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林徽因在宾大的成绩如何?

(2024-05-23 06:29:40) 下一个


视频里清华建筑教授分享的林徽因在宾大的成绩单,传递给我们不少信息。清华教授实在是令人遗憾,他还是个院士,却在吹林徽因的时候不打草稿。

首先,这个成绩单是Fine Arts的,也就是美术系。林徽因不是建筑系的,在当时的宾大艺术学院里面可能分美术、表演艺术,舞台设计或建筑等各个专业,现在有些则在宾大的设计学院里面。

解释历史文件,我们是外行。下面的说法仅是供讨论的一家之言,可能出错。

在一个学年里,林徽因在历史、数学和语言三门课出现I, 即Incomplete。也就是说,她有好几门功课修下来为不能完成的成绩,需要重修或补考,不然会影响她的毕业。

林徽因也有可能将以前的学分转入宾大,那么她这些I是否与转入的学分有关呢?似乎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她得I的这三门课的不同时期也有D和Credit的成绩。

关于D或G,我们可以给出供讨论的解释。G可能是“Good”,在英语的语境中Good is so so,至少现在是。

至于D在上世纪20年代是什么, ChatGPT也不知道。如果是现在宾大的ABC grade, 只有60多分,比较难堪,虽然当时的D与现在的inflamed grade很不同。

既然清华教授说她成绩好,那么我们就相信是Distinguished或者Distinction。从新闻照片看,她是美术专业的荣誉毕业生,但是那不是正式文件。

现在根据宾大的“档案显示,72个本科建筑学位课程学分,林徽因完成了61个”。也就是说,林徽因在没有完成规定的15%学分,以及仅在一个学期或学年里就有三门基础科是I的情况下,宾大就自降标准以政治正确的方式授予了林微因建筑学士学位。

朋友前不久紧急电话我,称他朋友的孩子因为在华大中途转专业,不小心修本专业的课时不够,学生自己不懂也不问。华大强迫学生再读一年,今年不能按时毕业,父母将会再花8万美元的费用。

根据《宾大设计连线》发表的黄振翔文章,林徽因应该在宾大的美术等相关课程学得优良,但是她的学霸人设似乎不能成立。我想看她的语言、历史和数学是否真有遭糕的I即Incomplete, 黄振翔专门不透露这些已知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从他提供的其他材料看出,因为里面有林徽因在康乃尔夏校的学分,应该说很不如意,代数只得C, 还有其他两项是80分和60分。她的代数C和宾大数学I是对应的,初步断定她是抽象与数理逻辑吃力,但是形象与文学欣赏强的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她在实践性建筑领域不杰出的原因。

从这些材料我们还可以看出,只有男生才能修的建筑专业必修的九门课,林徽因都不能修。它们都是土木工程相关的课程,以林徽因之数理基础,她修时肯定会相当吃力。根本不是中英文媒体说的只缺1-2两门。他们太腐败了,我从一开始就怀疑,现在真相大白了。

初步觉得林徽因修的美术专业的与建筑重复的课比较多,但是她沒有达标double majors。宾大现在腐败到给她双学士学位的程度,这是华裔公关之荒唐,也是宾大这学校的失职,当年她也进修过的耶鲁肯定不会这么失策。

林徽因的整个申请宾大的过程也被黄振翔文章披露,一句话十分腐败,走后门是公开了。他们动用了美国的很强大的人脉要求宾大录取她,别人回复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她的父亲林长民还直接找到了当时的中国驻美国公使馆的公使,要求他向宾大说情。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曾经担任徐世昌总统的顾问和中国的全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她是妥妥的官二代,她的宾大学费的部分也来自准公公梁启超。

林徽因是个会经营的人,我现在似乎理解了一些,为什么谢冰心会写隐射性文章。现代免疫学已经侵入到神经科学,林徽因周旋在三个男人之间,身心疲惫,焦虑与抑郁的心情破坏了她的免疫系统,导致肺结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所以在50出头就病故了。

原来梁思成让美国不轰炸京都是个hoax, 为中国人吹牛的产物。美国当时的战争部长Henry Stimson建议美国密苏里出生的总统杜鲁门避开轰炸京都,因为自己担任菲利宾总督时去过京都数次,被那里的文化所吸引。

美国在1945年8月6日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第二颗投在长崎的原子弹是三天后的8月9日。

