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金发碧眼的蒙古人

(2023-08-01 18:30:14) 下一个

“金发碧眼的蒙古人”

 

前天在蒙古国国立图书馆掏到一本苏联科学根据在60年代在蒙古作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的资料的基础上写的一本关于蒙古人人种特征的书,有很多很新奇的观点,根据此书的观点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民族学家E·Blchektei在1958年在蒙古国体质人类学调查报表,以及本人的一些经验,以此写一篇关于蒙古“金发碧眼”的短文. 关于蒙古人的人种类型,专业的角度讲,是典型的混合人种-蒙古人是蒙古利亚人种的北亚(南西伯力亚)和东亚类型(西北)以及一定的中亚高加所人种的混合类型.把 蒙古国和中国的蒙古人以及俄罗斯的蒙古人的体质参数综合以后看,蒙古人之间的骨构差数在7.2以上,也就是说蒙古人呈现出很强的人种多样性,就像汉族也有多样的人种特征一样。

蒙古人作为一个分布面很广的民族,在体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蒙古人所体现出的人种特征都有很强的地方特点,由于古代的蒙古人是外婚制,在加上蒙古人的分布广泛,所以不同地域的蒙古人都和其所在地区的周边民族有相当普遍的通婚现象,比如中国东部地区的蒙古人和身居森林地带的北亚通古斯,突厥原住民也就是所谓的北亚-南西伯利亚类型有很高的类同特征,表现为较为稀疏的体毛和民间所谓的"单凤眼"、"盘子脸"等,值得一提的是占东部蒙古人口少数的东北部地区的蒙古人却多为长头型,细脸这和西南种的哈卡斯突厥人有比较相似的特征。

由于中国的蒙古族半数以上为东部地区蒙古人,又加上中国境内的蒙古人属东部地区的人汉化最厉害,所以大陆汉族所接触的蒙古人多为东部地区的蒙古人,所以对蒙古人的印象大体上是"大饼子脸,阔面,小眼睛,单眼 皮".但事实上从人口上说东部蒙古人只占全部蒙古人的32%,而且东部蒙古人虽然类似于北亚类型的人占优,但非类北亚类型的东部蒙古人也绝不在少数,而且东部蒙古的南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和北方汉族混血.其他南部地区的蒙古人,如南部察哈尔,土默特和西鄂尔多斯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和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的山西汉族人有混合.所以和其他地域的蒙古人相比,内蒙古的东南部蒙古人都有很强的黄种特征,由于上述地区的蒙古人占到中国蒙古族的一半,所以中国蒙古族整体 上给人感觉是比较典型的黄种人.

但事实上如果去青海,新疆,内蒙古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大家就会发现即使同一地区的蒙古人在体质上也有很明显的差异,而且 整体上离阔脸的形象比较远,阔脸的蒙古人只普遍分布在蒙古的南东部和北部,西北部地区,而蒙古的核心中部地区的蒙古人相对各地蒙古人来说都是很中性的脸 型,各方面的指数都适中,而中部类型的蒙古人在整个蒙古人口当中,人口上占一半还多.所以非要说什么样的蒙古人的面部特征最正宗,绝不可能以那些分布边缘的蒙古人作为标准。

介入正题,蒙古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有金发碧眼的诺迪克特征-以下简称为浅色特质,但非常有趣的是,根据前苏联科学家在蒙古国做的研究著作指出,凡是有这种特征的蒙古人都有很强的黄种特征,也就是说面部和体型表现为典型蒙古人种,但却有很强的浅色特征,众所周知所谓的金发碧眼是由人体的黑色素比例所决定,蒙古人的浅色特质的原理也不例外.但是蒙古人的浅色特质和欧洲的浅色特质有很大的区别,让苏联科学家惊奇不以的是蒙古人的浅色特质在不同年龄段都会有响应的变化,这一特点和西方诺迪克特征的几乎无变化的特点是相反的。

