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98

但愿此生走遍天下。
个人资料
水星9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025回国记(四)国共人杰与状元的相伴

(2025-09-01 07:35:21) 下一个

  五月的阳光洒在成都北面的新都桂湖公园,湖面波光粼粼,柳枝轻拂水面,泛起阵阵涟漪。那天,太座与我正好有空,临时起意,一起坐地铁过来。几十年前,新都还是个县,离成都二十多公里,来一趟多半得坐火车,折腾半天才到。现在好了,新都已经成了成都市的一部分,从高新区出发,地铁加一趟公交,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踏进桂湖,阳光洒在水面,微风吹过,人也跟着慢了下来。

  夏天的桂湖有自己的热闹。岸边石径弯弯曲曲,几座小亭子倒映在湖里,游人走走停停,有的拍照,有的坐下歇脚,整个地方都慢了下来。荷花开得正旺,绿叶铺满湖面,粉白花点缀其中,风一吹,水面亮闪闪的。湖边常常有几群老人,吹拉弹唱,唱老歌、跳小舞,很是热闹,好像整个湖都跟着节奏动起来。

  长廊里挂着一些有意思的匾文,有的写着“读书养心”,有的调侃“走累了歇歇脚”,走在里面忍不住会心一笑。

  桂湖不大,但湖光树影、古树花香,让这里成了新都人最喜欢的去处。夏天的阳光、荷香、歌声,再加上长廊里的趣味匾文,让人觉得既安静又热闹,是个能慢慢走、慢慢坐、慢慢看世界的地方。坐在湖边,看着人来人往,听着歌声和风声,微风带来荷香和笑声,整个夏天仿佛都被温柔地装进了桂湖里,让人真切感受到这片湖不仅是风景,更是新都人生活里的温暖所在。

 

  桂湖的文化底蕴,从明代状元杨升庵(杨慎)开始便深深植根于此。杨升庵,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正德年间中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是明代三才子之一。他博览群书、通晓经史,著述极丰,其中《临江仙》为《三国演义》开篇词,更是千古传颂的佳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他的才情与正直,使他卷入“大礼议”,被贬云南戍边三十年。即便身处困顿,他仍潜心治学,著述等身,推动滇地教育文化发展,成为后世学者景仰的楷模。

  桂湖原为杨升庵的书苑,他沿湖遍植桂树,建祠立亭,园林典雅而不失气度。尤其是湖畔那两株紫藤树,堪称桂湖的灵魂:一株为“五百年古藤”,据传是杨升庵衣锦还乡时亲手栽下,主干粗壮,枝蔓蔓延成百米长廊,覆盖面积四百二十平方米;另一株约二百年,是后人为纪念才女妻子黄娥而种,被誉为“夫妻紫藤”,二株相对而立,仿佛佳偶长伴。春日花开,紫藤如瀑垂下,香气清雅;夏日绿意盎然,蔓延成荫;秋冬则落叶满地,仍旧幽静而有生命力。桂湖不仅是园林,更是文化的沉淀,是新都学子与文人的精神象征。

  杨升庵一生立志“好学穷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人格的高洁,成为桂湖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新都升庵中学便以其精神为校训,提醒后来者:无论身处何境,心中应常怀一份对学问与品格的尊重。湖水潺潺,紫藤长廊下的石径,仿佛依旧回荡着杨升庵讲学与书写的回声,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数百年的文化共鸣。

