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2013-11-09 16:32:01) 下一个
哈!又脏又旧的纽约地铁和富丽堂皇的上海地铁,就像旧的弄堂房子和新的摩天大楼,还用比吗?嗯,试试吧,青菜萝卜,各有喜好呢,是吧?
 
二十多年前初到纽约时,还真对纽约四通八达的地铁感慨过一番呢。那时上海虽多次把地铁提上议事日程,却始终白纸一张。真正的原因我们老百姓未必知道,“谣传”之一是上海地质软,地下水太多,不适宜。现在看来还是银两够不够的问题。
 
纽约地铁至今已过百龄,说它又脏又旧一点不冤枉。别的不说,生存于地铁轨道的老鼠那可是硕大肥壮,是外面老鼠的四、五倍甚至近十倍大,不知有什么科学道理在里面。也经常有流浪者在车厢内宿夜(非法的,警察会赶人),弄得味道很难闻。偶尔再碰上有人倒翻咖啡、饮料,一不小心就把鞋底弄粘了。加上地铁站原本就不是精装修,很像工厂车间的做法,就是刚修理过也不显其新。
 
我第一次在上海乘地铁时就仿佛度假时刚到旅馆的感觉。实在是我平日家里太乱太脏,我家里那位几乎每次到达旅馆时都要感慨其窗明几净。比起纽约,上海地铁真是宽敞光亮,气派不凡;从地下到地面,基本上都有自动电梯;特别是站台有空调,对纽约客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奢侈。
 
可是多坐几次之后,就像住旅馆久了,总觉得不如家里方便如意。道理很简单:比家里方便的自是欣然接受,甚至可能不察觉;比不上家里的会明显感觉到不方便,而且会让人越来越想家。不是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吗?
 
第一次受挫是一天晚上回家,等了很久,事后才知道那是最后一班车了。享受惯了24小时的地铁服务,脑子里根本就没那根弦,现在不得不学会考虑及时“赶”回家,嗯,有点不方便。
 
然后我意识到无论去哪里,花的时间都比我想象的久了点,想来我从出家门到地铁站只有3、5分钟的路,算是条件相当好了。于是我开始留意看时间都哪里去了,发现最主要的是三个原因。(1)上海地铁没有快车道。(2)上海的地铁“网”还不够发达。(3)只要坐地铁,就不得不走许多路,包括站内、站外及转车的路,积少成多,时间就久了。
 
纽约地铁都是四条道的,大部分是四条道一个层面并行,里面两条行快车,外面两条慢车,也有少数是分上下两层的。所谓快车就像上海公共汽车的大站车,只停交通要站,小站不停。去远的地方,坐快车会快很多,一辆车从头坐到尾,快慢车相差半小时都不止,上下班一个来回,区别可就大了。
 
有快慢车道的附加优势是在夜间或周末做地铁维修时不必停运。不知上海的维修是如何操作的。
 
纽约的地铁已经比较全了,至少曼哈顿除了上东城因历史原因外,很少有地方不通地铁的。(纽约上东城是传统的富人区。富人区是不欢迎公共交通设施的,好让穷人进不来,所以一直没有地铁。现在正在上东城加一条地铁,要好几年才能完成呢。好像是明、后年可通车了。)至于通往曼哈顿之外的线,各条线路到了曼哈顿就都重叠在一起,所以在曼哈顿几乎每个站都是几条线同时过的。这样,其选择就不只是快慢车,而是同时可去各个方向了。减少换车次数就节省了时间。不得不换车时,大部分都可在原地换,或拐个弯,走几步路就换了。要走远一点的站也是有的,但不会太离谱。总的感觉就像在上海乘公交车,有相当多的地方是几条线同一个站,原地换车;有的是拐一条街;也有要走一段路的,但这样的情形居少数。
 
纽约地铁站设计相当简单,其中一个好处是不用走多余的路。从地面下去,一般就是两级楼梯,加起来总共二十几个台阶。一般是下了台阶,一拐,走不了几步就到了刷卡机前了,而地铁就停在几步远的地方。同一条线上每一站入口设在地铁站的不同位置,这样乘客在各节车厢的分布比较均匀。特大站会有站口离地铁比较远,但那是有原因的,比如巴士总站或特大中转站等,往往是有很多入口,但每条线一定有一两个入口是一下去就可进到车厢内的。有经验的人走在街上听见下面有地铁进站,紧跑几步就赶上了。
 
