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个短视频,其中的内容与我几年前看到的一副街景几乎完全相同。思来想去,觉得写出来比较有趣。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来到旧金山游览。说是夏天,在旧金山却体会不到强烈的炙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形容新疆地区的温差现象,描述旧金山也挺合适。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穿着厚薄不一的衣服,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来到联合广场,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碎金般的光点跳跃在人们脚边。街头艺人拉着提琴,悠扬的乐声混杂着人群的喧闹,透出一种自在的生活气息。我找到广场边一家咖啡馆的露天桌旁坐下,手中捧上一杯咖啡,悠闲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不经意间,我的目光被广场中央的一张长椅吸引了。那里一先一后坐下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先来的那位是个中年白人,看上去是一位大公司的高管,穿着笔挺西装正襟危坐,后来的另一个是衣衫褴褛的黑人流浪汉。他们似乎不该出现在同一个场景,却奇妙地共处在这个小小的条椅中。
高管像是刚从公司出来,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金色的袖扣在阳光下闪着光。他的右手边靠椅背搭着他的风衣,一看就是名牌。左手边在他与流浪汉之间放着一个装着水果的纸袋,形成一道分水岭。流浪汉靠着长椅背,姿态松散,仿佛整个世界与他无关。他的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风霜的痕迹,白白的胡须凌乱地覆盖着下巴,与他的黑面孔形成强烈的反差。他的衣服破旧不堪,棕色的夹克袖口磨出了毛边,裤脚上有着污渍,但他却坐得很自然,脸上带着一种淡淡的平静。
中年白人从袋子中拿出一个橘子,开始剥皮。他的动作缓慢而优雅,似乎每一步都经过计算。而就在这时,流浪汉也低下头,从袋子里拿起了一个橘子,随手剥了起来。西装男的手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流浪汉手中的橘子。他显然意识到,那个橘子是从他袋子里拿的。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些疑惑,也有些无奈。
流浪汉全然没有注意到西装男的表情。他专注地剥着橘子,指甲划过橘皮,发出轻微的声响。他剥开的动作很快,显得熟练而随性,仿佛这颗橘子是他的一日珍馐。他咬下一口橘瓣,闭着眼睛慢慢咀嚼,脸上的表情放松而满足,好像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享受。
西装男低头拿出的第二个橘子,偶尔瞥一眼流浪汉,神情里有些复杂的克制。流浪汉若无其事地也取出第二个橘子,旁若无人地开始剥皮。此刻的西装男脸色开始挂不住,剥开皮的橘子拿在手里,半天送不进口中。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很慢。流浪汉吃橘子的样子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的手指粗糙,布满了裂口和老茧,那是长期风吹日晒和劳作留下的痕迹。他的眼睛很深邃,虽然有些疲惫,却透着一种不被击倒的倔强。他的动作不大优雅,但却很自然,仿佛每一口橘子都是一次庆祝,一次胜利。此刻我的心里有几分复杂,他们两人会不会因此而起冲突,矛盾会不会愈演愈烈?加州黑人的0元购此起彼伏,但那毕竟是去光顾大公司的柜台,公司的损失多半会由保险公司来买单。这一对一的堂而皇之拿别人东西吃,是不是0元购的另一种发展趋向?
流浪汉吃东西速度比较快,解决了第二个橘子后,先于邻居把手伸进了袋子拿出了第三个橘子。西装男脸涨得通红,看上去想要发作。但转瞬间平静下来恢复了原貌,毕竟是体面绅士。也是,为了几个橘子,犯得上大动干戈吗?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就这样并肩坐在一起,安静地吃完了所有六个橘子。最后一颗橘子下肚后,流浪汉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尘,冲西装男点头微笑,说了一句:“谢谢,橘子很好吃。”
西装男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看着流浪汉拖着疲惫的身躯慢慢离开。
眼看着流浪汉走远后,白领精英站起身准备离开。他低头拎起他的风衣时,突然愣住了。一个装满橘子的袋子静静地躺在他的风衣下面,连袋子的口都没被打开过。他怔怔地看了好一会儿,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片刻后,他缓缓坐回到长椅上,表情从错愕变成了恍然。原来,流浪汉并没有拿他的橘子,他们吃的是流浪汉带来的。而西装男自己,却因先入为主的判断,认为那是一次侵占。也许他这才意识到,刚才并不是自己这位富人展现出的对穷人的悲悯情怀和慷慨施舍,而流浪汉反倒体现出不计较水果被他人分享的大人大度。在这世界上,真正的富有并不完全是物质上的,一颗懂得分享与尊重的心更加宝贵。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有些发热,也为自己刚才的误判感到内疚和自责。我们习惯用表象判断他人,用偏见去定义彼此,却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顿悟,或许就是在某一瞬间,看清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距离,学会用更宽广的心去接纳世界。
那天的咖啡比平时更香,而此刻广场上的阳光,也比以往更加温暖。
今年的王府活动,盛况空前,众多明星大咖云集,各显神通。精彩佳作竞相呈现,眼睛耳朵嘴巴过足了瘾,不敷使用。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一年来最开心的日子。深深感谢娘娘,禾儿,亮妈和乔老爷的精心组织安排和繁重的后台工作,幕后虽无掌声和鲜花,但因你们,舞台才熠熠生辉!
本文经禾儿多次指正与修改方得以出笼,就连马甲名绿叶也是拜禾儿所赐。因此,除了圆导是俺师傅,禾儿也是本人的老师,居功至伟。不过,由于禾儿的一时疏忽,一句“绿叶非美国居住”暴露天机,让绿叶顿失遮掩功能,变成了皇帝的新衣。呜呼!
同意友人,大赞这篇,确实有莫泊桑,欧·亨利之风,刻画细腻,立意深刻,尤其结尾的反转,艾玛,惊艳。我刚开始没想到水星兄,后来去他博客翻,记得他来美国不少地方,还在也许海风姐那里好像说过旧金山的天气啥的,又喜欢喝咖啡,就是他了,哈哈哈!
完全同意水沫的评论:“写得非常好,文笔优美,描写细腻,感悟深刻又温暖,感觉是可以入选《读者文摘》的精品“。
以后要多挖你的家坑,欣赏更多的美文。
世界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如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小说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尤其是欧亨利的小说,绝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
记得第一遍读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之后,当时的感觉简直可以用突如其来和震撼来形容,大反转的结局,的确在心理上创造了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震撼性效果,印象之强烈和富有感染性,至今还记忆犹新。
加油,希望能见到你更多的佳作!
+100, 太同意了!我都不记得自己猜谁了:)只记得自己说过,这篇小小说般优美的文章让我想起美国作家O‘Henry! 文字、故事的安排无可挑剔!水星兄是高手!
水星兄笔触细腻,语言生动,男童鞋中拔群。好文笔!
祝水星兄和太座 Happy Valentine's Day!
不过,要真怪罪的话,还要怪水星兄你自己,谁让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那么招人眼呢?:)如果说,这次王府征文,蘑菇的文章是描写动物世界的范文,水星兄的文章就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范文!
谢谢分享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