京都一直是轰炸的首选,但是相当于国访部长的Henry Stimson在7月24日说服杜鲁门总统使用长崎代替了京都。Stimson在6月份就将京都从名单中移除,但是美国军方不同意,直到7月Stimson才成功说服总统。

这些事实都是有文字记录支持的,可以看BBC报道的Stimson的文字记录:“After holding a discussion with the President, Mr Stimson wrote in his diary on 24 July 1945, external that "he was particularly emphatic in agreeing with my suggestion that if elimination was not done, the bitterness which would be caused by such a wanton act might make it impossible during the long post-war period to reconcile the Japanese to us in that area rather than to the Russians"”

(ChatGPT翻译:“在与总统举行讨论后,斯蒂姆森先生于1945年7月24日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外界“他特别强调同意我的建议,即如果不进行(京都)移除,这种肆意行为可能会引起的愤怒会在漫长的战后时期内使日本人无法与我们在该地区和解,而不是与俄罗斯人。””)

杜鲁门嘴上硬,宣称日本如果不投降,美国会持续丢原子弹,但是美国当时只有两颗。

这也澄清了长期被认为不轰炸京都是美国历史学者Langdon Warner的功劳的误传,东京还有Warner的纪念碑。

总之,避免轰炸京都无论是美国学界还是美国行政执行部门的功劳,这决定都与梁思成无关。以清华为首的中国媒体制造了这个谎言,我们不排除是梁思成自己吹的牛。

我们去神户开会时去过京都,时间太短,没有细参观,对古都与现代火车站的强烈对比印象深刻。

可以预告一下我可能写的美国传奇建筑师Louis Kahn,他是上世纪与贝聿铭齐名的建筑师大家,没有贝聿铭那么多产。他在UPenn学建筑,很可能是梁思成的同学,但是梁思成赶别人是差得太远。Kahn是苦出身,因为小时候被煤烧过,脸上有块疤。他是东欧犹太人,到美国改名,Kahn也当过耶鲁, MIT和宾大的建筑教授。Yale Art Gallery 是他的成名作,还有Salk研究所和孟加拉议会。

他从印度飞回美国时,死在纽约Penn Station的男厕所,存尸三天找不到主,原因是他将护照上的地址抹去了。1974年的护照上有地址,现在可能没有。他不希望自己的地址曝光,因为他在美国有三个家,都有孩子。他的私生子曾经拍过一部名为“My Architect”的纪录片。

我沒有细读过林徽因的文章,但是同济美国讲座教授朋友说:“看过林微因文章,一般,并不是超级才女”;另一位业余诗人和哈佛老爸:“她嫁给了梁家的声望和名气,也受益终生。 她在建筑领域蹭的是梁的智慧和光环,在文学上蹭的是徐的才华名气。 她的《人间四月天》不咋地,与再别康桥不在一个层次”。