上海地铁就不同了,要走好半天才看到地铁车。第一,地面下去后的第一层还不是通地铁的那层。不知为什么是这样,希望是技术原因所致,而不是人为的多造一层。第二,我见到的很多站都是地面入口在地铁站的两端,下到第一层后必须到地铁站的最中间才能刷卡入站。为什么不能直接就在两端通往下一层,走最少的路就乘上地铁呢?依照纽约的设计思路,每个入口都提供自己的刷卡机,第一层的那个大厅根本就不需要了。这该省下多少资金啊!又方便乘客!第三,据说设计各条线路时没考虑到连接问题,换乘地铁要走不少路。(以工程师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产品是出大事故了,不是吗?)木已成舟,也没得话讲了,不理解的是故意设障,让乘客在已有设施下走最远的路!哪家子的理啊?说是分流,我始终想不出个道道来。按理说最主要的瓶颈应该是下车的人流上楼梯的那一段。过了这个瓶颈还分哪门子的流啊?让乘客早点到下一个站口早点上车不是更好的分流吗?真是见鬼!
 
因为没有快慢车之分,上海地铁站之间的距离比较远。纽约慢车大致是十条街一站。纽约街短,以早上赶上班的速度走路,一站路也就是十分钟。站距短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你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不会离地铁站太远。
 
除此之外,两地的地铁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不同。比如纽约地铁进站刷卡是用划的,其速度特讲究,太快太慢都不行,也不能颤。不熟练的,特别是老人或游客,往往急得跳脚,不像上海,不需要任何技术;纽约地铁站没空调,夏天,单层的地铁站还能承受,双层的,下面一层真是非常的闷热,等车久一点的话,难熬呢;纽约地铁车厢大多比较旧了,款式也跟不上上海的;还有一点算不算两地的区别呢:纽约政府没钱,要新修或延长几段地铁,那款子就是凑不齐,再则地质特硬,愣是要从岩石中穿过,造一条新线花老鼻子时间呢。上海可是厉害,一条条地铁接连不断的通车。不过我是觉得中国政府太搜刮民财了。
 
我从没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在上海坐过地铁。而我在纽约上下班坐的地铁是非常容易、方便的一段,仅十来分钟,还总是有座位的。听说有几条去皇后区的地铁特挤,也听说上海上下班时地铁特挤,我两者都没体会过,无法做个比较,可惜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地铁的快捷功能是最要紧的。这一点上纽约明显领先。要论环境的话,上海占绝对优势。而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两个城市的百姓都极大地受益于地铁,地铁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两个城市都还在继续投资,相信都会越来越好。

推荐博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5)
评论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是这样啊?哈哈,纽约人的生活节奏不比上海人慢哦。
欢迎常来!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纽约地铁那么差,不想让人们多看一眼,所以赶快上车。 上海地铁那么漂亮,要让人们好好享受 欣赏其美丽,当然要花时间了。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九' 的评论 :

是的,那个换乘楼梯走到特多,记得以前是没有电梯的,后来有一次好像看见有了,但不运作。
谢谢留言!
老九 回复 悄悄话 去上海2號線換3,4號線要爬四--五樓高的臺階.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enshuiwx' 的评论 :
忘记提了,纽约地铁只有很有限的站有电梯。残疾人就必须利用这有限的站来安排行程。这些往往是大站,可以转车。如果这样还是离目的地太远的话,就只能再转巴士了。

总的来说,纽约的地铁对残疾人是不方便的。残疾人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巴士,而这就意味着特花时间。生活条件稍好点的话是不会用公共交通的。很多残疾人是自己开车的。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senlin' 的评论 :
很可惜,在德国没乘过地铁。不过维也纳的地铁很类似,也是不用刷卡,所有的地方都有电梯。走过不少国家、城市,维也纳是唯一让我动心,愿意长期居住的,地铁是原因之一。

不过纽约大部分地铁站从站口到上车只需半分钟哦。我还是觉得纽约地铁的快捷是世界一流的。哪怕欧洲的大城市也很少有像纽约这样地铁几乎遍布整个城市的。

家总是自己的好。看来免不了偏心了。不好意思啊!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enshuiwx' 的评论 :
说的真是一点也不错。干净或脏,取决于各人能承受的程度吧。纽约也不只是地铁脏。纽约的中国城也是够可以的,可是因上班的地方离那里近,大家还是经常去吃。估计纽约人对脏的承受能力已经锻炼出来了,所以我就没把脏看得太严重。

