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se旅游札记

你要让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 溪流穿躯而过而非从旁流过。 快乐地走,快乐地写,一颗对大自然感恩的心,一个简单快乐的旅者的足迹。
正文

伦敦掠影(2004年10月)

(2004-11-04 22:03:31) 下一个

图片请点击

(1)http://www.moo.cc/cgi-bin/topic.cgi?forum=17&topic=1355&show=25

(2) http://www.moo.cc/cgi-bin/topic.cgi?forum=17&topic=1380&show=0

(3) http://www.moo.cc/cgi-bin/topic.cgi?forum=17&topic=1411

 

伦敦掠影

 

伦敦之行实在是非常偶然,也一直没有列入出差的行程之内。我所做的项目要求到各地去培训,亚洲一向是热情最高的地方,所以早早8月就去了,也乘机回了趟家,欧洲原本计划8月份到法国和德国,可是那边不欢迎,说是假期,办公室空空如也,要改到九月分,到了九月,说是季度尾要主打销售,推到10月,计划还是法国和德国。后来又提出要改期,我们忍无可忍,拒绝了,还是决定10月初走,定在法国,到了临行前两周,法国办事处说没有培训设施,要改为伦敦,所以临时又把正式培训改到了伦敦办事处。我那组还是要到法国和财务开会,另一小组则从伦敦到德国,此间变化无数,手续非常繁琐,给我们培训带来许多变数,结果机票也没有订到直飞,必须在Dallas转机。其实时间推迟到10月初,对我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刚好季度结帐完,我的项目也做的七七八八的,没有太多大问题要解决,我可以休几天假,到巴黎走走。我原本不想到英国,因为额外还得拿英国签证,时间上可能赶不及,我也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去办理这些签证,而且我的护照各种签证五花八门,也没有什么剩下的页数了。不过还好,公司的旅游部有专人搞签证,我也不需要自己花太多时间操心,所以多去一个国家也不错哦。

 

走的前两天把英国和申根签证搞定了,行程到了前一天才赶紧看,行李也是匆匆打包,还在同龄上到了一些资料。走前碰上一位来自伦敦的同事,说是那里又冷又湿,天气极其糟糕,打包了很多冬天的衣服。我的飞机是105日早上起飞,到了伦敦是106(星期三)早上。走出机场,居然出了太阳,一点也没有又冷又湿的感觉。英国分公司派了车来接我们,先把行李放到酒店,再直接到公司上班。我们公司在伦敦市郊30公里的Frimley,酒店则在Hampshire,都是小城市,在高速上开着一点不觉得到了英国,两边是大片绿色的牧场,零散的小屋,仿佛到了美国东部的一个州。司机和我们解释说,不要以为这就是英国了,这一路没啥可看的。一个小时之后,我们转进了一个宁静和又狭小的小路,两边绿树成荫,仿佛进入了一个森林公园,10分钟之后,过完了一个高尔夫球场,一个红色的爬满了古藤的城堡梦幻般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我们的酒店Tylney Hall了。这个酒店是当地的历史古迹之一,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个非常古老的城堡,城堡建在森林之中,周围是各种不同的花园,花园中有曲径通幽,有亭台楼榭,有莲花点缀的大小湖,整个酒店象一个巨大的乡村花园,悠闲舒适;可惜的是,我们确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把花园走一遍,虽然我拿着相机把酒店周围狂照了一通,但是林子深处确是没能踏足,可说是一大遗憾。接下来几天工作培训,在酒店的时间少之又少,留在心里的只有那红色的外墙和美丽的花园了。我还好,每天早晨会早早起来,到旁边的小湖边走走,看看周围的环境,呼吸晨早潮湿新鲜的空气,别的几位同事是根本不到花园的。酒店虽然非常漂亮,设施确是太过古老,没有电梯,提着行李得拖上10来分钟才可以到房间,而且几栋楼非常分散,楼与楼之间必须经过大片的花园,如果没有行李或不下雨,或许还可以游哉游哉欣赏风景,可是要下雨就简直是受罪了。酒店房间不能高速上网,所以工作起来不方便。还有酒店冷热水是分开的,不是巨冷,就是巨热,根本无法调和,不知道英国人怎么可以中和冷热水呢。当然印象最深的是英国人的悠闲,不管是服务生还是前台,要求服务一定要等上半天才有人回应,我的行李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人提,只好自己慢慢拖了,以前我老觉得欧洲同事懒惰,到了欧洲才发现原来处处都是如此,可能是生活悠闲,对工作没有紧迫感吧。这点到了第二天培训时更加明显了,培训邀请了20人,出席的只有5个人,一问起来才发现他们以为我们的培训是在英德两地,所以一大半人在德国等着培训。但是我们培训部已经多次通知他们德国培训已经改为在英国了,他们居然都没有发现,可见欧洲人的懒散了。我们在亚洲培训时,亚洲每个国家都多次和我们确认时间地点,所以在新加坡培训多达230人。其实欧洲人本身是很好问外向的,四个小时的课程拉长到了8个小时,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回答问题。而且因为课程反应很好,他们要求我们第二天继续培训一些不知情的人,还要求我们到意大利和德国培训,可是我们的行程是固定的,他们的要求我们是无法迁就的,如果他们象亚洲国家早点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的话,也不至于有培训却没能参加了。