清华心胸狭窄的校友居然说我靠批评该校出名,我批评或感兴趣的东西多着呢, 清华人太把自己的母校当回事了。Louis Kahn就是一例,我也要靠UPenn出名了。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事情可以看出,清华的吹牛能力早已经是世界超一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5)
评论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asserby2016' 的评论 : 作者没有向历史、数学与语言的右边看,补回作业后的登分是 Good. 先入为主!!!!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妞爸我' 的评论 : 正是。 他以今天谷歌的 I 定义来说,其实60天就算今天也不是每校遵从。有些习作可以等到下一个学期尾才补上。我查过当年宾大顶尖建筑学生如路易·康,梁思成与童寯,以大家都有上的建筑科目,他们的成绩是大致一样。令一做法是把1936 与1937年五个宾大拿建筑学位的女生与林徽因比较。宾大今次补发学位是跟足流程,经学系、院执行委员会、学院与教务办公室四层批准。国情不同,美国大学的教授非常独立自主,院系的重大决定是经过投票。学系与学院是全票通过。其实 1937年 就应补发。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1920春到1921年秋,林徽因在英国上中学。待父亲林长民接待英国学者与政治家。徐志摩还未写诗,是林长民带他到英国社交圈。徐的第一首诗是在林长民妇女离开英国后写的。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顶级朋友' 的评论 : 她在伦敦上圣玛丽女中,北京上培华。都是顶尖的学校,英国剑桥式精英教育。侮辱她的言论都提不出证据。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陌香' 的评论 : 林徽因英文好有不少证据。中国妇女出国委员会有信到宾大,指林英文能力与土生英人一样。杜威太太家书讲1919年林徽因在家款待她,英语流利。中国科技历史专家李约瑟在李庄与林患病卧床多天,李说林的英语有苏格兰口音。如果懂英文,看看她写的英文信便知。不懂不批评。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牧爷' 的评论 : Kahn 是设计建筑,林梁是开拓中国建筑史与中国建筑理论,完全不同领域。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vidinchina' 的评论 : 成绩极好。宾大去年三级核实,学系与学院无反对通过补授学位。1937年做过一次给三位与林差不多情况的美术学位女生。因林不在美国而遗留。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见过她中学成绩吗? 见过她1927年2月毕业后院长开的推荐书吗?见过1936年院长对中国大使馆开具她的证明与推荐吗? 读过她写的英文信吗?读过她的建筑论文吗?翻过《中国音造学社汇刊》吗? 无的话就不要妄自批评。婚内出轨等风流往事有证据吗?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牧爷' 的评论 : 合理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梁思成与美军不轰炸京都奈良一点关系都没有。
梁陈方案 回复 悄悄话 外行最好不要讲不懂的东西。I 是未完成,待完成后,就有评分。不与当年课程一起比对是看不懂成绩单。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梁从诫没考上,我多年前看到的是差了一分。
途中燕子 回复 悄悄话 林是才女和名媛,她的骨气和贡献都无可否认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eepitreal24' 的评论 : I have no idea!
Keepitreal24 回复 悄悄话 if she really said that?
Keepitreal24 回复 悄悄话 林徽因直接对吴晗回击道:“我侯官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东西。” - seriously? Lin said this to CCP comrade?
鸿鹄生而有翼 回复 悄悄话 iask 发表评论于 2024-05-27 00:16:04
早年听过梁从诫访谈,他说没考上清华建筑系,母亲看到儿子没什么天分也就不去多费心了。 我倒是没上心再去注意他去上了北大。说他没考上好学校是我想当然,的确说错了。
_____

1 跟你和解了。

2 Chien-Shiung Wu 吴健雄 vs Hedy Lamarr .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xasredneck' 的评论 : 多谢提供一手资料,会转发的。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牧爷' 的评论 : 我的合理推论还是可以的,梁思成不如Louis Kahn应该是很容易得出的结论。
牧爷 回复 悄悄话 雅美教授最近也是满嘴跑火车。一门课,因为某种原因,其中一些考核内容(如期末考试)没有完成,成绩单上就是I,后来完成了,是什么级就是什么级。林的三个I后面都跟着G,完全不是重修。英文里的makeup补考,和中文环境的补考是两个概念。在西方体系里面,没有参加正常的考试,才叫补考。考试没有通过,没有补考的机会,只有重修。

UPenn原来不允许女生修这些施工类的课程,这是UPenn的历史错误,这与林是否具备足够的数理基础完成这些建筑施工类课程没有任何关系。仅凭一门代数考了C,你就认定林的数理基础差?我当年的线性代数差点挂了呢,但我敢保证你的数学不如我。

我建议你不要写Kahn的文章,你根本不懂建筑(把Kahn和梁比较,认为梁不如前者,就是一例)。
iask 回复 悄悄话 早年听过梁从诫访谈,他说没考上清华建筑系,母亲看到儿子没什么天分也就不去多费心了。 我倒是没上心再去注意他去上了北大。说他没考上好学校是我想当然,的确说错了。
梁再冰梁从诫都去读了北大文科,理工没什么天分应该也是真的。梁从诫访谈从头到尾,倒是没说过他母亲大人多少好话。说过作为母亲林脾气不好,急躁不耐烦

不明白林早已作古,为什么石榴裙下依然跪着这么多人。 美国同期好莱坞明星Hedy Lamarr, 容貌美艳体态风流,同时又是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 发明人。 她的名言就是“比我漂亮的人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人没我漂亮”。 去搜一搜她的生平,我认为林从容貌到才华都差着一大截。可是,美国今天还会有人记得她吗?俱往矣忘就忘了吧。哪像中国的“女神”,一代接一代重来不乏人跪拜。自我作贱吗。



==========================================
鸿鹄生而有翼 发表评论于 2024-05-24 14:06:54
iask 发表评论于 2024-05-23 18:06:02
不是学霸不奇怪, 因为她的一儿一女教育资源得天独厚但连个好大学都考不上,相对于梁思成的智商,恐怕还是林拖后腿的可能性更高些

