搏(结脉),还可能引发更致命的心律失常,是危重症的表现。

结脉可能与冠状动脉堵塞有关,但它并非冠状动脉堵塞的特异性指标。很多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结脉(早搏),而这些原因与冠状动脉堵塞无关。

常见的其他原因包括:

  • 其他心脏疾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
  • 非缺血性因素: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 药物影响(如某些感冒药、平喘药); 酒精、咖啡、浓茶等刺激; 精神紧张、焦虑、劳累、失眠; 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外,很多健康人(尤其是年轻人)也可能出现生理性的、良性的早搏,从而表现为结脉,这样的结脉可能是偶发的、良性的,对身体没有危险的。但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衰)的患者,则需高度重视。特别是伴有不适症状时,强烈建议进行西医检查。

顺便提一下,在中医脉象里还有另外两个与心律不整和冠心病相关的脉象:促脉和代脉

促脉是中医脉学中“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的脉象。意思是:

  • 数:脉搏跳动得很快(每分钟超过90次)。
  • 时一止:在快的节奏中,偶尔会停跳一次,而且停跳没有固定规律。

代脉是中医脉学中“缓而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的脉象。

特征                        促脉                                          代脉

脉率                  数(跳动快,一息五至以上)        缓(跳动慢)或平(速度正常)

核心特点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

主要病机            阳盛实热,邪气阻滞                    脏气衰微, 元气不足(心气,心阳大虚)

                      (如血瘀、痰浊、热毒)

疾病性质            实证、热证为主,                       虚证(尤其是气虚、阳虚)

                        或本虚标实中“标实”突出

预后                  相对较好,邪去则脉自复             较为严重,提示根本动摇

两者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 “本虚标实” :心之气、阳、阴、血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寒凝阻塞心脉为“标”。促脉和代脉正好反映了这个病理过程的两极。

1. 促脉在冠心病中的体现

对应情况:当冠心病患者因情绪激动、感染、劳累等因素,导致邪气壅盛时,容易出现促脉。

病机分析:

“数”:由于痰瘀化热,或心火亢盛,迫使心跳加速。

“时一止,止无定数”:亢奋的心跳被心脉中不规则、不稳定的痰浊或血瘀块所阻断,导致偶然的停跳。这种阻滞是“动态”的。

临床意义:常见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速、房颤伴快心室率) 等情况。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和进展期,邪正斗争激烈。

2. 代脉在冠心病中的体现

对应情况:多见于冠心病病程漫长、年老体弱、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的患者。

病机分析:

“缓而一止”或“平而一止”:心气、心阳严重耗伤,无力鼓动血脉,所以脉来缓慢或正常,但底气不足。

“止有定数,良久方还”:心脏元气大虚,每跳动几次后就必须“蓄力”一次,所以停跳有固定的规律(如“二联律”、“三联律”),并且恢复下一次跳动的时间较长(良久方还)。这是心脏功能器质性衰减的典型表现。

临床意义:常见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或早搏呈固定联律(如室早二联律) 的情况。提示心脏本身功能严重受损,预后相对更差。

中西医结合视角:

促脉更倾向于对应西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等,心率偏快。

代脉更倾向于对应缓慢性心律失常或有固定节律的早搏(如二联律、三联律),以及严重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

在冠心病患者身上摸到结脉,通常提示病情处于一个 “慢性稳定性” 阶段,但病因为阴寒、痰瘀等实邪阻滞。常见于稳定性心绞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速型) 等。它不像促脉那样急迫(热、实),也不像代脉那样危重(虚极)。

结脉,促脉与代脉是中医判断心脏病病情性质、轻重和预后的重要窗口。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务必寻求心内科医生和专业中医师的共同诊治,通过脉诊、舌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综合手段,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治疗。

这三种脉象可以相互转化,动态地反映了冠心病“本虚标实”病机中,“标实”(邪气阻滞)与“本虚”(心脏功能)之间的盛衰变化。因此,脉诊是中医评估冠心病病情演变的一个非常灵敏的“仪表盘”。再次强调,任何脉象的鉴别和用药都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 打印 ]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