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田氏兄弟 - Ou ti tien feng

(2018-03-06 18:35:23) 下一个

Note:
欧体田风 (欧阳询与田英章楷书比较

blog.sina.com.cn/s/blog_43e173710101a3ji.htmlTranslate this page
Jan 6, 2013 - 田英章的“欧体田楷”以公元2001年为时间坐标点,此年田英章51岁,正值人年龄的第三个黄金阶段,他的作品才有了明显的风格和特征。此前他写的“欧体楷书”还未臻于完美,不能用“欧体田楷”四个分量很重的字来做以学术性的界定。观此前他的“毛笔书法”作品,虽然很美,也很令人兴奋,但细察之,则是拘束多有,不能 ...

「當今歐體楷書第一人」?——談歐陽詢與田英章之比較-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 › 文化
May 27, 2017 - 這個問題能夠確答,歐體不能為楷模,也不能準則,只不過歐體楷書藝術成就和藝術價值極高而已。由此推導,雖然田英章可堪稱「當今歐體楷書第一人」,但是我們不能蜂擁而上的都去寫「歐體」,或者去寫「歐體田楷」,甚至去追趕時風。當前書壇的「風」颳得很厲害,一會這個風,一會那個風,稍不注意就有「風」的病變。

“当今欧体楷书第一人”?——谈欧阳询与田英章之比较

https://m.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s_type...Translate this page
由此推导,虽然田英章可堪称“当今欧体楷书第一人”,但是我们不能蜂拥而上的都去写“欧体”,或者去写“欧体田楷”,甚至去追赶时风。当前书坛的“风”刮得很厉害,一会这个风,一会那个风,稍不注意就有“风”的病变。因而笔者多言提醒。我们承认“欧体田楷”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但绝不能一味的去推崇他,更要客观公允的去对待他,认真 ...

给欧体田楷初学者的一些建议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596172
TLSLTTLSLT

给欧体田楷初学者的一些建议

——用时间和金钱换来的个人经验,谨供参考

一. 田氏兄弟(田蕴章田英章)的欧楷可不可以学习?

私以为田蕴章稍胜一筹,田英章近年商业活动较多,但正因如此,才能有幸得观如许多的教学视频(虽有料,但有料)。

审美永远是很私人的事情,有人觉得狂草好看,有人觉得丑书好看(那特么也叫写字??),自然就有人觉得欧体田楷好看,去学,自然也没有什么问题。

有人说,学田楷就把书法学死了,一笔一划僵硬了,那反过来,写狂草写丑书,岂不也是把书法写得跋扈跳脱了么?笔画僵硬,也可以说成字迹工整有力;跋扈跳脱,也可以说成灵动飞扬,这永远是审美角度问题,可以互相参详,但不应该指责谩骂。

当你说某人的书法不行的时候,首先你要写得出来人家的水平。你说田英章的字千人一面,谁写都一样,谁都能写,那请你先写一个一模一样的竖钩出来,写一个外方内圆的戈钩出来,若写不出来,还请免开尊口。

至于现在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丑书”,我是写不出来,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兴许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写漂亮难,写丑还是比较容易的——你喜欢就好,呵呵。

 

网络图片——王镛丑书

 

 

网络图片——田英章楷书

 

我见过不下四五个书法老师,只会叫学生照着帖子写,但怎样写出那样的效果,却只字不提。更有甚者,学生的坐姿不纠正,握笔不纠正,学生落笔时,毛笔的笔尖都是分叉的,不知顺笔,写了字之后描来描去,老师也像没看见一样——一节课结束之后,竟然跟学生说“你来了也有两三次了,下节课咱写一幅作品吧”。这样的书法老师我只能用四个字形容——臭不要脸。

二. 准备工作

  1. 你要相信古人的智慧,存在即有道理,没有一件流传下来的文房是多余的。

① 笔:初学者可选择出锋4cm左右的、粗细均匀(细长或矮胖不可)的狼(黄鼠狼)羊兼毫或狼毫,个人感觉可硬不可软。价位50元,可以用得住。初学应写大楷,格子10*10,字径7cm。

