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楼主人

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猫儿就叫春,是先生就说话!
个人资料
正文

维京多瑙河之旅 (之二)

(2025-09-14 19:50:52) 下一个

7月11日 维京号沿多瑙河顺流而西,今天上午驶入奥地利境内的瓦豪河谷 (Wachau Valley),这是多瑙河在奥地利境内最著名的风景区,早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蔚蓝色的多瑙河江流平缓水波潋滟,整个河谷没有大风大浪。两岸青山逶迤而过,山下、山腰的葡萄园郁郁葱葱,山顶的古堡和修道院迎面而来又顺流而去,尽管很多只是遗迹,但却平添历史感,引人遐想。多瑙河不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最长的河流是俄国的内陆河伏尔加河),但却是最国际化的河流,发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一路向西,流经十国,最后在乌克兰注入黑海。文明与文化都仰赖于大河,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明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底斯河产生了两河文明,黄河则催生了华夏文明。河水灌溉了农田,生长了农作物,人类得以繁衍生息,水上运输又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多瑙河尽管没有孕育古文明,但却是中欧和东南欧许多国家的主要河流。站在游轮上,不时可见运货的大船和载客的游轮穿梭而过。山上的古堡和山下的葡萄园蜿蜒而去,渐行渐远,一片祥和与富庶的景象。2年前我去埃及旅行时,游轮航行在尼罗河上,江流不息,金字塔、帝王谷迎面而来又顺流而去,当然船行尼罗河,更是历史感拉满。多瑙河沿岸,欧洲的历史同样充满了战争和杀戮,王朝更迭,民族、种族与宗教的冲突不断地在这片土地上上演。700多年前,蒙古铁骑西征,横扫欧亚草原,一直打到了多瑙河畔,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侵略扩张成性的俄罗斯依然对邻国乌克兰发动了战争。

      中午时分,游轮抵达科乐姆斯(Krems),马上乘车前往参观著名的Gottweig修道院。修道院建在山顶之上,建筑宏伟而壮观,修道院内巴洛克式的雕刻和塑像精美绝伦。该修道院还有近40位修道士,全是男性,除了从小就献身服侍主的,也有抛妻弃子半路出家的。有人问是否谁都可以到修道院当修士,回答是否定的。对于那蟹真想出家当修士的,修道院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作详尽的背景调查,这个过程长达一年半或更久,目的就是要防止有人一时心血来潮进修道院,过几天又突然反悔重返俗世生活。修道院拥有数十英亩土地,种植葡萄和杏,自己酿制的葡萄酒远近闻名,行销全奥地利,杏也是香甜多汁,显然是上品。

7月14日 今天上午维京游轮停靠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一般人只知道捷克和它的首都布拉格,很少有人知道斯洛伐克,对其首都更是茫然无知。尽管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同属西斯拉夫人,但历史上斯洛伐克更多地被匈牙利统治,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属于苏联阵营,是华沙条约成员国。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爆发天鹅绒革命,捷克共产党和平下台。1993年斯洛伐克又经议会表决与捷克和平分手,各为独立国家,但两国居民可以自由出入边界,在对方国家居住与工作。与布拉格相比,斯洛伐克首都显得陈旧而单调,没有令人惊艳之处。

      下午游轮驶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蓝色的多瑙河穿城而过,把首都一分为二,布达与佩斯(匈牙利人自己发音为布达佩西Buda-Pesh)。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很多大城市以河而建,也因河而闻名,布达佩斯也是因多瑙河而美丽,并跻身欧洲名城之列。7月15日整天都在布城游览。说到匈牙利,很多中国人也包括一些匈牙利人都认为他们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匈奴人 的后裔。匈奴人在公元前后雄踞于今天中国西北方,他们逐水草而居,常常对中原农耕地区进行劫掠。他们快马金刀,来去如风,对农耕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秦始皇曾派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领军30万北上筑长城抵御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大涨,乃改守为攻,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经数十年作战,终于完全击溃了匈奴,南匈奴内附汉朝,北匈奴远走大漠,后来不知所踪。公元5世纪有匈人国家(the Huns)向西进攻,推动蛮族入侵,最终灭亡了西罗马帝国,被西方史家惊恐地称之为上帝之鞭阿提拉。但匈人之国是否就是匈奴人很难说。至于今天的匈牙利人,主流学术界认为是马扎尔人(Magyars),与历史上雄踞于中国西北方的匈奴人从语言与人种方面并无多大关系。马扎尔人属于乌拉尔语系,而非印欧语系,公元9世纪末进入今天的匈牙利境内,建立匈牙利王国。

      现在研究表明,欧洲历史中攻入西罗马帝国的匈人确切起源仍有争议,可能是古代的匈奴人,也可能是匈奴人与其他族人的混合体,但5世纪后期,匈人在欧洲的势力迅速弱化、同化甚至消失却是为学界公认的。(范琦勇原创,2025年9月10日

瓦豪河谷的多瑙河风光

山上的古堡

多瑙河晚霞

Gottweig修道院

修道院内顶部的壁画

在维京游轮上品尝美酒

在多瑙河游轮上

2023年1月在游轮上所见的尼罗河上的景色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