  行走湖边,举头四望,突然,王铭章将军墓碑映入眼帘。桂湖水面在晨雾中轻轻荡漾,似乎映照着历史的身影,也承载着英烈精神的寄托。王铭章将军,1893年生于新都,字之钟,少年聪慧,早年参加保路运动,立志振兴中华。考入成都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之后,师从一代宗师刘客舟、官荣三,与日后的中共元帅刘伯承、朱德等同为荣州招凤山内丹功宏道学会会友。其后升入川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逐步晋升,成为国民革命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王铭章毅然请缨,率部出川抗日。他所在的第41军与第45军、第47军组成第一纵队,沿川陕公路开赴前线。在徐州会战中,他被任命为前方总指挥,坚守滕县(今山东滕州),誓死保卫,争取宝贵时间为台儿庄大捷奠基。1938年3月14日,滕县保卫战爆发,王铭章指挥官兵奋战两天两夜,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反击,不幸中弹殉国。滕县失守后,部队官兵大多数战至最后一刻,以手榴弹自尽,誓不投降。百万庄大侠高度评价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中,有王铭章与日寇决战的惨烈画面,充分展示了王将军英勇抗敌舍身殉国的壮烈场景。

  王铭章遗像(网络图片)

  王铭章将军以身殉国后,忠骸自滕县运抵徐州,再经徐州辗转至武汉,最后到达四川成都。国共两党均派代表前来悼念,撰赠挽联,社会民众路祭络绎不绝,英、法在长江上的船舶都下半旗,鸣炮致哀致敬。1938年6月15日,成都八万多人到牛市口迎接亡灵,8月30日将忠骨运至新都安葬。次日在新都举行数万人公祭,数架飞机在空中散发宣传他事迹的传单。事后在成都少城公园(即今日的人民公园)铸造了将军骑马铜像,表达了四川人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遗憾的是,这座宝贵的雕像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毁。

      王铭章将军雕像(网络图片)

  蒋介石追赠王铭章为陆军上将,并题写挽联:“执干戈以卫邦家,壮士不还,拼将忠诚垂宇宙;闻鼙鼓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毛泽东也题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国共两党领袖同时为王铭章将军题写挽联,极为罕见,彰显王铭章忠诚与英勇的崇高评价。桂湖石径与湖水,仿佛默默铭记这份不朽的忠烈。

  王铭章将军的遗孀叶亚华生活轨迹却充满坎坷。40年代后期她享受着烈士遗霜的美誉与待遇,在解放后却成了反革命家属,所有的待遇全部取消并被宣布5项罪状,与子女经历了流离失所的困境。叶亚华1951年带着儿子王道纲润往澳门,谋生困难,不得已在街头乞讨,并写下“我是抗日名将王铭章遗孀”的字句,引起社会关注。蒋介石得知后,急忙安排人将其接往台湾。到台湾后,四川大学毕业的叶亚华担任了空军文学课程的教官,军衔是准尉。

                     叶亚华旧照(网络图片)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14日,中国民政部对其遗属颁发了烈士证书。2005年,年近百岁的叶亚华和儿子王道纲返回四川成都定居。2009年,王铭章的子孙一行14人来到成都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代表王铭章98岁高龄的遗孀叶亚华向博物馆捐赠了7块从台湾带回来的词匾,其中3块有蒋介石的亲笔题词,分别书写“民族光荣”、“死重泰山”、“烈比睢阳”。

                   (网络图片)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与叶亚华在博物馆(网络图片)

                                 建川博物馆(网络图片)

  桂湖边的古藤低垂,湖水微波荡漾,一尊田家英的雕像悄然隐现。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冬天诞生于成都一个普通商人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沉迷于文史典籍。少年时期,他就展现出敏锐的思考力与卓越的文字能力。抗战开始,田家英踏入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与任教。他在延安的岁月,是学术磨砺与思想升华的时期:课堂讲授、文稿整理、与核心领导交流,他逐渐显露才华与忠诚。建国后,他被调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持整理毛泽东文稿、编纂《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曾称他“像肚子里的蛔虫”,亦即他能从老大平日里的只言片语和零碎闲话中精准揣摩思想意图,并将其转化为严谨文字,把复杂表述化为条理清晰的篇章。田家英最为人称道的是,针对最高领导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农村饿死数千万农民,经深入调查之后于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与李锐周小舟等共同向圣上进言,忧国忧民,冒死相谏。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田家英因长期掌握大量机密文稿而被怀疑思想复杂,遭遇不公待遇。5月中央办公厅的戚本禹带人来到他的住所,强令他24小时之内搬出中南海。面对高压与指控,他无处申辩。5月23日清晨,44岁的田家英在家中自缢身亡。他的才华、忠诚和努力,在政治风暴中化为永恒的沉默。他的人生,折射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曲折与无常。成都少年走到红色心脏,最终却死于革命内部的斗争,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注脚。(戚本禹几天以后进入5月28日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第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批判刘少奇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成为大红人,不过很快被老毛抛弃。)

