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98

但愿此生走遍天下。
个人资料
水星9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巴行(五) 哈瓦那 另类的社会主义

(2025-02-19 01:28:17) 下一个

  哈瓦那的科隆公墓(Cementerio de Colón),始建于1876年,被誉为“死者的城市”。这座占地56公顷的墓园,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雕刻堪比欧洲的拉雪兹公墓或意大利的圣米歇尔公墓。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座沉默而华丽的城市,高耸的大理石墓碑、精雕细琢的天使雕塑、奢华的家族陵墓,无声地诉说着哈瓦那曾经的辉煌。
 
  
 


 

  在这片亡者的圣地,埋葬着商人、政客、艺术家、科学家,甚至美国富商。他们在生前曾主宰经济、政治乃至文化,而在死后,他们的墓穴仍然维持着资产阶级的尊严。古巴革命六十多年后,贫富差距在现实生活中被极力抹平,可在这片土地上,阶级鸿沟依旧可见。最精美的墓葬属于曾经的权贵,他们的雕像栩栩如生,墓室装点得如同宫殿,而普通百姓的墓碑则简陋无华,甚至被时间侵蚀得模糊不清。这片墓园,既是历史的遗迹,也充满对现实的隐喻。


 

  

  最受瞩目的墓穴,非“奇迹夫人”阿梅莉亚·戈约利之墓莫属。她在分娩时去世,葬时婴儿被放在她的腿上。然而多年后墓穴开启,母子竟完好无损,婴儿奇迹般地躺在母亲怀里。这一传说使她成为信仰的象征,人们纷纷前来祈愿。尽管古巴政府推行无神论,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但在阿梅莉亚墓前,鲜花从未断绝,信徒们的信仰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深植人心。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墓园,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展现着古巴复杂的信仰与社会结构。

  继续穿梭其中,一座座奢华的家族陵墓映入眼帘。有的装饰着哥特式拱门,有的布满文艺复兴风格的浮雕,彰显着当年主人的财富与地位。讽刺的是,今天的哈瓦那市民生活水平并不高,但他们仍愿意花钱供奉这些逝去的富人。或许,资本主义的幽灵从未真正离开这片土地,它一直以一种隐秘而持久的方式存在着。


 
  

  从墓园回到老城区,我们决定搭乘老爷车前往城堡山上的耶稣像。老哈瓦那的街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五六十年代美国古董车。这些车虽然内脏已经换成各国制造的零件,但外观依旧光鲜亮丽,像是刚从老电影里驶出来一般,带着浓厚的怀旧气息。

  老爷车的司机们基本上不会说英语,沟通之际,旁边窜出来一个会讲英语的黄牛,他很快给我们安排了一辆敞篷雪佛兰。可还没等屁股坐稳,突然冲过来一群操着地道京片子的男男女女小年轻,他们围住车子,大声嚷嚷着:“哎!哥们儿,这车我们早就订了!”然后转过头去对那个黄牛进行了一番暴力语言输出。黄牛和司机都是一脸懵逼,显然听不懂这帮人的优雅交涉。让人困惑的是,在他们身后还停着十几辆几乎一模一样的车,可他们偏偏就盯上了我们这辆。个中奥妙实在是难以理解,或许是这辆车的粉红色更符合他们的观念?


 
 
 

  在古巴人面前,我可不想用国语跟他们争论,这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于是乎急忙跳下车,转头上了旁边另一辆一模一样的车,车资25美元,还算合理。黄牛手一伸,2美元小费。小留们一脸趾高气昂,个个嘴里开始叼上了一支与他们的脸庞不成比例的又粗又长的雪茄,威风凛凛。

  老爷车驶出老城区,穿过海底隧道,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很快就来到了城堡山,直奔耶稣像而去。车外,哈瓦那的天际线在夕阳的余晖下染上一层金色,莫罗城堡静静地矗立在海边,守望着这座充满矛盾的城市。

 

  耶稣像(Cristo de La Habana),矗立在哈瓦那湾东侧的山丘上,高达20米,由67块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拼接而成。这座雕像的建立者,是1950年代古巴的独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1958年,他企图用这尊雕像展现自己的虔诚和恩慈,没想到建成后仅仅几个月,他的政权便被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军推翻。这座象征基督教信仰的雕像,被留在了一个无神论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并成了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雕像的神情令人玩味。它不像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那样双臂张开,迎接信徒,也不像传统宗教雕像那样庄严肃穆,而是带着一种微妙的表情。站在不同角度看,耶稣的神态似乎有所变化,有时像是在祈祷,有时像是在责备,有时又仿佛带着一丝怜悯。这种微妙的神情,仿佛是对哈瓦那这座城市的深思,它既是革命的象征,又无法摆脱资本主义的影响。