书中提到有些蒙古人年幼时为浅褐色眼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绿色,或者会从绿色逐渐变成黄色,发色和眼睛相比更为不稳定,事实上只有很少的蒙古人会终身保持浅黄色、银灰色头发和红色的头发,很多蒙古人在年幼时头发为黄色,但随着年龄的增 长,发色会变成浅宗或灰棕甚至会边成黑色.有高达将近40%的蒙古人在青春期以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浅发色,浅色眼睛的特征,其中将近23%的人较为明显,大约8%的人浅色特质特别明显,而且年龄越小,相应的浅色特质就越明显.但即使如此,这些人的浅色特质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退化.但同时在一些人身上也有相反的现象,即浅色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加强,但大部分有着浅色特质的蒙古人-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在 经历发育期后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稀释自身的浅色特质,但其余的人会终身保持这种特征,也就是说蒙古人的这种浅色特质相对西方人来说并不是很"稳定"。

而且蒙古人身上所体现出的浅色特质和西方人相比还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西方人的碧眼多为灰和蓝,浅褐色和绿色的眼睛相比较少,而碧眼的蒙古人多为浅褐色和绿色 的眼睛,灰和蓝眼的蒙古人则较为少见,而且有着这种特征的蒙古人的肤色并没有西方人浅,并且和西方人的浅色碧眼比,蒙古人的碧眼多为深色,其中书中提到有 及少部分的蒙古人,有着深蓝色的眼睛,这和西方人的天蓝,灰蓝的眼睛是迥然不同的,苏联科学家认为,蒙古人的浅色特质并不来源于和印欧人种的混血,而是一种独立的的人种特征。

事实上根据苏联科学家的田野调查显示,有着这样特征的蒙古人在人体特征上都有一定相似性,事实上这种蒙古式浅色特质在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人身上也有发现,但远远不如蒙古人普遍,而且哈萨克的浅色特质多为中亚高加所类型, 是和欧洲浅色特质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且在有浅色特质的蒙古人里罕见大鼻子,高眉骨,长头型的高加所特征,恰恰相反的是,虽然蒙古人当中有着高加所特征的 人不在少数,但是有着这种特征的人,大多为黑眼黑发,少部分也有褐色和棕色的眼睛。

据我观察,不包括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蒙古人,其他地方的蒙古里大概10 个人里大约有2个有着很明显的高加所特征,还有另外2个有着多少不一的高加所特征.而且蒙古人有较高比例的卷发,这一点也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黄种人,而且和大部 分黄种人相比,蒙古人的肤色较为白晰,事实上去过蒙古国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是从小在乡下长大,或者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大部分蒙古人的肤色都相当白.事实上苏联科学家认为蒙古人的浅色特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稀释的主要原因是蒙古高原的强紫外线,人体为了保护自身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会大量分泌黑色素,而这一点就是蒙古人“浅色特质”不稳定的根本原因,这也解释了大部分蒙古人,尤其是牧区的蒙古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肤色会越来越深的缘故。

且蒙古人的姓氏对这一观点也有一定的验证,即有近半的蒙古人所姓的姓氏都是指肤色,毛发,眼睛的颜色或者体格特征,如黄眼睛为蒙古国第一大姓(除后改的borjgin姓),和这类似的姓氏还有绿眼睛,黑眼睛.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的姓氏为蓝眼睛,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成吉思汗的眼睛是否是蓝色,但是有史书上记载成吉思汗是红胡子,还有黄发, 红鬓等姓氏,除此以外也有大个子,小鼻子,红肤,蓝肤等姓氏,甚至还有蓝尾巴这个姓,这应该是指蒙古斑. 还有大部分东亚人都向往高加所人 种的体质特征,相反多讥笑蒙古人的生理特征。