  由于工作关系,家父曾与田家英交往频繁,两人性格相近成为好友。得知噩耗,父亲仰天长叹,既感叹时代的无常,也庆幸自己文革前已被贬至成都,躲过北京的疯狂局面。桂湖湖水轻轻荡漾,古藤低声摇曳,仿佛在为田家英默哀,也守护着他的精神与才华。

  田家英的儿子曾毅,1969年从北京下乡插队到四川农村,70年代初招工至成都一家工厂,其地址就在如今的宽窄巷子附近。该工厂生活设施非常简陋,其洗澡间没有明确的男女之分,而是隔成不同的时段分期进入。曾毅有一天在错误的时间进入到了浴室,造成很大的尴尬,虽然及时地退出,但是仍然在全厂引起轩然大波。背后的指指点点以及当面的明嘲暗讽,让曾毅难以承受。几天以后,他选择了走与父亲相同的道路,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毅的母亲董边时任中国妇联副主席,闻讯急忙赶来成都。第一时间来到我家,和家父谈起此事愤愤不平。老公去世,儿子又以相同的方式去世,老人家没法接受。当时誓言要与工厂讨个说法,争回公道,其结果却是不了了之。

  桂湖的湖水静谧而深远,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映照着历史的影子。古藤沿湖蜿蜒成长廊,每一株古藤、每一片桂叶,都看过岁月,也装过那些曾在这里生活、奋斗、哭笑的人们的记忆。湖边那条石径慢慢延伸,好像带你走进历史深处。杨升庵的学问风骨在这里低声说话,田家英的才华和悲剧在这里凝住,而王铭章的墓碑静静矗立,提醒人们过去的故事。

  桂湖不只是个园子,它像条文化长河,承载着成都人的精神和信念,也映照着未来的希望。站在长廊里,听风吹过藤叶,就像听见历史在悄悄讲述,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交织在一起。每一滴湖水、每一片藤叶,都在低声诉说:历史的光影、生命的坚韧与文化的延续,在这条精神长河中永不消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8)
评论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欢迎码农!码农说的太好了:“ 讓人不平的是人祸,特别是同根生的人祸”,一语中的!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水星兄。【历史的光影、生命的坚韧与文化的延续,在这条精神长河中永不消逝。】,讓人不平的是人祸,特别是同根生的人祸。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真高兴见到了蓝山兄!昨天看到你要休博半年,把我吓坏了,现在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真好真好。建国以后的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你我的家庭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更不要说那些历史上的功臣。真希望以后能够国泰民安,停止搞那些乱七八糟的运动。谢谢蓝山兄!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谢谢友梨兄前来,蓬荜生辉!我一直认为您是一位有理性,有水平,有良知,有文化的高人。能得到您的赞同,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留在大陆的国军抗日英烈的后代,生活大都惨不忍睹,令人唏嘘,尤其是明天的胜利日,历史不该忘记他们。谢谢水星兄的精彩分享!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麦子好!麦子任何时候来都不晚,随时欢迎!新都是一个小城,名不见经传,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父亲不是啥名人,芝麻一个,只是工作单位比较大。他在1978年获平反,本来已经调回北京,可是临时又出了点儿意外没走成。谢谢麦子的一路支持,有你在文学城真好。
友梨江莉 回复 悄悄话 那个国家的事,不提也罢,说多了,全是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lum59' 的评论 : 问好李子兄!成都地处西南一隅,很多人都没有去过。现在交通方便了,比以前容易多了。李智兄以后有机会去可以大快朵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又来晚了,水星兄家高朋满座,俺挤在人群后排使劲踮脚,下次学采心自带板凳站上去。
学渣俺第一次知道新都,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没想到这里藏龙卧虎。在水星兄娓娓道来的历史中了解到从古到今,新都孕育的名士和将军都是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字。五百年古藤太有气势了。王铭章将军的遗孀叶亚华流落澳门街头那段读得心酸,老蒋把她和孩子们接走,有良心,得点赞。田家英和儿子都是自杀身亡,令人唏嘘,那个时代造成了多少悲剧。水星兄的父亲估计也是名人,幸亏早早去了成都。
谢谢水星兄的精彩大作,跟着涨了不少知识,逛景点,学历史,往事不堪回首,希望不要重蹈覆辙。祝水星兄新周愉快!
plum59 回复 悄悄话 拜读水星兄图文并茂的游记。我没去过成都,只知道又不少古迹,有机会一定去。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出门在外还不忘记回来表扬,好感动!祝菲儿旅途愉快,收获满满,回来再给我们带来好文!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100