 

  站在雕像下俯瞰,整个哈瓦那一览无遗。红色的屋顶、蓝色的大海交相辉映,远处的老城区色彩斑斓,却已显破败。政府在主要旅游区翻新了部分建筑,但更远处的街道仍然破旧不堪。肉眼可见的贫富差距对比,与政府宣称的“社会主义平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突然,一个肤色黝黑、眼睛明亮的小姑娘跑了过来,甜甜地说了一句:“你好!”我出于礼貌回了一句“你好”,她的小手随即伸了过来。半天我才反应过来,赶紧掏出一美元递了过去。刚递出钞票,又冲过来一个小男孩,兴高采烈地举手示意和我击掌。正当我要回应时,身后传来一声犀利的警告:“不能击掌!”回头一看,太座严厉的眼神足以穿透灵魂。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两个雕像相向而立,一个是石身的耶稣,另一个是右臂高悬半空不知所措的肉身的我。

  很快看出,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五人家庭团队,一个父亲和4个年幼的儿女。每个孩子都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打招呼,有人击掌,有人专门握手,当然,每次互动都意味着收费。一旦成功收到银子,他们立刻交给站在不远处的父亲,父亲不苟言笑,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过往游客,精心挑选下一个目标。这一幕,与耶稣像庄重的氛围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对比,信仰与生意,在这里交织成了古巴现实的缩影。

 

  回到市区,在老城区的小巷中穿行,随处可见出售雪茄和朗姆酒的商店,店主热情地向游客兜售“最纯正的古巴雪茄”。一些老字号酒吧门口排着长队,游客们争相品尝一杯“海明威最爱的莫吉托”。然而,在这些繁华的表象背后,许多当地人依然挣扎在生计线上。政府的配给制度仍在运行,普通人的工资收入难以支撑体面的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古巴人投身于旅游业,无论是开老爷车、做向导,还是在街头表演音乐,他们都试图从外国游客身上赚取额外的美元。

 

  夜晚,坐在海滨大道边,静静的看着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石墙。月光洒在马雷贡大道海堤上,也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科隆公墓中的富豪墓穴,城堡山上的耶稣像,街头的老爷车,每一处似乎都在提醒我:古巴从未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的影子。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天堂,只是一个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信仰与生意中挣扎的国度。
 
 