???? 北京大学不是好大学 ????
-----梁再冰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梁从诫(1932年—2010年10月28日),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davidinchina 回复 悄悄话 报道必须实事求是啊,林徽因成绩不好如果是事实,就不能瞎吹她的成绩好。至于她的成就高低,写的英语信件英语好不好,都和她的成绩无关。一个成绩不好的人,当然可能有很高的成就,当然可能写很好的信件。但是不能罔顾事实,说她成绩好。
陌香 回复 悄悄话 看过林徽因写给费慰梅的信, 觉得她的英语还是很好的, 要知道那是个没有google translate 的年代, 兵荒马乱的时候连字典都不一定有. 如果说语言还得不到好成绩, 我是不太相信的. 林徽因从小就深得父亲的喜爱, 说跟一个这么聪明的女儿在一起要放低自己的高度跟她做朋友, 她的妈妈是不受待见的小老婆, 如果不是因为她聪明, 父亲能这么喜欢她吗? 英雄还不问出身呢, 现在再拿别人的成绩说事就没啥意思了. 不管她做了多少工作人病病歪歪的一辈子她还是做了很多了. 再加一句, 她父亲林长民的字写得真是漂亮啊.
鸿鹄生而有翼 回复 悄悄话 iask 发表评论于 2024-05-23 18:06:02
不是学霸不奇怪, 因为她的一儿一女教育资源得天独厚但连个好大学都考不上,相对于梁思成的智商,恐怕还是林拖后腿的可能性更高些

???? 北京大学不是好大学 ????
-----梁再冰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梁从诫(1932年—2010年10月28日),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妞爸我 回复 悄悄话 The 'I' in transcript is not Incomplete. It might be the number 1. Look at the 2/3 in the same column, it is very likely a number expected. '1' may just mean 1 credit for that course.
苹果山庄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深度好评论。这么多年俺一直纳闷为嘛林徽因会被那般神话,保护中国的古建筑他们夫妇确实做了大量工作,这是他们必需被铭记的最大理由,可说她怎样美,大家不是看不见照片,可说她诗人作家才华横溢捧到神就太为过,物以稀为贵,又有亲和力,周围一群男人围着不足怪,可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对她先生便是最大的不敬,反而梁公在她去世多年后再娶,本名正言顺之事反倒成了他不可饶恕的罪孽,这舆论都拧巴成麻花了。从没觉着她有什么过人之处,投胎好,家里父母公婆保驾护航,谁在她那个位置都能成名成家
flashingcat 回复 悄悄话 才女的定义是什么?受过教育的社交名媛就是才女?如果说张爱玲是才女不为过。她必竟留下许多作品。林在事业上有什么成就?她就是粱的一个助手在保护文物方面。在落后和战乱的中国,他们的工作确实值得肯定。但是非要拔高夸张她的成就,真是很没意思。客观的看待评价一个人在某个文化里真的很难
passerby2016 回复 悄悄话 The “I" stayed on Lin's transcript and did not become "U" may indicate the rules are different then. It is very likely that "I" by then was equivalent to pass because the professor (1) regards the student is capable to complete by herself, (2) no need to retake the course.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民国大师有两大利器。一是和西方落差大,稍微倒点货就可以镇东方。二是军阀割据,游士(公知)地位高。
梁思成可能有参与,受过咨询。但是绝非决策层。就和现在的“国师”差不多。恐怕远不如徐茂春的地位。
其实从利玛窦甚至更早,到马云以及以后都是从西方城里往东方村里倒货。狐假虎威。文明落差千年。
很多49年和现在不舍得中国概念的,基本上都是放不下这份落差带来的快感。在东方是院士,在西方只是个学士。这谁放得下。
友梨江莉 回复 悄悄话 赞赏作者说真话的勇气!

一直认同梁思成夫妇是中国人中的杰出者,特别是林,她的才华、她的能力,现在这认同也没有变。
但是不得不说,中国人的为尊者讳、为名者讳、为贵者讳、为美者讳的习惯和传统,真的不好。
一是一,二是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一分赞一分,有两分赞两分;足矣。公正、公平、公道。

对历史人物的臧否也是,总感觉中国人毫无道理、毫无依据的要么捧杀,要么棒杀,几无例外,鲁迅是最典型的例子。

作者说到的梁思成保护京都之事,我在很久前就看到过有人指出那是以讹传讹,不炸京都和梁思成没任何关系。
林在五十年代与吴晗的争论之事,其实也只是工作上看法之争,没有必要拔高到是善与恶之争、反对中共破坏文物的程度。事实是梁思成夫妇一直积极的参与了中共的“建设新中国”的运动,天安门纪念碑设计、国徽设计等等,林都积极作了参与和“贡献”,他们一直在追随着他们的伟大领袖,这些是事实。

林出身于那样的世家,在贫富悬殊、只有很少的人能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即使就是学识一般,也当属于凤毛麟角;更何况她是名门世家,加上确实也有些才华。能作学问又写作、写诗的,也当算才女,誉之亦不为过。

但请大家注意,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即使是理工科的,有几个不会写作和写诗填词作赋的?