“首先要为水星点赞,接下来就要为美丽的成都赞美,为建川博物馆赞美,王铭章将军的事迹很感人,建川博物馆里--川军出川的展示区,令人感到震撼,有许多事情我都是第一次获悉,感谢水星在文章中那些充满情感的文字,记住这些不朽的名字,过去听说无川不成军--看起来此言不虚!

看到王将军夫人沿街乞讨的描写,看到王夫人她写下“我是抗日名将王铭章的遗孀“的字句,满门忠烈竟然遭此劫难,看到此处忍不住的泪目,川军是好样的,水星是好样的,樊建川馆长也是好样的,致敬!”

在外面,必须冒泡和大侠一起点赞,明天就是抗战80周年庆,水星兄及时,应景,让人感慨,唏嘘的好文!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随易' 的评论 : 谢谢您的来访!很高兴拙文引起了您的关注。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蓝天姐好!很高兴得知您也去过建川博物馆,了不起!樊建川先生出于公心自费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感天动地。那些亿万富翁们能不能学一学他?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真高兴见到大侠!大侠上次写的抗日战争雄文引起我很大的共鸣,也触动了我写一点有关抗战的短文的冲动。不过我的文笔有限,写不出大侠那么好的文章,只好借用一些游记来顺便抒发一下感情。王铭章将军的抗日伟大事迹令国人敬仰,但是他夫人后来所受到的遭遇又令人唏嘘。历史总爱拿人开玩笑,但愿今后的日子会走上正路。建川博物馆是中国国内由私人出资建造的大型博物馆,内容丰富,展品精湛,公平客观,引人入胜。樊建川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不服不行。大侠以后回国抽空去看一看,一定会不虚此行。谢谢大侠!
随易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文,令人感慨万分。第一次听说新都,了解到这些四川娇子英烈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谢谢平兄!我们都在今年回到了中国,太巧了。我和你一样,这十几年来主要在世界其他地方来回奔波,十几年都没有回国,这次回去眼界大开。我读了你的回国游记,非常有意思。平兄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天之骄子,令人佩服。当然最让我佩服的是平兄在广场上的那些日子。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建川博物馆我去过,中华民族这么大的事件,由一个民间人士建怎么大的博物馆,真是令人唏嘘,可惜的是没有多少人知道。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首先要为水星点赞,接下来就要为美丽的成都赞美,为建川博物馆赞美,王铭章将军的事迹很感人,建川博物馆里--川军出川的展示区,令人感到震撼,有许多事情我都是第一次获悉,感谢水星在文章中那些充满情感的文字,记住这些不朽的名字,过去听说无川不成军--看起来此言不虚!