  也许,正是这种矛盾,让哈瓦那充满魅力。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滞,却又在无声地前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6)
评论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好久没有见到迪儿了,一切都好吧?“正好是我几年前去古巴时没有去过的的地方,读来很是满足。” 太好了,给迪儿拾遗补缺,正好完成任务。“墓园太惊艳了,比古巴混乱的街景大气上档次多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所以才不揣冒昧上了一大堆照片。我以前去过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公墓,最喜欢维也纳那个中央公墓,里面还有贝多芬的墓。我一进这个公墓就觉得和那个很像。“我是2019年去的古巴,感受到计划经济下资本主义的躁动,以为几年之后,它会像中国一样,迎来改革开放的跃进呢。看样子,奇迹没有发生呀。” 我的感觉是古巴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有很多个体户摆小摊儿,开小铺子。但是没听说过有私营企业。另外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是网络太差劲儿了。谢谢迪儿!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夏圓' 的评论 : 谢谢师父美言!圆导师父每次前来,都让徒儿浑身激动,太高兴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问好二郎!进了墓园没感觉到太多的阴气,有点像是一个宫殿,和维也纳那个中央公墓特别相像。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大哥的这篇,正好是我几年前去古巴时没有去过的的地方,读来很是满足。墓园太惊艳了,比古巴混乱的街景大气上档次多了。古巴的老爷车是看着拉风,坐在上面等于是呼吸废气。
我是2019年去的古巴,感受到计划经济下资本主义的躁动,以为几年之后,它会像中国一样,迎来改革开放的跃进呢。看样子,奇迹没有发生呀。
夏圓 回复 悄悄话 麦子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再说水星的古巴游记一篇比一篇精彩,金光灿灿,亮瞎了圆眼。不多说了,免得有画蛇添足之嫌。但还是忍不住要说:水星的古巴游系列写得超级棒,值得珍藏!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哈瓦那晴空万里,把墓园的阴气一扫而空:)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又来晚了” 不晚不晚,麦子任何时候来都不晚,谁让咱们是铁哥们呢?“俺好奇,水星嫂平时读你的文不?” 麦子问到点子上了,她以前看,而且还参与进来。后来嫌我写得差劲,这两年懒得看了,所以我才敢略略放开手脚。麦子应该记得俺前两年写过一篇金发女的回忆博文,那是背着老婆写的。太太的朋友读了,打电话给她开玩笑,把我吓坏了,幸好太太没听懂。那帮子年轻国人的举动是有点离奇,后来我回想,他们是订了两辆车,就是他们第2张照片里面白色方向盘和黑色方向盘的两辆车。那个穿黑色t恤衫的是古巴黄牛,他没弄清楚,所以引起矛盾。我们后来乘坐的那辆车方向盘是粉红色的,我当时就联想他们可能是小粉红。
“社会主义乌托邦在各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可能都被搞拧巴了。” 麦子说的太对了!压根就行不通,只能走向独裁。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又来晚了,读到“回头一看,太座严厉的眼神足以穿透灵魂。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两个雕像相向而立,一个是石身的耶稣,另一个是右臂高悬半空不知所措的肉身的我。”笑S,水星兄这生动幽默的文笔,必须夸。俺好奇,水星嫂平时读你的文不?古巴人民要钱的招数真是五花八门,水星兄让我们大开眼界。
还有,那群国人是什么情况,太过分了,也就是遇到水星兄宽容,否则是不是要打起来了。古巴居然有这么多老爷车,也是一大特色。最后的总结:“古巴从未彻底摆脱资本主义的影子。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天堂,只是一个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信仰与生意中挣扎的国度。”社会主义乌托邦在各个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可能都被搞拧巴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傅江歌' 的评论 : 江歌好!谢谢江歌的不吝表彰,真是不好意思。江歌家的宝贝大宝脚伤好些了吗?心里一直在惦记。
二宝惦记古巴啦,哎呀,尽快带她回去探探亲吧,她一定会很高兴的。看见二宝那么乖,我都想养一只了。哈哈!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娘娘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娘娘下次去美国,可以顺道去古巴,很近便。他们对澳大利亚人没有限制,不需要很复杂的签证手续。我在珊瑚姐那里看到你说你和于向真也认识,这么说来,我们还间接认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思维兄好!我估计可能你们上次一日游没有去过这个陵墓,因为它不在旅行团的范围之中。不过耶稣像一定你们去过,那个很简单容易。谢谢思维兄!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问好禾儿!这次我不叫你老师啦,免得你老谦让。不过益友总是存在的,禾儿永远是我的好朋友,永远。谢谢禾儿的表扬,心里暖烘烘的。余老师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她若是还健在,都垂垂老矣,祝她健康长寿。禾儿周中愉快!
傅江歌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兄哈瓦那游记写的引人入胜,俺一气呵成读完。哈瓦那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一文搞定。水星兄对耶稣雕像表情的读解非常有趣。祈祷,责备,怜悯。。。哈瓦那矛盾的历史让耶稣也头疼。
看看俺家小哈瓦那,见肉小爪子就软,一点也不矛盾。。。
哎玛,你们又被家族团伙给‘相中’了。你家太座心明眼亮,你要向太座学习。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写的古巴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我也一直想看看南美的社会主义什么样子,听起来非常有吸引力,要去。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精彩纷呈,文笔优美,富有诗意。你去过的这个公墓看着有点陌生,印象中我好像没有去参观过。也记不清楚是否去过那个耶稣像,但你拍的对岸城市景观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见到过。唉,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是8年前的事情了,但印象肯定已经相当模糊了,就跟着你的美文美拍再游一次古巴。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兄的文章总是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带着读者,和你一起翩翩起舞。:)

