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forh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昨天,一位友人和我谈起正在中国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他说,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观影。影片让孩子们泪流满面,甚至有孩子看完电影后立誓复仇。许多成年人自己不敢看,因为画面过于血腥,却坚持买票让孩子去看。这些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铭记历史,从而变得强大,将来若再遇到外敌,不至于重蹈覆辙。然而,这种做法让我深感担忧——因为他们可能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天前,文学城报道了一则新闻:一位中国游客在国内购买了一架无人机,带着全家赴美旅游。结果入境时,无人机被海关扣下,他与海关人员发生了争执,最终签证被吊销,全家被迫返回中国。回国后,这位游客在小红书上公开发文,表达愤怒: 责怪厂家——销售时承诺无人机在美国可用,如今旅行受阻,他要求厂家赔偿机票等损失,并向公众道歉。 责怪海关—&m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夏威夷骊歌》(Aloha?Oe)是夏威夷最著名的歌曲之一,由夏威夷王国末代女王莉莉乌欧卡拉尼在1878年创作。原本,它只是一次送别时的温柔拥抱触动了她的心弦,化成一首充满不舍的告别歌。然而,历史却为它染上更深的色彩——1893年,美国支持的政变推翻了夏威夷王国,女王被软禁。1898年夏威夷被正式吞并。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自此,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这这片海风轻拂的岛上,我有一些特别的朋友——他们年纪很大,所以我称呼他们为我的“老"朋友。我们一起聊天、吃饭、礼拜、欢笑,也彼此见证着生命的四季更迭。每一次相聚都让我确信,真正的友谊,与年龄无关,与时间无关,只与那份真诚和爱有关。老保罗和太太阿娜老保罗:九十三岁的“夏威夷制造”老保罗,白人,却自豪地说自己是“madei[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布置何年何月何日才能使用的新建邮箱) 在夏威夷,有些事情是可以慢的;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会来的。
比如——我们小区的邮箱。 十年前,我刚刚上岛,满心欢喜地以为,从此可以过上“人靠海边走,信件自然有”的理想生活。第一件要办的,不是买冲浪板,而是——申请邮箱。 在邻居的热情指点下,我开车半小时,到镇上的邮局递交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近,一篇关于“微软持续裁员、正在酝酿一种恐惧文化”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文链接:https://www.theverge.com/notepad-microsoftnewsletter/709144/microsoft-layoffs-2025-ai-notepad)。文章认为,裁员如今不再是一种“突发事件”,而逐渐演变为一种“常态机制”。但它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远比“失业”两个字要深沉得多。在这背后,不只是企业行为的冷酷,这种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几天,全美的头条新闻是某大公司总裁在一场演唱会上,与情人亲密互动的画面被镜头捕捉,令人尴尬。据报道,这位总裁的太太已提出离婚,而情人的丈夫也向她提出分手。看来这两对“执子之手”的夫妻关系已经回天乏术。其实,这也不算罕见——比尔·盖茨不是离婚了吗?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也刚刚“扶正”了他的情人。许多人不解:熬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夏威夷一向以友善、热情著称。在过去近十年间,我确实感受到邻里间的和睦,以及互相帮助的气氛。只可惜,这里的邻居们换人的速度有点太快了,让我感觉邻里关系也改变了原来的风格。隔壁邻居马修和太太来自加州。他们是这栋房子的第一任主人;马修亲手参与修建了泳池,并自己动手在泳池旁边,为喜爱健身的太太建了一个瑜伽房。我曾写过马修。他可是我们这条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位来访者流着泪说:“我希望我的父母懂得我这些年的痛苦。我更希望,天下的父母别让无知毁了你们的孩子!”这句话仿佛一声雷鸣,震撼了我的内心。也许有人听了会觉得刺耳,但这正是许多成年子女真实的呐喊。太多父母自以为“为孩子好”,却在无知与控制中,一点点摧毁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生命活力。一对经营餐馆的夫妻,起早贪黑地打拼,赚得盆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刚搬来夏威夷的时候,院子里到处长着松树,数数一共有二十几棵。这些松树长得高大粗壮,有笔直笔直的,也有略有弯曲的。有一排松树长在两个房子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也有独立的劲松,树干粗得我抱不过来。有一些松树隔几步就有一棵,看上去宛如一片小树林。这些松树下面,总有厚厚的一层掉落的松针,交错堆叠,柔软而略带枯黄,与周围鲜绿的草地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