 

两天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在公司几天,天气都是出奇地好,温暖如春,阳光普照,下过一场太阳雨,很快就停了,也许是我的到来带来了加州的阳光吧。星期五晚上我们一行五人打车到了伦敦,入住伦敦市区酒店,当夜在伦敦pically circus附近的酒吧喝酒吃饭,一人吃了两斤青口,葡萄牙式做法,最后自然没有吃完,还弄到大半夜。我的周末计划就是观光,我的新加坡同事Tony则是和我一块看风景,而其他同事的计划则是逛街购物,自然是兵分两路,各取所需啦。

 

周六一早,Tony和我买了双重旅游巴士的票(18英镑)24小时有效,这种巴士可以随上随下,途经伦敦所有的著名景点,还可以游泰晤士河,方便极了。说实话,我对伦敦的了解其实是很肤浅的,知道的就是雾都,大英博物馆,格林威治时间,大本钟,白金汉宫,仅此而已,临行前带了本我以前在国内买的伦敦旅游的书恶补一通,在同龄问了问,才又知道了一些。伦敦周末的天气并不好,云层低得好象要滴出水来,没有阳光,风也很大,我只好把大衣穿上了。旅游巴士穿行在古老伦敦的大街小巷之间,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间隧道,让我们进到了伦敦几千年的历史之间。古老的建筑物象一本本活生生的历史书,刻画着伦敦文化历史的痕迹。对我而言,生活在年轻的北美大陆,处处是高速公路,现代房子,突然到了古老的欧洲大陆,看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古堡,看到富丽堂皇的教堂和壁画,看到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好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那份震撼是难以描写的。我们第一天的路线很简单:肯辛顿公园(Kensington Park)- 特拉法加广场-唐宁街-大本钟-议会大厦-西敏寺-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塔桥,最后坐船游thames,回到大本钟。本来还想到白金汉宫,但是没有时间,正好周六没有换岗仪式(换岗仪式隔天一次),所以就把这两项安排到周日,和格林威治公园一起玩了。Tony以前在苏格兰上过学,一路告诉我一定要到苏格兰看那里的自然风景,处处仿佛仙境一般的。肯辛顿公园是我第一个去的地方,那里绿草茵茵,有许多孩子在踢球,公园中有个大湖,湖边和湖中有几百只天鹅,是我见过天鹅最多的地方。因为多,走在草地上摇摇摆摆,让人突然觉得怎么全无优雅气质,倒象是呆头呆脑的笨鹅了,看来物以稀为贵吧。喜欢走在干净的伦敦街头,看着古老的建筑,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还有街边的商店。伦敦给我感觉是很友好的,走到那里问路都非常热心,当然这是后来到了巴黎对着一群傲慢法国人后我才发出的感慨啦。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太匆匆,好多地方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没有去成国家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实在是件憾事,连海德公园也是匆匆而过。我们到了特拉法广场,基本上就是步行了,一路走到骑兵营,和几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骑士合影,然后走到唐宁街附近,不知那里是什么活动,把路给封起来了,有很多记者,牧师,军人围在一起,还有一个老牧师在发表演说,好象是纪念二战中某件事结束50年吧。老牧师讲得铿锵激昂,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我赶紧钻出人群,继续玩去。(待续)

 