对此我个人感觉,审美观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不同民族的审美观都有很大差距,比如传统的蒙古人以阔面,单眼 皮,吊眼为美,所以在元代蒙古皇后,妃子的遗画来看,都是夸张了这些特征,就像西洋绘画女性时通常都会夸大女性的眼睛一样. 在蒙古人里那些 在大部分东亚人看来可能很漂亮有着高加所面孔的人,通常都希望自己的情人是一个有着典型黄种特征的人.有很多外国人不理解,蒙古国大街上有那么多"美丽" 的姑娘,但被蒙古人尊为偶像级的歌星,影星却多为今天东亚人所不齿的"大饼子脸,阔面,小眼睛,单眼皮",而为什么这些人能当上偶像,正是因为蒙古人的审美观。蒙古人就是觉的长成这样才能叫漂亮。

蒙古人里也有绿 眼睛,蓝眼睛的人.也有高加所特征非常明显的人,但是蒙古人从来没觉的这些人很特别,蒙古传统文化 认为乌黑亮丽的头发以及珍珠黑和细长的吊眼,小鼻子,洁白的牙齿,古铜色的皮肤,丰满的曲线才是美女的特征,事实上大家心里可以想象一下,有着这种特质的 姑娘会显的多么健康. 我觉的,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各民族,对白种欧洲人的"畸恋",纯粹是儒家奴卑文化的遗留问题,无非就是谁强就崇拜谁,中 国人在耻笑同为儒家文化的日本人"脱亚入欧"时,自己不也以金发碧眼的西方为美吗?

早期西方人侵华时,中国人哪觉的西方人漂亮,当时的中国人都觉的西方人 是一群浑身是毛,蓝眼红发的妖怪,这一点有很多当时中国人所丑化西方人的文字和图画为证,等被西方人征服的时间长了以后,中国人自然就开始逐渐"崇洋媚外"了.这和国人起初鄙视满人的猪尾,到最后减不减辫居然成了是否爱国的标志一样-当然最后也是减掉猪辫,人人都流起了"汉奸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欧洲人眼里的东方美女、帅哥,都是那些黄种特征明显的人,而这些人在今天的黄种人当中却并不吃香,因为今天的东亚人都喜欢那些长像接近西方的人。

还有要澄清一个极其常识的事情,西方人之所以把黄种人命名为蒙古人种,并不是因为蒙古人是特别典型的黄种人,而是因为蒙古人是西方人第一个大范围接触的黄种民族,18世纪的比利时国王的中国宫里的壁画上画的"中国人"都住在蒙古包里.你就可知当时的西 方人对东亚民族的了解还只停留在对蒙古人残存的记忆上.马可波罗和图蓝多做为西方人对东方仅有的几个印象~全部都是指向蒙古人,图蓝朵唱的不是中国,而是 蒙古,里面唱到的公主也是蒙古公主.西方人对马可波罗的印象也只是蒙古大汗的大臣。

关于蒙古人的人种类型,专业的角度讲,是典型的混合人种-蒙古人是蒙古利亚人种的北亚(南西伯力亚)和东亚类型(西北)以及一定的中亚高加所人种的混合类型.把蒙古国和中国的蒙古人以及俄罗斯的蒙古人的体质参数综合以后看,蒙古人之间的骨构差数在7.2以上,也就是说蒙古人呈现出很强的人种多样性,就像汉族也有多样的人种特征一样,蒙古人作为一个分布面很广的民族,在体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蒙古人所体现出的人种特征都有很强的地方特点。

由于古代的蒙古人是外婚制,在加上蒙古人的分布广泛,所以不同地域的蒙古人都和其所在地区的周边民族有相当普遍的通婚现象,比如中国东部地区的蒙古人和身居森林地带的北亚通古斯,突厥原住民也就是所谓的北亚-南西伯利亚类型有很高的类同特征,表现为较为稀疏的体毛和民间所谓的"单凤眼"、"盘子脸"等,值得一提的是占东部蒙古人口少数的东北部地区的蒙古人却多为长头型,细脸这和西南种的哈卡斯突厥人有比较相似的特征,各方面的指数都适中,而中部类型的蒙古人在整个蒙古人口当中,人口上占一半还多.所以非要说什么样的蒙古人的面部特征最正宗,绝不可能以那些分布边缘的蒙古人作为标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