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两秒多一个新生儿降临的“黄金标准”计算,地球人口达到七十亿了。在迄今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人口一直嫌少。那时,虽然知道人各有志、众口难调,但是,生存形态需要众人拾柴、人多势众;多生孩子能够增加劳动力和兵源。所以,各国各个朝代的政府都是鼓励生育的;完全没有环境和生态的概念。恰似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人丁兴旺”之类的祝辞,各个民族也都有吧。
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与动植物一样,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遗传密码嵌进了大量繁衍后代的指令,好像每个个体都负有种群延续的义务,传宗接代能力不菲。不料,大自然的规律不止一则,某一个物种数量都有限制,所以造物主给万物一一预备了天敌。天敌也者,卤水之于豆腐,一旦狭路相逢,只有招架之功,即无还手之力。大概因受封“天之骄子”吧,人类以为自己没有天敌,却不知,人类的天敌是自己。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牧师、经济学家。其所提“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是非动机且不去说,起码标志着“人类数量,成了文明的一个问题”。著名的《人口论》出版于十八世纪末。其实,那个时候,世界人口尚在十亿之谱。赞扬马氏的人说他极具先见之明;批评者则揶揄他目光短浅,没有想到工业革命带动的各学科发展,是多么广泛、伟大而神奇。比如,二战之后的“绿色革命”,大米产量提高了10倍,仅在印度一国,不但拯救了饥荒,还多生了7亿人。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数字展示了全球人口的增长历程:1804年:10亿,1927年:20亿,1960年:30亿,1975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已经突破了70亿。基数大、技术进步、生存手段提高,看上去,地球哺育人类的能力,紧跟人类的生育能力,快速递进、扩容、有求必应。
天体物理学上有一个词:有界无限,用于描述膨胀中的宇宙。好像可以借来描述地球与人口。这里的“界”,指地球对人类生存需求的承载量;“限”,指人类的繁衍活动的自觉性。“地球能够养活多少人”?命题老旧而常新。两百年中,各种各样的答案大概千奇百怪,特点却是一致的:那个界线,在所有研究者的无奈中,再三被逾越、被更新。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超出任何人的估量;社会制度的进步也有微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在提高。比如这些年的能源价格巨幅走高,对于生产和市场的冲击远不如三十年前的“能源危机”那么大,可作一例。“资源与人口”之议,颇有几分:虽说有界看似无限的意思。
然而,除去坐收“人口红利”的商家,人口爆炸带来的压力,恐怕人人都有感受;减少的努力无所不用其极,互相残杀却减员有限。看来,人口既为自然增长、也要自然减少。所幸,生活舒适与容易生存,正在改变人类的生育观念,不用“国策”强制、无需环境生态威胁,选择少生或不生的人必然越来越多。是为“适者生存”法则的一种理解、实践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