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以巴 笔笔旧帐系死结

(2014-08-20 08:02:09) 下一个

中东的“以巴问题”,是一战前后犹太移民在“不经意中”肇始的。当时,英国是世界老大,本想借着资助“犹太复国主义”,控制那个地区,一度掌握“委任统治”权。不想,移民与阿拉伯人的冲突越闹越大,二战结束后,英国已经束手无策,遂将“代管权”交还联合国,接手的其实是美国。杜鲁门总统的国务卿爱德华·斯退丁纽斯说:中东的紧张局势主要是巴勒斯坦问题引起的;我们在那个地区有极其重要的利益,美国应以极其慎重的态度和长远观点,处理那里的事情。从那时到现在,美国从操纵“中东火药桶”的游戏中得到的了什么?

 

地缘政治方面,美国需要以色列这个楔子,钉在盛产石油的中东沙漠里,并就近发挥保护周边海运航道的作用;对付“十字军东征”以来敌意未曾稍减的伊斯兰教大本营,没有强大的军火和战斗力,如何弹压得住?几十年里,人们看到的是:美国的介入加剧了“文明的冲突”,蕴酿出“九一一”恐怖袭击。就像本·拉登“最后的录音”所说:巴勒斯坦若是没有安全,美国也别想安全;只要美国继续为以色列撑腰,我们就继续攻击你们。在当地,则是五次“中东战争”和无日无之的以巴流血冲突。

 

冷战时期,苏联延续沙俄传统,渗透阿拉伯世界。拿以色列当作美国抗击苏联势力的桥头堡,有其无奈与必要。美国那时就忽略了:遏制苏联扩张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拢络阿拉伯人。反而分化瓦解阿拉伯世界,制造矛盾、拉一派打一派。也许美国的政治家忘了,伊斯兰无论分为多少派系,反对犹太人、消灭以色列却是一致的。阿拉伯人则明确地懂得: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赢得下一次中东战争,分裂与失败,美国在中东的存在是主要原因。所以,美国的中东政策成了给自己树敌的政策。所以,“九一一”发生之时,许多人以为突袭者是巴勒斯坦人。

 

反恐战争至今十余年,“越反越恐”已经成为事实,人员伤亡远远超出预料,经济负担重到不胜负荷……,前景阴霾重重。既然各方都认为“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安抚巴勒斯坦就能缓和“文明的冲突”吧?然而,如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申请加入联合国这样的事,本来是美国向阿拉伯世界表达和解、善意的机会,但是,美国的反应是“提前祭出了否决权”。看似,吃了那么大亏,美国还是并不反省、重新制订其中东政策。正是诸如此类的旧帐,系紧了美--以关系的死结。

 

虽然已经有127个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国,那次“入联”表决,预计将有140左右个成员国赞成。但美国向来是不管什么“众意难违”的。因为美国一向高估自己的力量,其否决的,可能不止是巴勒斯坦的申请,而且是恐怖形势好转的契机,致使反恐局面更加恶化。阿巴斯在中东地区的“茉莉花浪潮”接近尾声时提出,显然是“阿拉伯世界新时代”的象征之一,也许是“茉莉花”结穗灌浆的果实呢。拂了此意,徒增伊斯兰对西方的仇恨。面对可能的报复,如今美国的经济实力、控制能力应付得了、担当得起吗?

 

事实上,巴勒斯坦早已进入联合国了,只差一个“扶正“的仪式;不能“加冕”,也没有什么损失。阿巴斯的申请是给美国出的难题,端看美国在:宠坏了的犹太势力,制造麻烦的以色列和惹不起的伊斯兰之间做何选择?就国家关系、民族关系而言,武力解决,因于事无补、徒留祸患,其代价已经无人承受得起。人类文明需要发展出一套新的,以和平、和解、缓和为特征,处理国际问题、地区冲突、各自利益的方式方法。强权与尚武的外交理念,就像好勇斗狠的青少年,是心智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常识,东西文化都有吧。

 

对美国而言,巴勒斯坦国进了联合国又能怎样?七十年代,尼克松主动接近中国,名曰解救七亿中国人民于“愤怒的孤独中”,实则为了离间中苏关系,并从越南“体面地撤军”。最终受益的是美国乃至缓和了冷战局势。把巴勒斯坦“收编”进国际社会大家庭,应该符合美国的利益:缓和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就有望缓解“反恐”局势;如果穆斯林不领情,美国继续推行“既定方针”,并不增加成本;美国已经开始“勒戒”以色列某些加剧地区紧张局面的行为,此举是对以色列时常“抗命”的惩罚;巴勒斯坦人利用联合国“闹事”,则说明了联合国的平等与民主------“帝国主义工具”之说自然闭嘴;对于巴勒斯坦国:给他一个讲坛、给他一个身份,其实是对他的束缚和制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