唐宁街往下走走,就是最著名的大本钟和国会大厦了,那里似乎已经成了游人的天地,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涌涌。当然,大本钟已经成为了伦敦的标志,游人不到那里一游似乎也说不过去,何况那里景点相对集中,而且面对泰晤士河,风景如画,确实值得一去。大本钟几百年如一日地敲着,报出了世界著名的格林威治时间。大本钟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的钟声,更是其雄伟的建筑。大本钟和国会大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的建筑群,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很难用镜头将这种美捕捉出来。不过我还是不免在那里狂照一通,大本钟,伦敦眼,国会,统统照下再说。原本还想到西敏寺去看教堂的内部,但是一看风雨中排队的入人群足足半里长,只好作罢。我们随后走过大本钟旁边的桥,到伦敦眼下面看看高高的伦敦眼,之后到麦当劳吃饭。伦敦眼是个巨大的摩天轮,据说有200多米,上上下下就得花上一个小时。到了摩天轮的顶上就可以看伦敦全景和泰晤士河两岸美丽的风光了,不过要排队上伦敦眼至少1-2个小时,我这人一怕麻烦,二有恐高症,上到那里恐怕手脚发凉,连相机都拿不稳,搞得不好就晕倒了,算了,还是不要花钱买罪受,老老实实在路上走吧。伦敦的周末到处都是游客,走到哪里都得排队,连在麦当劳大叔家里也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吃上饭,我已经饿得前胸贴着后背了。其实我一向不是美国快餐的爱好者,可是到了欧洲我一半时间都是在麦当当解决饥饿问题,至少可以保证味道不会太过怪异,也不用担心吃坏肚子,还可以免费用洗手间,可谓一举两得。

 

吃完麦当当,摸摸还是半空的肚子,拉紧了大衣,我和Tony又登上了巴士,准备前往神圣的圣保罗大教堂去看看。其实我原以为圣保罗教堂有着大画家的壁画,有着多样的花窗,有着圣灵的光辉,所以迫不及待地要去瞻仰。Tony原本连圣保罗大教堂的大名也没有听说过,抝不过我,就一块去了。未到圣保罗大教堂,远远就可以看到它那壮观高耸的圆顶。到得教堂门口才发现教堂里里外外都在维修,搭起了笨重难看的脚手架,大杀风景。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进入教堂还得交7.5英镑,而且里面还不可以拍照,让我不免有点泄气。教堂的地下室埋了许多王公贵族,这里也曾经举办过许多名人的葬礼,象丘吉尔。当然也举办过许多名人的婚礼,比方灰姑娘Diana和王子的婚礼。我这人不爱看坟墓,也不爱研究历史,抓着机会找地方上到穹顶看伦敦景色。终于在地下室看到一个楼梯,写着到顶总共530级阶梯。这个穹顶离地面110米,总共530级,有三层,第一层到教堂内部的上方,可以看看壁画等,大概100多级,所有楼梯都是螺旋上升,非常狭窄。第一层对我当然是小意思啦,到了教堂上方,发现好多人都在偷拍照片,因为那些牧师没有时间爬上来管我们了,我也赶紧乘机喀嚓几张。其实效果一点不好,因为不敢用闪光灯,光线也不够,又是偷偷摸摸的,也没有构图可言,虽然这样,还是禁不住诱惑,一定要照上几张才甘愿。第二层继续往上200多级,楼梯愈发狭窄了,我开始转得头晕脑涨的,但是勉强上去了。第二层快到顶了,可以看到大半伦敦了,但是还是不够高,所以继续往上爬。第二层到第三层至少一百多级,此时已经没有双向的梯子可以走了,只有一个螺旋式的铁梯往上,只能走一人,所以还得慢慢等上面人走了才可以走。梯子上可以看到教堂底下,可以看到非常非常的高,上了梯子就没有回头路了,只有继续往上爬。我刚上铁梯没几步,无意往下一看,妈啊,这么高,只觉得手脚冰凉,脚一直发软,好象还在发抖,好象定在了铁梯上根本挪不动,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真是左右为难,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每一步都得下极大的决心才行。这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为什么我家猪不在这里,至少可以一步步拉着我走,总算有个救命草可以扒嘛。Tony看我这样,觉得有趣极了,忙着喀嚓喀嚓地照着我的狼狈样,哪里顾得上我死活。这样过了许久才到了顶层,顶层的风景确是一等一的好,只是由于天气不太好,能见度不高,没有能照到更多泰晤士河的风景。虽然上去吓得我魂飞魄散的,但是以后还是会再往上爬的。下来的铁梯比上去好多了,两边有高高的护栏,所以感觉很安全。我们还看到一个包着头巾的阿拉伯妇女一手抱个孩子,一手牵个孩子,就走在我们前面,也从顶层下去。Tony说你看看人家带两个孩子,还从容自若,而你呢,两手死死抱着护栏,一付怕死的样子,真是不行,还自称喜欢旅游呢。反正说就说贝,我的鼠胆也不可能一夜变成豹子胆吧。出了圣保罗大教堂,我们又登上了巴士,准备前往伦敦塔桥和伦敦塔。Tony不愿意到伦敦塔,所以我就自己买了票。巴士先是经过伦敦桥,导游带领全车人唱起了伦敦桥的轻快小调,不过伦敦桥除了古老之外,可能没有别的太多特色了吧。伦敦桥旁边那座造型别致的大桥就是塔桥了,塔桥上耸立两座主塔,桥面有两层,如果有大船通过,桥面可以开启,蔚为壮观。塔桥旁边的城堡就是有着将近1000年历史的伦敦塔。我和Tony说好,我去看伦敦塔,他去看塔桥,5点半到码头集中,坐船回伦敦眼。伦敦塔以前是国王居住地,现在为博物馆,有着许多皇家珠宝,兵器等陈列馆。这里发生过许多宫廷谋杀,王室罪行,所以其中一个塔叫做血塔。我直奔皇家珍宝馆去瞻仰帝国王冠,珍宝馆是伦敦塔中最受欢迎的景点,需要排很长的队。馆内播放着女皇加冕的录像,陈列馆里陈列代表皇家威望的王冠和权杖,上面是数不清的钻石。看皇冠用的是传送带,这样不至于交通堵塞,许多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次。我因为要赶时间,所以匆匆看完就走了。古堡里还有好多穿着色彩绚丽服装的卫士老头,笑容可掬的,还有一些仕女走来走去,和孩子们或游客照相。我又到了白塔看了看兵器和马,就离开了伦敦塔。出到外面,还有一些时间,在泰晤士河边走了走,很快Tony也到了,我们坐上了游船,往大本钟方向开去。可惜的是,天色已暗,又是阴天,虽然两岸古老的建筑物一幕幕过去,也没有拍下几张。到了伦敦眼,我们发现巴士已经停开了,只好坐地铁回去,结束第一天的路程。我和Tony约好第二天一早坐火车到格林威治,然后去看白金汉宫和士兵换岗,之后到机场坐飞机到巴黎。