只是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废之殆尽,人们才都觉得能写写诗,填几阙词,是多么了不起的才能似的。

讲实话,我不觉得博主是在诋毁谁、蹭谁热量什么的,他没有那个必要。
一直读他的文章,也不觉得他写什么都对,但觉得他是认真的。认真的写、认真的分析,有时候甚至非常的有书卷气。

不同意他的看法也没什么,讲道理即可,不必恶言攻击。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民国年代,西方教育超出中国十万八千里,当时中国百姓一堆文盲。林徽因在当时的人群里一定是相当杰出了。不能拿现在来比当时,经过几代人,中国的基础教育与林徽因当时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是个女大学生估计数理基础都比她厉害。时空变化,衡量标准不可能一样。
野彪 回复 悄悄话 林的年代,绝大多数的女性都是文盲,她能够在海外留学,已经是相当的优秀了。
对人物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历史背景。
iask 回复 悄悄话 不是学霸不奇怪, 因为她的一儿一女教育资源得天独厚但连个好大学都考不上,相对于梁思成的智商,恐怕还是林拖后腿的可能性更高些

林徽因被吹捧成女神我早有怀疑。因为华人爱造神,但凡简体中文天花乱坠式的夸张从来不能相信。比较公平的说,她长得漂亮,且比当年绝大多数无法接受教育的女人幸运得多,出身名门又有海外留学背景。更因为有徐志摩飞机失事和金某的终身不婚为其垫背,把她抬得太高了。
顶级朋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unfengfeng' 的评论 : +1 同意,“林是一个时代的才女和名媛。不一定要是学霸,而是当时她的经历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学霸了。全中国有有几个人出国,尤其是女子出国?” 她为我国的建筑业和保护古建筑做了不少事情!没必要为这些无聊的事情去诋毁她!
flashingcat 回复 悄悄话 林本来就是被捧上神坛的名人之一。她在建筑学上一直是粱的助手。在那个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她是一个受了现代教育的幸运儿。她的过人之处是精明。嫁了一个爱她,有钱又呆的男人。可以宽容她婚后继续和其他男人周旋。作者已经写的很客气了。有些人不知是没有过感情经历,还是一些想入非非的坏男人。虽然这坛子上的人都号称都受过西方教育,能独立思考的真不多见。等着她的粉丝们扑上来撕咬
雅美之途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asserby2016' 的评论 : 这是我放你的句子到Google来的,所以她逃脱的课真不少:“ A grade of “I” (Incomplete) is awarded only when the student is unable to complete the course for unavoidable cause such as illness, death in the family, or accident. Incomplete grades must be approved by the Associate De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academic term. The “I” automatically becomes a “U” unless a final grade is turned in within 30 days after the end of the term or unless a further extension is granted by the Academic Standards Committee on the written request of the instructor.”
flypacific 回复 悄悄话 时间会让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简单化,林如此,华盛顿也一样。现在华盛顿是人格高尚的国父,活着的时候也是被骂的很多。
frederickj 回复 悄悄话 那位說自己母親比林徽因漂亮的,沒有對你母親不敬的意思,但是你何嘗不是在吹自己的父母呢?還有樓主,長期在這裏吹自己的學校,自己的房子等等,不是一樣嗎?中國人不吹,文學城就沒有人了。林徽因是因爲三角戀得病的嗎,有點太損了吧。
清风明月 回复 悄悄话
1953年,北京市开始进行解放后第一次大规模城建。时任北京副市长吴晗,组织召开古建筑保护座谈会。在会上,他提议将北京的所有牌楼全部拆除。

因为林徽因的反对,所以在吴晗眼中,林徽因就是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士,在反驳林徽因夫妇”北京城墙不可拆“的观点时,吴晗竟然对身边的人评价林徽因:

“出身低微,思想因循守旧”。

这句评价直接惹怒了林徽因,

林徽因直接对吴晗回击道:“我侯官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东西。”