关于加健:加健是指在笔毛内参入人造纤维,以增加毛笔弹性。不要觉得毛笔加健就是不好的,质量上乘的人造纤维,细腻坚韧弹性极佳,成本要比粗滥的动物毛高得多。

矮胖,细长;兼毫大中小;加健狼毫;纯狼毫。自然,最右是最贵的。

② 墨:一得阁的墨则可,本人惯用云头艳,不加水。但你若有耐心磨墨,那效果比成品墨汁好得不是一星半点(因浓淡可控,粘稠度可调)。墨汁倒出来后,放置几天之内没问题,但决不可倒回瓶内。我用的是化妆品小玻璃罐。


③ 纸:生宣,毛边纸也可。半生半熟(包括色宣,即对联纸)和熟宣,没有洇墨的效果,适合小楷或特殊用途。初学因不熟练,落笔运笔缓慢,使用生宣会造成墨团(每次写字前几次蘸墨,因为毛笔带水,也会有墨团),不必介意,熟练则可。若用最浓的一得阁墨汁在宣纸上写,依然洇墨,可以让水分再蒸发一些。墨太浓时,可加稍许酒精(未检验是否对毛笔有损伤)。

④ 砚:首推端砚,百元则可。


⑤ 水写布:用于网上购笔时试笔使用,淘宝默认规则,毛笔试笔不蘸墨可退货。其余时候,水写布没有任何用处。

⑥ 一些个人经验:

最开始时,用的是10块钱的笔+水写布。

后来,10块钱的笔+掺了水的二十年前的酸臭墨汁,在A4纸上写——

换了毛边纸——

换了一得阁,但还是参水——

此时看了田英章的笔画视频——破笔+纯一得阁+毛边纸,有些笔画写出来勉强能看——

然后,直接买了一支100多的狼毫笔,好笔+纯一得阁+毛边纸——笔画质量瞬间提高。

如果用一支破笔,即便你的手法是对的,也写不出效果,渐渐就会自我怀疑,产生沮丧心理。

尤其是自学的时候,没人可以参详。如果有老师教,老师试用了你的笔,便可以告诉你,是你手法问题,还是工具问题。所以,自学的人,买一支贵些的笔吧。

再后来,换了便宜的宣纸——效果又有了提升,又试了十块钱一张的宣纸,的确可以感觉出不同,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便宜宣纸容易形成墨团的地方,好宣纸不会——再次说明,有时候不是你的手法不行,而是工具不行。当然,你不可能平时练习也用10块钱一张的纸,但可以用来印证手法。

现在的标配是:70左右的笔+30一刀的宣纸+云头艳。

2.毛笔养护

① 开笔:有人说,新笔在硬硬的有胶的状态下直接捻开,松散之后入水。但我不那么做,我总觉得刚则易折,在有硬胶的状态下捻开,总会弄断一些笔毛。我选择用水泡开不可把笔尖直接戳在水底,要悬挂泡笔),有的胶比较硬,温水(不超过40℃)泡十分钟,用手轻轻捻开一层,觉得硬捏不动了,再接着泡,直至完全泡开。我最久开笔用了一个小时。完全泡开后,洗笔,换三罐水,一是洗去浮毛,二是洗去胶质。

找根硬铁丝弯一下,很实用。
 

② 入墨:每次使用毛笔时,不可在干燥状态下直接蘸墨(笔根会迅速积墨),用清水泡一分钟,让笔毛纤维内部充水,再用手纸吸干水分,再入墨2/3。写前几个字,会因有水而洇墨,写几个就好了。

③ 洗笔:我是有稍许强迫症的,体现在毛笔养护上,就是一定要彻底洗干净——但几次之后就发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毛笔用过一次,就会在笔根积墨——这是不可逆的,是毛笔生命倒计时的开始。

清洗时,要洗到用手捏毛笔根部,不出黑色水滴为止。捏笔根的力度,参照捏爆泡泡包装纸的力度。之后整顿成新笔一样的锥形,悬挂晾干。

在写字过程中,我习惯蘸墨到笔锋2/3,但即便如此,墨也会自然被吸附到笔根,然后就风干变硬,形成积墨,预防的方法,写字过程中,时不时用手指蘸几滴清水,滴到笔根处,让笔根保持湿润。