看到王将军夫人沿街乞讨的描写,看到王夫人她写下“我是抗日名将王铭章的遗孀“的字句,满门忠烈竟然遭此劫难,看到此处忍不住的泪目,川军是好样的,水星是好样的,樊建川馆长也是好样的,致敬!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兄好长文!从平和悠闲的天府之国,写到当年川军的英勇和牺牲,然后是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点点滴滴,令人深思。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鹿葱!我也记得鹿葱去过多次成都,旅行结婚的时候还去了重庆。相比之下,我只去过一次哈尔滨,挺惭愧。我今天早晨读了你的那一篇建川博物馆的文章,非常感动。樊建川先生是一位有良知,有眼力的伟人,特别让人佩服。他当年推测帮助叶亚华逃出去的人是一位解放军南下干部,后来亲自在叶女士的嘴中得到了证实。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方玉' 的评论 : 谢谢方玉!您去过的那些四川城市都很不错,各有各的特点。新都比较小,去访问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您如果有兴趣,下次去成都坐地铁很快就可以到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若敏' 的评论 : 若敏好!今天早上刚刚去了你家参观亚特兰大那个中美友好展览,很感动。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美国的帮助,战后美国也并没有从中国取得一寸土地,一分钱。若敏说得对,叶亚华要是不润出去,后来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谢谢若敏!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乔宁' 的评论 : 好久不见乔老爷,真高兴!现在交通很方便,去四川很容易。成都和重庆都挺值得去,主要是物价便宜,美食众多,交通也不赖。乔兄下次回国去一趟挺好,一定会满意的。谢谢!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可可来访!成都是一个美食之城,又好吃又便宜,可可去了绝不会失望。周中快乐!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问好靓妈! 五百年古藤确实很壮观,那个长廊很长,春天是藤花一片特别漂亮。我们去的时候开过了,挺可惜的。都江堰也特别好,那个时候就能想出这个点子,李冰父子真是人才。 亮妈周中快乐!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好文 !成都绝对是个好地方,去过多次,没去过桂湖啊!樊建川推轮椅的照片,是这个人的风格,不是作秀。。。。
方玉 回复 悄悄话 去过成都重庆峨眉山青城山黄龙九寨,涉及历史的只记得去过渣滓洞。水星的游记写得真好,内容多多,既有风景美食和人文,还有满满的历史感,学习了:)
若敏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水星的好文,田家英的悲剧,让人唏嘘,叶亚华幸亏去了澳门和台湾,躲过了文革,为樊建川点赞,谢谢分享
乔宁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兄,游记写得真好!点赞!四川还没去过,新都也是第一次听说,那里有这么多历史故事和传奇人物,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谢谢分享。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今年回国的目标之一就是成都,谢谢分享游记。四川真是英烈之国。从当今来看,也是如此啊。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赞水星好游记。哇“五百年古藤”真是藤王啊!新都不知道,说明你是老成都人。我对成都记忆最深的是都江堰,那座水利工程令人惊叹!问好水星,新周快乐!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谢谢五湖兄前来。桂湖公园我去得也不多,以前印象挺漂亮的,这次体会深一些。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新都桂湖只去过一次,是十几年前随亲戚的车去的,当时走马观花,现在只记得湖和拱桥了。老兄历史广博,这才知道新都历史上还有如此之多的人杰,跟着增长知识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硅谷居士' 的评论 : 谢谢居士来访!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谢谢林兄。维基百科有时也有差错,尽管绝大多数是正确的。现在ChatGPT也是常常犯错误,DS更加不能提。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水星兄分享!内容慢慢啊!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刚刚查了一下维基百科:
对田家英的死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田家英开枪自杀,二说是内卫失控开枪打死田家英,三说是汪东兴暗示内卫开枪。几份档案共同的说法是,田家英死于枪杀而不是自缢.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