林徽因言辞虽然有些犀利,但是吴晗自知理亏,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在谈到出身问题时,林徽因确实有资格回击吴晗,这也是吴晗面对林徽因时不敢狡辩的原因。

林徽因祖籍福建省侯官县(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西部和闽侯县的西北部地区)。福建侯官林氏,是当地的望族,而林徽因的家族更是满门忠烈。

首先,在清朝时,林徽因的爷爷林孝恂、二爷爷林孝宽,都参加过公车上书,资助过“戊戌六君子”,在当时都属于开明人士,并且身怀家国情怀、民族大义。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民国初期参与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林徽因的叔叔林尹民、堂叔林觉民、族叔林文,均是革命烈士,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并称为“黄花岗三林”。

尤其是林觉民在起义前写的《与妻书》,直到今天读来都让人泪目。

林徽因的三弟林恒,他本来考取了清华大学,在看到日军的惨无人道后毅然投笔从戎,他考取了航空学校,最后在抗日战争时期成都空战中壮烈牺牲。

还有林徽因,抗战时期她也时刻准备以身殉国。

当时林徽因的幼子梁从诫,曾问过母亲一个问题:

“母亲,如果日本人打过来了怎么办?”
林徽因面无表情的说:

“中国的读书人,总归是有一条后路的,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嘛。”
宁可跳江,也绝不受日寇的欺凌,这就是林徽因的骨气。

如此的满门忠烈,如此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家族,

眼看着自己与丈夫一心保护的古建筑即将消失在历史中,林徽因心如刀绞,身体也每况日下。

病重中的林徽因绝望地追问:

“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玻璃橱里精心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林是一个时代的才女和名媛。不一定要是学霸,而是当时她的经历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学霸了。全中国有有几个人出国,尤其是女子出国?

她应该是名人,也是聪明的女人,非常有才华。梁思成就是一个呆子,除了专业,他一直是林的跟班。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xasredneck' 的评论 :
“林不是是个好” 应该是 林不是诗歌好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exasredneck' 的评论 : 林不是是个好,是她的专业精神不错。当然她跟徐的关系,让人以为她的诗歌好。
林是一个个让所有女人恨的人,说明她的魅力在于内在而不是外表。
texasredneck 回复 悄悄话 就像魯迅所說,中國人對名人不是捧殺,就是棒殺。當然,沒有人能殺死人,但是那種極端總是那樣。
我母親是30年代的大學生,在北平和杭州都讀過書。那個時代的許多名人她都見過,像魯迅,冰心等等,還包括江青。但是,她從來沒有談過林徽因。
文革以後,她的一些老朋友都相互走動。有一天,一個老先生來看我母親,是母親的同學。我母親對我說,你不是想知道林徽因,問他,他們非常熟悉。
老先生說:絕大多數女人都不喜歡林,大多數男人都被她迷住,她是一個人精,如果有必要,她可以讓人對她迅速對她產生好感。不過談漂亮,比你母親差遠了。
他說這話時,母親不在旁邊,不過我有照片,深以為然,林談不上漂亮,別的我不可能知道。
於是我問,你是如何,迷上還是恨?
他的回答是:都不是,我們太熟悉了。不過我可不認爲她是一個好妻子,或者好母親。
我覺得這個老先生是那種好好先生類型的人,我從來沒有聼他說過別人的不好,而且是一個死去女人。這些話是非常重的,不過也許他們有些恩怨,誰知道呢。
就像我覺得母親是見過林的,那個時候知識女性的圈子不大,非常不喜歡,所以不説。不過我母親是一個典型外柔内剛的人,除了她的孩子,她是非常不喜歡讓步的。
順便說一句,我一點也不喜歡林的詩,比海子那幫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連下一個都不是。
我一點都不懂爲什麽這麽多人捧。
passerby2016 回复 悄悄话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 incomplete grade, or "I", is issued when a faculty member believes a student can complete the course on their own time without repeating it. Students can request an "I" due to illness, accident, or other extenuating circumstances. Faculty members can also offer an "I" if they are aware of an extenuating circumstance -from Google
回首前尘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好吹牛皮,其实不分清华北大还是浙大,不分地域,基本如此,这是中国基础科研上不去的原因。林徽因文理兼修,是非常难得的女中英才。在整个社会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时代,她能留学上宾大就已经了不起了。鲁迅在日本的成绩也一般,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文学大家。林不是完人,有婚内出轨等风流往事,但是不可否认她是一代才女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