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两维空间

我喜欢无聊的事情。而且,我只做我喜欢的事情。
个人资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却道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妻子与情人

(2021-08-10 14:32:18) 下一个

却道巴山夜雨时
——小议李商隐《夜雨寄北》

*

《夜雨寄北》,这首诗今天几乎每个人都能背诵,但未必能够真正理解。

这首诗既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李商隐的诗歌,又是一首非典型的较为少见的李商隐的诗歌。言其典型是因为此诗具有李商隐无题诗中典型的密闭性,叙述隐约闪烁,指事像谜一样难解;说非典型,是指其用词极为平易,没有李商隐这类诗歌中的那种冷艳精美的文藻。

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一直有争议。

有的说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有的说是他写给一位神秘恋人,或某位妓女姑娘的。李商隐的心理是值得研究的,但又很难研究。原因就在于他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密闭但透光的盒子。对于个人情感,李商隐的写作非常晦涩曲折。不过,他与妻子的感情极深是肯定的。然而,当他和自己爱妻成婚时,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是初婚还是再婚。

*

李商隐于开成三年娶王茂源的小女儿王晏媄为妻。不能肯定这是李商隐的初婚或再婚,是因为李商隐《祭小侄女寄寄文》中有“况吾别娶已来,胤绪未立”之语。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几乎为零。王家为大户人家,但李商隐并为因这桩婚姻而得到升迁,反而陷入党争,一生抑郁不得志。婚后两人的生活清贫,但夫妻一直非常恩爱,感情极深。李商隐在婚后一次吏部考试中本已经考中,却被一位仇视他的长官将他的名字又从榜中抹去。王氏对此愤愤不平,李商隐这时则在一首《无题》诗中写到了自己的妻子:“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王氏去世后,李商隐写了许多悼亡诗,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一直有人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李还曾写过一组题为《李夫人三首》的悼亡诗,借汉代李夫人事怀念妻子。《汉书·外戚传》有: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及夫人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

《李夫人三首》是李商隐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时所做。柳曾选中“本自无双”的梓州官妓张懿仙为李商隐作侍妾,但李商隐写了一封《上河东公启》谢绝。 “至于南国妖姬,丛台妙妓,虽有涉於篇什,实不接於风流。” 信中李商隐说自己实际并上不解风流,只不过是写写诗而已。

*

李商隐自谓不接风流,他的诗只有几首从题目上可以肯定是狎妓所作。当然,唐代文人与妓女的交往与今天不同,实属文人正常的社会生活。其中《妓席》、《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这几首诗很有意思。

“乐府闻桃叶,人前道得无。劝君书小字,慎莫唤官奴。”在宴席上李商隐俨然像是一个大哥哥在教导小女孩,不要称自己是官奴,而要用自己的小名。可能李商隐还会给她们耐心解释“桃叶”是晋代王献之的妾的小名。王献之很爱这个小妾。曾作《桃叶歌》:“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还曾写过一首《桃叶》:“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据《隋书·五行志》说,当时广为流传。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更有意思。在妓席上李商隐竟然开小差,想到一首送别独孤云的诗句,于是偷偷记录下来。古时书写要用笔墨,李商隐是怎么偷偷记录的呢?唐人是不穿裤子的,那时李商隐或许在席间酒酣耳热的喧嚣调笑中,偷偷撩开袍子把诗写在自己裸露的大腿上。这些由这个情感极为密闭的诗人写下的妓席诗使我们得以窥见唐朝狎妓宴乐间一些有趣的小细节。这些细节已是今天我们很难想象的了。而且,由此也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今天著名却所知甚少的诗人。

*

《夜雨寄北》这首诗貌似简单,但细想又像谜一样。

我认为这首诗既不是李商隐在蜀道写给自己妻子的,也不是写给情人或某位妓女的,而是在他思念亡妻时写下的自己内心的独白。当时情景或许正类似当年汉武帝遥望已经故去的李夫人的影子。

在某天雨夜里,李商隐在孤独中又一次怀念起自己的亡妻。在极度的思念中,他看见了自己的妻子王晏媄,于是询问幻想中的妻子两人何时能再次相会,而诗正是从这时以王氏回答自己的口吻开始了:君问归期未有期。这里“未有期”并不是李商隐回答自己妻子,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而是“无有期”,是王氏告诉李商隐,他们已永远再无见之期了。于是,李商隐接着写下了是夜里的孤独与寒凉: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写近景,“涨秋池”为遥思。

后两句诗李商隐内心的思念与伤痛已经强烈到难以自制的境地,但仍落笔轻柔,文字节制,然而其诗意之情绪纷繁迷离,诗人的叙述已经难以分辨夫妻彼此,回忆与幻想。何当共剪西窗烛,这是李商隐在询问王氏,也是李商隐的自问,也极可能是在回忆某年妻子曾向他询问归期时自己的作答,同时这也是回忆与幻想交织中王氏以哀怨的口吻重新谈起当年的对话,而口气平淡中流露幽怨,这也是李商隐此刻内心的自责:你当年曾亲口说过,等到巴山夜雨时,我们就能够重续相聚,而今晚不正是巴山夜雨的时刻吗?

整首诗的时空交错,生冥对答,意念纷繁,一片恍惚迷离。但是,李商隐又是用最简单轻易的文字非常节制的写下的。这首诗里几乎没有修饰,但是它的声音、节奏和意象又极为优美。整首诗的文字的声音非常的轻。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诗歌前后两次的重复与呼应。第一次是“有期”和“未有期”;第二次是“巴山夜雨”。巴山的“巴”字的声音响,而随后的“山”音轻,有似静夜落空之感。而“夜雨”轻忽幽暗。最后一个“却”字写出无尽难言的哀怨。

总之,如此简单的一首诗,却写的写出难以的迷离与伤痛的情感,如此富于音乐性,又如此的优美,实是一首极致之作。


2021/08/10 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噢颜颜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思,听着蛐蛐儿叫看完此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astalia'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很好。等到有一天你终于鼓起勇气了,那时你就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的境界了。

我相信会有这一天的。我相信你。
节度使 回复 悄悄话 李商隐的诗非常不错。中国古代玩文字游戏的诗人文学家非常多,为什么自然科学家则非常少?
dancing_今宵 回复 悄悄话 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和“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两句话来看,李商隐与此人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最大的可能性是写给妻子或妾。

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写得是一绝。

最后一句应是“却话巴山夜雨时”

Kastalia 回复 悄悄话 解读别有见地,书法不敢恭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牟山雁' 的评论 :

“君问归期”是恍惚中亡妻之问吗?

可能是吧。

(李商隐因为过于思念,恍惚间看见王氏站在自己面前。)

李商隐:我们什么时候能再次相聚?

(李商隐然后在恍惚之中,仿佛,仿佛,看到妻子看着他,他仿佛,仿佛,听到王氏对他说话。)

王氏:你问我什么时候我们能相聚,我告诉你,如今我们已经永无相聚之期了。

于是,李商隐落笔写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解析有新意、反传统,但似乎缺乏说服力。“君问归期”是恍惚中亡妻之问吗?在李商隐众多朦胧难解的诗作中,这首难得的相对比较简单的小诗,一下子变得复杂了。
人参花 回复 悄悄话 后面的小字也相当不错。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文化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