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69)
2015 (129)
2016 (169)
2018 (120)
2019 (136)
2020 (122)
2021 (173)
一剑无痕兄讨论文科生和理科生,我也谈两句。我不是文科生也不是理科生,我不是人类,我是二师兄。
我亲爱的理科生
讨论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优劣,我认为有些类似讨论白人和有色人种的优劣,很大程度是一种通过局部和偏见获得快感或沮丧的过程。文科生讨论导弹具有傻傻的天真,可是理科生来作曲也会一样二的可笑。当然,真正优秀的理科生经过学习或许也可以写非常牛的歌曲或小说,可真正优秀的文科生经过学习一样可能在数理方面取得惊人的成绩。
有趣的是,过去,甚至就是在几十年之前,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也人们也不会这样热衷的讨论这样的问题。至少对于中国人,大概是从8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热衷于谈论这个问题,而且不断的神化理科生,仿佛牛肉贴上理科生的标签,也就会变成聪明牛肉。如果说今天人们又渐渐的不太讨论这个问题了,只不过是因为人们已经认定了牛肉贴上理科生的标签的确就会变成聪明牛肉,即形成了新的口头禅。
文科生们很沮丧。
尽管,用数理思维做诗未必感人,但是,全世界的人文学者都某种内在的焦虑。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学科装扮成更科学的样子,表现为致力于开发外人难懂的专业术语,专业格式,装腔作势的写文章,引入数学方法,一些文学研究中甚至也引入了数理统计。但是,以数理的绝对真理的眼光来看,那些人文专家和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在科学的火眼金睛下,一样在海水下是光着屁股的。比如,即便是专业历史学家像模像样的应用规范的文献引用检索,本质上跟业余历史爱好者是一样的,因为科学要依靠公理定理的数学推演,以及结果的可重复性,不可重复的,不可实验观察的结果,只是假说,不能接纳。而这些在历史研究中都无法达到。那么权威专家对于秦朝灭亡得出的结论,跟一个历史爱好者的随口得出的结论,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无法重复,无法认定为实的一种假说。那么,这时人文学者专家的小傲慢,其实非常可笑。
回到文科生理科生的讨论,我认为经历了近十万年漫长的文学语言的阶段,人类已经开始步入了数学语言的另一个大时代。过去的人正变成了另一种未来的人。
人类过去是发散性的文学性的人文思维,探讨真理和规律,现在要归拢到唯一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的道路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要归拢于此,人类将形成以统一的科学语言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单一文明。只不过,今天中国人更加明显放弃人文全面追求理工,而西方人反而在坚守人文。原因在于,历史上中国人其实更重视物,表面重精神轻物质,但我们本质非常实际,非常势利,重视现实生活,而西方其实更重视纯粹的精神。但不管东方和西方的区别,科学技术的极权主义时代已经到来,不可改变。
那么,在这个时代更有意义的问题是,艺术和思想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科学证实人就是一种猩猩,死后被分解而消失,没有来势,没有真实的人生的意义。快乐,无论你看听非常低俗的一首流行歌曲得到的快乐,还是听贝多芬,你们得到的快感在生化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某些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果,如果能人工给予刺激,什么都不听,你一样能得到相应的快乐。然而,为了能理解贝多芬你需要付出非常多的能量,你需要构建完善你的精神世界,需要有足够的人生历经。而哲学思考人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没有意义的。哲学其实就是另一种文学,诗歌或小说。那么,在未来的科技极权主义的时代,人的本质完全生物化的时代,人类将呈现一种白智化的状态,即一方面具有非常复杂、发达的专业思维专业技能,同时他的精神又呈现出弱智化,他只能显示几乎完全的动物化娱乐。
未来我们真的还需要文化与艺术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或许对于一部分人虚构的文化和艺术是仍然是他们人生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未来机器工作的时代,人类或许面临一个重建精神世界,重新寻找新的神学信仰的过程。
不过,就个人来讲,今天不一定要膜拜科技,完全可以更自由的继续过一种艺术的人生,诗意人生。别把理科生太当回事,他们不一定都是牛顿,其实他们很多人非常笨,而且无趣,就是混口饭吃。关键是,即便牛顿当你的老公或老婆或老板,可能并不美妙。你不一定要成为社会的工具,你的生命本身可以成为你的生活的宗教,你的理由可以成为你的理由。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奇才,你肯定沉迷其中,并非常快乐。对我说的不感兴趣。那么,如果你还看到我的这篇文章,就非常奇怪了。当然,那是不会发生的。
所以,我的理科生宝贝,我的数学奇才宝贝——见鬼去吧。不要和我谈数学,门在你的身后。
立
2020/1/6
附:
我觉得一剑无痕兄的讨论,本质上是非常文科的。只想谈谈这段:
“一次和几位朋友喝酒,其中谈到AI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一位文科生说:老美的侦察机牛,在东部沿海扫一遍,西安以东所有的无线信号包括手机语音都进了人家数据库,然后用某个人(比如某领导人)在公开说话的语音进行对照,他们就知道你现在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所以,以后当官的最好别用手机。
然后一位搞技术的朋友出来打脸了。问:你知道把所有人的语音都输入数据库得需要多大的存贮空间吗?需要多快的传输速度吗?要把一个人的语音从几亿人的语音中辨别出来需要多长的CPU时间吗?你们谈AI, 知道AI和计算机技术的ABC吗?”
这只是酒桌上的神侃和抬扛。即便理科生之间,也经常有类似的神侃和抬扛。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个理科生其实不够敏感,而且比较狭隘。不说当初IBM的计算机占据整个一个很大的房间,而其功能远不及今天的一个最小的手机,当年从概率估计,计算机根本无法在围棋上与人抗争,即便今天也难以穷尽围棋的全部可能,但这些问题通过另一种方式解决了。
只说如今人的数字化的社会存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任何一个人都会被社会即时监控,随时抵达。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随时可能被像伊朗将军一弹致命的。而且,每个人的生活都会被智能机器配备,帮助,以致人会越来越深的依赖智能机器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