我个人体会,没有电梯是最大的不方便。现在好像开始在改进,在安装自动电梯等,只是进度如蜗牛。伦敦、巴黎的地铁也有同样的问题,估计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太老了嘛。记得在巴黎时,因同行的有一位腿不方便,我们自第二天起就彻底放弃地铁,改用巴士了。
zhenshuiwx 回复 悄悄话 1)去纽约之前便听说过纽约地铁的破旧脏乱,但当真正看到了,其程度还是让我非常吃惊:墙体剥落,铁件严重锈蚀,硕大的老鼠在铁轨间窜来窜去,很多垃圾无人打扫...... 乘过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铁,如北京上海莫斯科法国德国等等,纽约的是最破最脏的.
2)纽约的地铁很多站都没有电梯,常看到推婴儿车的母亲吃力地将其搬上搬下,拿箱子的旅游者同样不方便,不知坐轮椅的残疾人如何乘地铁?
3)如楼主所说,刷卡的要求很高,不方便初到者紧急乘车.
4)很多站点的售票咨询人员态度极差。
综上所述,纽约的地铁实在不敢恭维。
dasenlin 回复 悄悄话 到德国来乘地铁你才知道什么叫方便和实用,比如在法兰克福每个地铁车站都有电梯和供残疾人用的升降梯。如从站口到站台不会超过2分钟, 而且也不用刷票。我在纽约旅游时,因为拖着大箱子上下地铁和换车,胳膊差点抽筋了!纽约的地铁象是地狱一般不敢恭维!
Chinese2 回复 悄悄话 100多年前,纽约地铁就有快车线exress line, 只停大站,这对上班族高峰时段,省时很多。中国无这种考虑和设计。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再提一件事也许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纽约地铁的四通八达和选择之多。
我老公和他的两个同事都是住新泽西州,每日坐巴士至纽约的巴士总站再换乘地铁到公司。有意思的是,他们三个人来去公司和巴士总站是坐完全不同的三条路线,还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路线是最佳的。绝了吧?其实从他们公司到巴士总站还有第四条线路可选。估计那一定是一个相对较耗时的路线了。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ww12345' 的评论 :
大陆的新闻机构往往因为是有宣传目的而无法作全面公正的报道,经常是讲的虽是事实,但故意不提供一幅完整的图画,结果是误导。其实新闻工具应该把信誉放在第一位。

顺便提一下维基百科提供的一些数字:
纽约2012年的客流量,周一至周五的每日平均客流量是540万人次;周六是320万;周日是250万。纽约地铁的客流量是全美最高的,排世界第七。排在纽约前面的是东京,首尔,莫斯科,北京,上海和广州。

上海地铁的日均客流量是700万人次。北京是975万人次。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risevans' 的评论 : 我确实是想到过避免踩踏事件是唯一可接受的原因。但应该是导流以避免冲撞,而没必要绕道。绕道只会增加客流,我还是想不出有什么正面作用。本打算举一例对乘客素质作一比较的,怕触动太多神经,免了。现在提一下吧。那是在十七、八年前,纽约遭遇一场特大暴雨,好多线路被迫停运,以致正常运行的线路超乎寻常的拥挤。我不得不绕道去上班。站台上很挤,来了辆车,还有很多人没上去,我也是其中之一。就在要关门之际,我看见门口有个很小的空档,这点空不够一般美国人站的,但瘦小的我大概只需要他们的一半空间,就轻易的上了车。每一站都是很多人,每一站都花很多时间,车开了很久才到我要下的站。那是个大站,人更多。我站在门口,应该是第一个下的。门打开后,所有的人都傻了:站台上站满了人,没有一点空地可让我放脚的!我在车上,就这样和站台上等车的人面对面看着,谁也动不了。我这时才发现,不仅是站台上已经站满了人,连楼梯上也满了,一直到街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人能设法让出一点地方来-- 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形。慢慢的,站台内的人勉强再相互更靠拢一点,给了我下车的空间。我每走一步就还要等下一步的空间。非常非常慢,真正是一步一步的,人流开始了上车和下车的对换。绝对不是先下后上了,而是同步进行。等我到了街上时,上下的人已经形成有序的流动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要知道,当时只要人群稍稍有一点骚动就可轻易造成惨祸。那一天,整个纽约地铁到处是这样的拥挤,却没发生人命事件,我每每想起这一经历,真是五味俱全。
www12345 回复 悄悄话 也是关于地铁,中国的官员为了宣传政绩很能忽悠人呢,曾宣传北京用30年造的地铁长度以超过纽约100年造的长度。可是不提纽约800万人口,北京超过2000万。北京高峰时地铁挤得要死,纽约地铁高峰时挤得程度美国人还能接受。北京地铁真要达到跟纽约一样方便是否还需要再加一倍呢?
chrisevans 回复 悄悄话 两地的客流相差太大,站台设计会有所差别。上海地铁由于客流太大,就要牺牲便捷,注重安全。上海的世纪大道站是四线换乘站,原来的设计十分便捷。运营中由于客流超大,担心站台人流超员,现在设置隔离通道,让人流兜圈子,走长路以避免站台超员和客流对冲。所以纽约的站台设计是应付不了上海的超大客流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