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球江湖人口还

(2013-12-31 07:22:20) 下一个
有人说,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严酷而又宽宏,相当于“有教而诛”。它给各个物种一定的发展空间,让其摇曳生姿、昌盛繁衍。但是,一旦某个种群其忘乎、独自尊大,就会有内外因素出手制约,折磨它、让他收敛。收放标准非常简单,数量说明一切。因为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还有人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几乎可以视同相互攻击、巧取豪夺的战争史。远古,先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人多,利于围猎,不利采集。因围猎和采集能够得到的数量,都由活动区域大小规定好了,部落战争和战争扩大就不可避免了。消灭他们,让我们独占这些的资源!后来,人们开发出作物栽培和家畜饲养技术,却没能让部族各守一方山林水土,自食其果,不相骚扰。大概这不仅因为各部落的产品和产量不同,而且也是本能和传统作崇吧。谁人不知:“拿来主义”立竿见影。
 
如此这般,从某个侧面看,人类发展史就呈现出:嗷嗷待哺的人群出于生计而劫掠邻居;衣食愈足生育愈频;人口多则战斗力强、需求同时增加。而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生产力跟不上人口增长。既如此,“战争就是生产力”怎能不被全人类遵行、信仰?战争需要战士,战士需要营养。为了解决这一体两面的需求,各种农业、工业、科技就发展、传播起来了,世界人口就这样从紧缺到膨胀。一路之上所制造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问题,却不但一个也没解决,反而全部积累起来,交到我们这代手上。
 
二战之前的几千年,战争的终极原因都是为了生存,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世界人口也不负所托地“呈几何级数增长”。终于,战争的代价超出了人类负荷,幸而,科学技术也发展起来了。各大强悍民族不用劫掠杀戮,也够生活了,大规模的战争才告稍歇。但是此时,世界人口数量也多了到地球难以承当。
 
以往,探险和地理发现,拓展的是人们的市场观念,目光远大、视野开阔的政治家、军事家,从而扩大了战争的区域和规模。现在,环境科学告诉我们,从更大的尺度上看,人类已经成了自己的负担。此说如此具体、验证就在眼前,所以,“环境保护”成为有史以来,在人类社会中传播最迅速、接受最广泛的社会运动。连那些鼓吹“人口红利”可以缓解很多社会部题的经济学家、企业家、政客,都陆续闭上了嘴巴。
 
科学家当然也没闲着,他们制造的绿色革命、能源革命直接改善了人类温饱;连同其它无数科技发明和发现,一再刷新地球能够养活的生物数量极限。然而,在这个冷静下来、把生产力的重点从战争转移到科学技术上来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环境和生态,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尤其是对人类的责任,也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
 
人们意识到,虽然种植技术革命到甚至出现了转基因,但是,制约作物生长最根本的自然法则“光合作用”,还无由提高;自然资源的替代方案,也仅限于部分能源,其它矿藏和物产,还是要依赖自然。而我们面对的是:自然资源有限、人口增长无度的文明难题。
 
其实,人类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变。从群居到部落,从家族到家庭,从小家到独居……。如影随形的是社会服务体系的扩大和周全。既然我们是自然界的一员,既然人类有所谓“文明”。面对地球万物,我们就要承担责任、偿付积欠。常识道,世上本无万应良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经过上百的讨论和尝试,手段用尽,世界人口还是有增无已。看来,强制节育是不得已而为之并成效见著。这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为了长治久安要付的代价。既然无从避让,就当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文字简练、分析精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