 

第二天一早Tony和我就搭上了前往格林威治的火车,到达格林威治时才刚刚过九点。格林威治小城的大街上除了零星几个游客外,空无一人。小城到处都是指示牌,指向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沿着牌子,我们很快就到了一个绿草茵茵的大公园,因为比较早,空气中的湿气让我打了几个寒战。我们爬上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山头,发现要10点才开门,不过已经有一大帮日本游客在外面等了。格林威治天文台博物馆是免费的,但是需要排队领票进去。嘿嘿,我可不怕和日本人抢排队,结果我拿了第一张票,成了第一个进入博物馆的人。趁着那帮日本人还没有来,赶紧在子午线照了几张照片,干净利落。随后,Tony和我在馆里转了转,还有个暗室,暗室把对面伦敦的风景拍了下来,投影在暗室里,各种建筑的影子在移动,蛮好玩的。因为我们还要赶去看1130的换岗活动,我们在格林威治没呆多久就走了。到了白金汉宫,已经差不多到点了,可以看到士兵在一边预演,而白金汉宫门前的广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游客。我根本就没法挤进去,只好远远地看着士兵们列队走来,还有帅气的骑警。很快他们就消失在白金汉宫的铁门里,而铁栅栏外挤了至少十层的游客。我即使再奔跳,也看不到一点东西。后来发现一个好办法,就是那个关闭的铁门前面是要保持畅通,不许人群堵塞的,两旁全是高大的骑警在赶人,不许游客停留,但是游客可以走来走去地经过铁门。我发现这一窍门,就开始装作是行人,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再从另一头走过来,边走边拿着相机往里拍,其实照不到什么东西啦,只是觉得好玩而已。而且我这么辛苦赶来看换岗,要是什么都没有看到就亏了。后来我又发现在远远的角落也可以看到栅栏里的动静,虽然看不清,但是至少好过啥也看不到吧。只是看到后来我是觉得索然无味,决定到St. James Park公园走走,去中国城吃午饭,然后回来坐飞机去巴黎。在中国城,我们随便找了一家看着人多的地方吃饭,这可是我到英国头一次吃中餐,好好吃啊,吃来吃去,任何东西也没有中餐好吃。吃了饭,又到超市去买了一些欧洲巧克力,给我们法国同事带去做见面礼。伦敦之行实在太短了,有点食之不知其味的感觉,但是我知道我以后一定会再去的,不仅伦敦,不仅是大英博物馆,还有剑桥,爱丁堡,还有苏格兰高地,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