好奇为何水星兄想到去古巴一游,去看了开篇,原来是“余老师”情节。:)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火花' 的评论 : 谢谢小火花的鼓励,非常高兴!古巴政府对加拿大人不设防,让我们有幸踏上那片土地。度假村和哈瓦那完全是两个世界,后者才真实地反映了古巴的现实。实际上,最近几年古巴也对美国人打开了国门,小火花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去观赏游览。你写的游记肯定会比我的好看很多,期待!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真高兴见到蓝山兄!特别高兴的是还遇到知音,超级怕内人,哈哈!我太太去古巴以前就看过很多书,知道当地人的这些套路,可是我糊里糊涂,所以经常需要她提醒。谢谢蓝山兄谬赞,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我上次给麦子就说了,我特别佩服你们两个的文笔功夫,写的游记特别好看。我比你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心里总是想着要向你们学习。不过估计这辈子没希望了,基本功太差。在此向蓝山兄的夫人问好,致敬!
小火花 回复 悄悄话 水星古巴好游记!连同哈瓦那老城新城一起读了。佩服水星洋洋洒洒的游记,文字流畅有趣,片片大美,所见所想。将哈瓦那风貌完整展现,让无缘走到那里的人获益匪浅,看到另类社会主义。“既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天堂,只是一个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信仰与生意中挣扎的国度。” 多谢分享!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太座严厉的眼神足以穿透灵魂。"水星兄写得太传神,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自己太太的眼神,看来我们只有在她们的眼神面前才能学得乖一点。哈哈……水星兄的古巴游记写得真棒!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夹叙夹议,堪称范文。真该向你好好学习!赞!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鹿葱说得好,加拿大和北欧澳大利亚那些国家更像是社会主义。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好片片。感觉今天那些“福利国家”包括加拿大更像社会主义。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大侠说的真好,迈阿密现在是美国屈指可数的顶尖城市,这里面有古巴难民的很大功劳。两种制度催生出不同的结果,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古巴或许就是一面镜子,在与古巴哈瓦那隔海相望的城市~就是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大批的古巴人逃难到了迈阿密,同样是古巴人~逃到了美国的古巴人却将迈阿密建设成了一座美丽的乐园,这就是两种制度的不同!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又回来传授要领,好暖心。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好久没见到五湖兄了,刚刚从墨西哥回来吧?五湖兄说的对,两天游比一日游时间多了不止一倍,因为晚上可以去很多地方。我们这次看到了不少古巴的小企业小作坊和小铺面,感觉就是太小了,帮他们着急。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回过头来给我自己文章改了不少,结果改完以后被告知已经上首页了,改不成了。”,我也是经常这样,白改,哈哈哈。今天早晨文学城系统有些问题,后来才好。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还是水星兄两天的哈瓦那自由行好,可以近距离接触当地人。古巴改革也三十多年了,但还是只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不允许私营企业,这样做避免了剥削,但经济永远搞不活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我刚刚去你家坐了板凳,回过头来给我自己文章改了不少,结果改完以后被告知已经上首页了,改不成了。发博文的知识,我始终没有领会到。现在我去拜读菲儿的文章。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硅谷居士' 的评论 : 谢谢居士来访。我以前也觉得奇怪,美洲居然有一块社会主义国家,去了以后才发现不算特别正牌。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问好云台兄!“想象一下如果是在中国早就被砸得稀巴烂了” 是啊,当年连圣人孔老夫子的庙都给砸了,何论这些资产阶级的陵墓?老毛的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价值观,全世界基本上没人跟得上,隔壁金家都差得远。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给珊瑚姐端上好茶。“仿佛像七十年代的中国人” 珊瑚姐说的是,生活状态差不多。那会儿中国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大概是五六十块钱人民币,不到10美元。古巴人现在是25美元左右。那会儿中国人只有自行车,现在古巴人好多都有摩托车,甚至有小汽车。不过70年时,中国绝对没有耶稣像和那些资产阶级的陵墓。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1

很棒的游记,水星兄总是能把游记写得精彩有趣,不像我的干巴巴的。哈瓦那的科隆公(Cementerio de Colón)让我想到了在巴黎看到的公墓。在海外的中国游客都特别高调,高声,哈哈哈。“不能击掌!”,太有道理了,不然一会就过来一堆。:)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古巴看起来的确是个奇怪的国度--一个孤悬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东亚和东北亚。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细读水星兄这篇古巴游,非常感慨,那片占地广阔的墓地令人震撼,不可思议的是经历了几十年革命风暴却依然安然无恙,想象一下如果是在中国早就被砸得稀巴烂了,当然可能后来会修复或重建,但已是一堆假古董了。真是“另类的社会主义”。谢谢分享!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看水星笔下的哈瓦那芸芸众生,仿佛像七十年代的中国人。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