短时间的暂停,还打算接着写,比如接电话,五六分钟时间,不值得彻底洗干净,但就那么放着笔肯定会变硬,我的解决方案是,一块湿纱布,把笔裹起来。几分钟回来之后,再蘸点墨就可以直接接着写。

三. 选帖:九成宫最适,没有之一。但要注意,不是每个字都可以选作例字,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笔画结构完美的。

九成宫版本无数,不要修复版,要原版,即便模糊有破损也要原版。另:有一两个经典清晰版本则可,用不着囤太多。反正我自己都没怎么看过——虽然很享受搜索下载的过程…

 

九成宫三井版(高清图片)

 

田氏兄弟,个人推荐田蕴章的千字文;行楷则是欧阳询千字文。

四. 基本笔画学习:

只讲思路,不讲具体。你要相信,当工具趁手之后,每人都可以写出字帖一样的笔画。

一幅书法作品,是由什么、怎么组成的?

单个笔画→多个粗细大小位置恰当的笔画(字的结构)→单个字→多个大小合适位置恰当的字(作品结构)→整幅作品。

由此看来,笔画是作品的最小单位,但是,这个最小单位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看到的作品,已经是静态完成的,你去看去读去参详,要想象出来,这每一笔每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由静态想象动态,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书法学习,这是一道关口。

依我看来,每一个笔画的形成,都是由笔,在纸上,落下墨迹形成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元素,按照顺序,大概有以下几点:蘸墨的多少,顺笔之后笔尖的角度,落笔时笔与纸的角度(水平角度+垂直角度),落笔之后运笔的方向以及运笔的力度,运笔一段距离之后,手腕转动的幅度,笔尖笔毛分散的程度,等等。

砚田书院叶克勤笔画展示。

这张图,仔细看,可以看到笔画中央,笔尖在宣纸上划出的痕迹,“如锥画沙”便是如此。

我在台北故宫看过历代名家真迹,几乎所有的笔画仔细看,都看得到这种痕迹。出版的字帖则完全没有这种效果。静态的字帖只能学习单字和整张作品结构,动态的下笔运笔过程,则需要看视频,然后自己动手动脑琢磨。

所以,在观看一段书法教学视频时,要分析,蘸了多少墨?落笔时角度是什么样?粗细变化,是由多大的力度引起的?转折的时候,手腕手指的动作是什么?要达到出锋的效果,收笔之前笔尖笔毛有多分散?收笔的方向是什么?笔毛有没有拧劲?抬起笔时有多迅速?从5mm的笔画过渡到1mm的笔画,用了多少距离,速度有多快?

这是田英章的面授教学视频。但碍于清晰度以及拍摄角度的关系,只能观察到笔的运行轨迹。笔毛的铺展程度、停顿时的收笔幅度、笔的背面在纸上落下的墨迹形状,等等,都只能靠脑补。但终归是动态有声视频,比起只看静态字帖要好十倍。

我刚开始观看书法视频的时候,只注意观察墨迹,完全忽略了以上因素,自己试过才知道,即便按照那个轨迹来,也完全没有那个效果。当然,在学习的时候,不可能把那么多元素一次就看明白,看明白了也不可能都记住,都记住了也不可能一下就模拟出来,只有多模仿,多练,练多了,你的手自然会形成肌肉记忆。

每一个笔画的学习,都是前一百甚至几百个暴丑,看都没法看。

通过不断观察不断模仿,偶尔出现一个比较好的,根据这个比较好的,再不断改善手法。说白了,就是一个提高良率的过程。

直到写十个,能有七八个和字帖有个七八分像,那算是勉强合格。

如果有一个,能完全和字帖相似,那说明手法对了,但这一个完全相似的出现,也是碰巧角度、力度、速度都对了,这才写出一个好笔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微调了。

笔画写好了,再试着把这个笔画变化一下,长短,粗细,倾斜角度,等等。一法通万法通,写出了卧钩,就不愁写不出戈勾。

书法学习没有速成。有诀窍,但绝不可能取巧。读帖临帖都是日常(虽然我自己也没做到…),坚持一年,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推荐App应用“书法碑帖大全”,资源丰富,可基本代替纸质书帖。

与各位共勉。以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