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 上期文章说德瑞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凶险的海域之一,很多时候都风急浪高,波涛汹涌,前一段时间还传出有游轮经过该海峡时经历了十几米高的海浪,船体发生大角度倾斜,不少人摔倒,甚至还有一个游客不幸丧生的,网上流传的视频让人心惊胆颤。可我们这次过德雷克海峡时却是风平浪静,海浪最多也就二、三米。中文在餐厅吃饭时,突然发现在海里有三只虎鲸劈波斩浪,飞速前行,立时引起大家一阵骚动,纷纷赶到窗边观看、拍照、录像。经过近2天平静的航行,今天(2月10号)上午“海洋胜利号” 驶入天堂湾(Bay of Paradise),下午进入尼可港(Nicole Harbor). 不到南极真不知道这世上居然还有如此绝美的风景:洁白高耸的冰山,清澈如镜的海面。清晨的太阳撒在雪山上暖暖的。大大小小的冰山和浮冰在阳光和海水的映照下显示出一种幽幽的蓝色,优雅中透着一种神秘。旅行数十载,去过不少地方,也见过一些奇异的景色,但这种幽幽蓝还是第一次看见,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近处的冰山、雪山上时而可见小企鹅晃悠悠地走着小步,憨态毕现,萌态十足。偶尔可见鲸鱼出没,露出黑黑的背鳍,喷出一团团水汽。今天天气晴朗,无风无浪,游轮安排了两次登陆,看企鹅、海豹和各种鸟类。在南极要登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看天气,风力和海浪。条件许可的话,游轮才会放出冲锋艇在海湾里巡游,冲锋艇也就能乘10个人左右,所以去南极旅行最好不要坐大船,如果你想登录就必须坐200人一下的小船,否则船方无法安排那么多人登陆。中午游轮驶入尼可港,这是一片半封闭的海湾,港湾里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冰山和浮冰或悬停或漂浮在海面上,远处的冰川耸立如山,远处山水相连,山在云上,云在山腰,如此壮美的景色令人陶醉。由于天气特别的好,游轮特别安排了南极跳水活动,全船有几十个乘客报名参加。当时气温在摄氏0度左右,但海水里有浮冰,感到刺骨的寒冷。参加南极跳水的人都是腰绑一根带子,前后左右都有冲锋艇围着,以防万一。我踪身一跃跳入南极的海水中,一股刺骨的寒意,我咬牙游了10来米,才爬上冲锋艇,完成了这次难忘的极地跳水,船方还给参加跳水的人发了极地跳水的证书。几天后在“欺骗岛”港湾我又下水游了一把,这是后话。傍晚在游轮8楼甲板顶着寒风,欣赏南极落日。深夜透过舱房的玻璃,望见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冷月无声,南极的夜空如此地静谧。我心中不由吟诵起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是南极,更广阔的世界,无边的海洋和冰雪,但天上挂的是同一个月亮,千里共婵娟。
2月11日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游轮跨过南纬66度线,正式进入南极圈(Antarctica Circle),游轮特意在8楼甲板上举办烤肉,庆祝这个日子。在南极,在这个星球最蛮荒、最原生态的地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对酒当歌,我们欢歌笑语庆祝进入南极圈,也是人生难得一遇的时刻!人生如旅,有各种风景,而南极就是那最美的风景。下午海洋胜利号继续向南航行,到达66度52分的Detaille Island, 风有点大浪也有点高,但船方依然安排了我们登陆,这也是我们南极行最远的一个岛屿。这个岛上曾有英国的科考站,但因为环境恶劣,补给困难,后来被废弃,只剩下一座残破的房屋。
南极行不登岛时游轮上常常会举办各种科普讲座。据介绍,目前有29个国家在南极大陆建立了70个常设科考站,夏季还有30个临时科考营地,中国在南极一共有5个科考站,而唯一建在南极点(南纬90度)的是阿蒙森-斯考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 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56念建立的,是为纪念第一位到达南极点的挪威人阿蒙森和几乎同时到达南极点的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
说到南极就不能不提到《南极条约》,这是国际社会为规范和保障南极地区和平利用与科学合作而达成的一项重要国际法律文件,也是遵守的最好的国际条约。它是南极事务的法律基础,确立了南极洲的特殊法律地位。该条约签署于1959年,1961年生效,目前有56个国家签字加入。条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南极只能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任何形式的军事活动,第二,鼓励科学考察,条约国分享科研成果;第三,冻结领土主权争议,不支持任何国家对南极提出领土主张等。《南极条约》的后续协定特别强调南极的环境保护,禁止一切矿产资源开发。(范琦勇原创,2025年5月28日)
初见海上冰山(浮冰)
冰山与浮冰
海鸟与企鹅
暮色中的南极
南极跳水
南极冰海游泳
神秘而迷人的蓝色浮冰
蓝冰
乘冲锋舟巡游海湾
南极落日
雪山、冰海
南极落日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