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可无可第一枪

(2014-08-06 08:48:16) 下一个

每逢什么纪念日,报刊文章不免大翻旧帐,喜谈偶然事件的历史作用。然而,早有“老生常谈”道:偶然孕于必然。比如“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年的那一天究竟是怎样的过程,现在还在议论纷纷,好像中日全面战争之责,要由那个“第一枪”来负似的。其实,单件史实无论怎样重大或呈戏剧性,都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就像洪流蓄势已成、地势一路下坡,这里被挡了一下,那里拐了个弯,但其行走的方向、大致的脉络不会因路上的磕磕绊绊而改变。

 

话虽这样说,抗日第一枪,早就应该打,而且应由中国打。早到日本逼迫中国签订何梅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早到九一八事变、早到皇姑屯事件,早到马关条约……。日本人喜欢拿“国际条约”说事,说他们在华北驻军有所依据,如遇骚扰有权还击等等。其实,无论用现在还是当时的道德观念衡量,那个条约都是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城下之盟,是签订双方的耻辱,不足为凭。就像被迫答应绑匪的赎金,没有履行的责任。

 

甲午海战前后,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朝野一致尚武,首要目标是中国。那个民族,被明治维新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挟武士精神、仗剑出海,攫取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吞琉求、占朝鲜、夺台湾……。马关条约赔偿白银两万万两,是当时日本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六、七倍。食髓知味,日本上下怎能不把侵华的目光,延伸到东北、华北乃至全中国。

 

日本政界,少数性格懦弱、稍懂自知的政客,对于大举侵略中国犹犹豫豫,但是声音不大。主导政府策略、代表民间意志的是军人。喝殖民地奶水长大的青壮军官尤其好战。天皇对于胜算虽有疑问,还是一再发布战争号令。极具时代精神、生动反应日人心理状态的是,日军侵华一直没有足够的理由,只一句:罚戒、教训对他们不够尊重的中国,就可以动员全国军民参战了。升级冲突、扩大事态、走向战争,在日本是按捺不住、顺理成章。遇此粗暴无耻之徒,开不开第一枪又有何妨?

 

在历史的进程中,偶然事件恰似火花闪耀,早一时晚一刻,是五颜或六色,无碍大局、都是表象。就像一个人,绝不会因哪天的一顿海鲜,提升了智力水平;也不至于忘记一粒维生素,就此沦为痴呆。升火起锚的历史航船,多一阵顶风阻力,少几个操作指令,只能给日志增减记录,大方向、总航程不会有多少出入。

 

偶然事件和当事人的性格,都不能“塑造或重写”历史。比如,中苏珍宝岛之战,到底谁先开了第一枪,并不重要。重要是的中苏那时关系紧张,没有信任可言、没有沟通渠道;双方陈兵边界,都怕打仗又不敢不备战。战端何时开启?战事将有多大?备战规模几何?情报收集所得有限、察颜观色不得要领,最后一招是投石问路、火力侦察。两军都有此一需要,不论谁发出什么响动,大家都会利用。还好,双方都很克制,战火没有离岸。可是,表面上看,那一仗比卢沟桥规模大得多哦,区别在于动机。

 

中越边境反击战也是一例:边界有没有争议、争议多大并不必要,重要的是越南进攻柬埔寨。而柬共是中共的小学生、柬埔寨是中共的试验田;届时,中越两党已经闹翻;中柬因不接壤,无法直接派兵,好在《三十六计》之二是“围魏救赵”……。谁挑衅了谁,有什么要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