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6)
2015 (82)
2018 (46)
2020 (48)
2021 (68)
2022 (73)
2023 (43)
先来一段摘录,然后再发议论。
今年68岁、现居上海的经济学教授梁中堂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第一至第六届专家委员、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曾任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山西省计生委顾问,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现已退休。近日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这里有背景色的部分是摘录其中两个问答。要读全文请用链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1030/cc30liang/ ,国内的朋友需翻墙。
梁中堂:一胎是政治特殊阶段产物 (摘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纽约时报中文网:为什么在1985年主张在山西翼城推行二胎试点?
梁中堂:我这种主张是在1979年提出来的。1979年开始“一胎化”以后,在12月份全国的一次人口讨论会上我提交的论文,我用“一胎化”的办法预测了一下大约30年的人口发展趋势,认为一胎化会导致很快的人口老龄化,会将来造成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当兵的病源,会越来越紧张,以及对家庭将来出现4加2加1(指一对夫妻赡养两方父母、照顾一个孩子的情形——编注),这是1979年7月份到10月份写的论文里边提出来的,到了12月份我把论文提交给大会,同时我认为应该普遍允许人民生两个孩子。
这次会议主要是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出面开的会,有计划生育部门、党校、社会科学研究系统,主要这几个方面为主参加的会议。中央层面分管部门的领导他们都参加了,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栗秀珍——编注)他们就参加了,我会上就提出允许生两个。我的主张,大家感到比较新奇,计划生育部门当然不同意。
这样一直到了1984年,1982年有了第三次人口普查,按现在方法来做的应该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我用普查资料又计算了一下,证明应该允许人们生两个孩子,晚婚晚育同样能够达到中央提出的到2000年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这个目标。我认为实行生两个的政策更好一些,所以给中央建议写了一篇文章,给胡耀邦提出来,建议全国普遍实行这个政策。
试点是84年以后,我给胡耀邦提出这个以后,胡耀邦和赵紫阳对这种办法都有个明确的意见,然后有明确的批示(他们是同意的),但是他们的批示得不到贯彻执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又提出做试点,试一试吧。不是直接在我的报告上批示的,但是他们是同意晚婚晚育生两个孩子,但是贯彻执行不下去。具体管理部门抵制胡耀邦、赵紫阳的批示,那么他们有顾虑,我们就试一试。具体的管理部门,这个时候已经不叫国务院计划生育小组了,这个时候叫委员会。 我提出试点,有关部门就同意了。当时就说一试就可以了,(他们)就是怕改变政策、否定计划生育工作、打击干部积极性,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等等。一试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回答。
纽约时报中文网:下一步关于生育的政策会怎么发展?
梁中堂:那当然是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给人民群众自由生育权,最后的结果一定会走到这个上面。我也希望,我也认为,它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不可能,这么大一个国家,正在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所谓走向世界,一个根本的认识就是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生育权属于基本人权。一定会走到取消计划生育、取消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个状态。
上面这个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其中有讲一个“二胎”试点,生育率未升反降。
中国早先对人口发展有很多错误的估计。用过去十年或几十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来预计今后的趋势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育的观念也会变。该文中有个“二胎”的试点,是在环境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完全平行的试点,这个数据是可认为让人信服的。(顺便说一下,读数据是个大学问,不精确、不正确的数据或不正确的解读,只会造成误导,比没有数据更可怕。)
要控制人口,可以用政策引导,不能以剥夺人权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在观念上更新,要科学地理解、对待问题。所谓人口过多,无非是自然资源无法承受人口的数量。但现在独生子女所消耗的可能超出了以前几个孩子的总合,而这也是部分由独生这一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越是贫困的、缺乏教育的地方,越是生得多。所以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生活,提高教育水准,会大大降低出生率。在中国,多生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买保险”。如果没有子女晚年也能无忧,人们自然就不会多生了。要控制人口增长,政府、社会有很多渠道、很多方式可以运作,强行控制是最不动脑子,却也是最愚蠢的。
生育政策也体现出是乐观论还是悲观论占主导。计划生育是绝对的悲观论。历史上有过多次大牌科学家或大牌人物对将来一些事态的发展趋势公开打赌,虽然赌的是不同的东西,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乐观论还是悲观论。我知道的,几乎都是乐观论胜。其中一个例子是John Tierney (简称J)和Matthew R. Simmons (简称M)在2005年赌2011年1月1日的油价。M公开预测到时候油价会达到200美金。当时的油价是65美金一桶。于是J向他挑战,M 欣然迎战,下赌5000美金,看到2011年1月1日的油价是高于还是低于200美金一桶(2005年的货币值)。大家都知道,油价至今从来没到过200的价,无论是哪一年的货币值,所以单就油价而言,M是输了。事实不是这么简单,因为他们争执的不是简单的油价,而是两种理论,用不太负责任的、最简单的语言来说,一方认为油价要涨,一方认为油价将持平或下降,与是不是200美金无关。学术界的认知是也许两个人都没错,油价是涨了,但又没涨得太离谱。
这类争议、打赌的结果,往往反映出这样的现象:就长远来看,新兴产业或新的发明,会改变某些事物的发展轨迹,会对其发展方向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反复证明,只要政府不去削弱、致残产业的创造力,我们没必要为未来担心。
中国的计划生育是个大悲剧。希望以后不再靠拍脑袋制定政策。唉,我说这话时是一点信心也没有 -- 没有任何迹象证明政府有接受经验教训!
更多博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系列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开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育儿篇系列
与女儿谈恋爱、婚姻、生活
飞吧,孩子!
谈海外华人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琴和中文
到底该不该推娃—老调新谈
美国点滴系列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和白人对不公待遇的不同应对方式
美国教育系列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美国高三学生的生活
我的文章系列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70年代大舅眼里的上海
有这样两种中国人
什么是民主,我们真懂了吗?
其实这不纯粹是人口造成的,更多是因为政策不对头。
是啊!所以这个所谓的计划根本就是失败的,还带来了没有预想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