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小玫

在这里,先是写给我看,希望你也看。
个人资料
正文

走近密西西比

(2013-11-09 20:59:59) 下一个




走近密西西比

 

密西西比,世界第三或第四长的河流,为什么是三或四?因为它的河道弯曲之多,之弯,之曲折,河流地理专家有说法,说如果把它拉直了,实际会比排名第三的长江更长。密西西比是南北走向,从北往南流,北起美国北部明尼苏达州靠近加拿大的山区,南边终结于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汇入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几年来有个愿望 :沿密西西比河一路驾车行,或从北向南,或从南向北,一路去看河,听河,看不一样的风光,听不一样音调的美国语,尝不一样风味的美国餐饮。。。有几次,每当要计划上路了,就立马得到消息说河水泛滥了,不光泛滥了,还大水淹了公路,于是就懊丧地取消计划,如是几次计划都告泡汤。就这么着几年过去,直到今年夏天,这件事才终于实施。


下图为流过田纳西孟菲斯的密西西比:




(一)    
路线

先说一丁点题外话:听过一首歌吗,歌名叫《City of New Orlean》?估计你会说没,可要是你听了,你就会觉得似曾相识。不错,就是这首凡美国人上了点年纪的都熟悉的歌:


估计这歌名多半把你骗了,以为它唱得是新奥尔良吧,是滴,它唱的不是那个位于密西西比出海口的城市新奥尔良,而是一趟火车的名字。这趟火车起始点是芝加哥,终点是新奥尔良,全程几乎就是沿着密西西比的流向而行。建议住在美国的网友找机会去坐一趟这列火车,可以体验到早期的美国风情(还有法国风情呢)。此是题外话。

之所以提到“新奥尔良市”,是想告诉说我这次走了和“新奥尔良市”相似的路线,我们一行人并没有来得及欣赏刚才说的那几乎成为古玩的旧式火车,只专心于驾车了,我们经过的地方,“新奥尔良市”也几乎都经过。我们租了一辆宽敞的SUV,从芝加哥启程,先跑了些附近的城市,例如威斯康辛州的充满德国情调的Milwakee,法国味浓郁的辛辛那提,印第安那普拉斯,等等,然后折向西南方,直往那个密西西比流淌而过的城市圣路易斯(St. Louis)。要沿河由北而南走,圣路易斯城会是很多旅行者的起点。从此城往南,我们跑的大路是州际公路55号,此路是和密西西比相映相随的大体上平行的高速路,北起芝加哥,南止于新奥尔良,跨过七个州,好几个重要的名城。其他跑过的小地方小城镇,跑的是别的大大小小的路,但是跑完了之后还是回到55号干道上来。

五月和六月间,是每年密河水涨和泛滥的时节,一些路段被淹而阻断是常事,水涝严重的时候驾车行是行不通的。可是我们运气不错,从起始点圣路易斯城沿河南下,一路途径密苏里,肯塔基,田纳西,阿肯色,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六个州,一路上都没有遭遇因水淹路而阻断行程的事。

起点圣路易斯,下面经过的孟菲斯,和终点新奥尔良,都是当今美国中部著名的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景观。河边小城如New MadridCape Girardeau,非小城Jackson(密西西比的首府,离河道有点距离)等也都有自己特别的历史故事和今天的独特风貌。


下图是流过Madrid 小城的密西西比:


其实,密西西比沿河东西两岸广袤的土地,在两百来年前还属于法国所有,1803年以每亩三美分的价钱转手给了美利坚。此片土地之大,和当年的美国的土地是同等大或者还要大。所以我们此行跑的就是两百年前的法国属地。一路上难免估摸着当年法国佬如何拿下又如何失去了这么一大片肥沃又广阔的土地。一手土地买卖就买了一片和原有的国土同等大的土地,这笔买卖实在是大呀。除了阿拉斯加,路易斯安那的这笔买卖该是史上最大宗的土地买卖了吧。非常有理由相信,这片土地的价值相当一部分是它有着“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密西西比。当法国人和美国的杰佛逊总统还认准了新奥尔良将永远是法属出海港口的时候,在杰佛逊心目中,密西西比的价值是很大很大的。

顺便给出一条链,讲的是路易斯安那购地案: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E6%96%AF%E5%AE%89%E9%82%A3%E8%B3%BC%E5%9C%B0

 

     
 
(二)几个河边的名城

1 St. Louis

圣路易斯当初成为城市,是由法国人所建,以法王路易十六的名字命名,就是那个被砍了头的国王。据说还因为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唯一的基督圣徒。圣路易斯过去到现在一直是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主要停靠站。

顺便一提,离St Louis 不远处,肯塔基州有一城市Louisville,也是以路易十六的名字命名。市政府的一座很有年代的大楼前,路易十六很气宇轩昂地站在大路旁:


 

圣路易斯有个地标性建筑,闻名遐迩,就是那个六十年代建起的高192米的拱形碑(Gateway Arch),十分雄伟震撼。据说这个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是相等的,都是192米。这个建筑是美国最高的纪念碑式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钢制建筑。

Gateway Arch 也是密西西比河岸风光的标志性景观。


在美国历史上,ST. Louis这片地方被称为西部开发的中点站,从发达的东部前往西部探险或寻求发财之路的人们把这个地方作为中途驿站,过往的人多了,一个城市就形成了。拱形碑就是为了对这段历史的纪念而建。那里有一个该段历史的博物馆,就在Geteway Arch的底层建筑里,博物馆资料信息量很大,可以在那里流连一整天不嫌多。拱形碑的建造过程被拍成电影,在参观Gateway Arch时可以观看,很值得看的电影。游客们大部分来自外州,就像我们似的。

密河在圣路易斯城把该城分成了东西两半,东部叫东圣路易斯,是有名的犯罪率高的地方。我们从东面进城经过该区段,连下车看看的愿望都没有。其实我们事先订好的旅馆,离东圣路易斯不远,从旅馆开车进城到河西边去都要经过东区。我们在旅馆附近的饭馆和商店里逛,我能感觉那里的人们十分休闲,悠然自得,每家餐馆都人群熙攘,服务生们也是一脸的喜气,服务质量和态度都不赖,一派和谐社会的景象。圣路易斯城主要的大建筑,有历史有名气的建筑和旅游景点都在西区。

在圣路易斯城里吃饭游逛,遇到路人打听信息或和他们搭讪闲聊,问一句,得到的回答是五句到十几句,甚至是打不断的长篇说道,生怕客人不明白,由此感觉民风朴实热情,非常好客,非常友好,令人感动。这一点,在之前一段路途经过的辛辛那提,印第安那不里斯等地,都有此种感觉。那天我们在黄昏时分到达Cincinnati,在一大河边一处停车场停下,想在附近逛逛玩玩,车场看守人给我讲解停车须知的时候,见我是游客,就把城市里晚上有什么节目,什么热闹的地方可以去看看,河对岸的夜市是怎么回事,等等等等,都兜出来讲解一番,怕我记不住的事情还写下来。跟一个热情的本地人闲聊上半小时,比坐在电脑前古狗三小时得到的信息还多。我们一行人在城里吃的一顿午饭,是在一个很有风情的,面积很大,建筑很特别的饭馆里吃的,原因是因为一个路上碰到的本地人的强烈推荐,硬是“被说服”了而去的,总算是一个难忘的午餐,难忘的餐馆,难忘的经历。至于吃了什么,要不是看拍下来的照片,还真想不起来。这是什么事啊?




上图为在拱形碑上往下拍密西西比,此时水位淹过了河堤。

圣路易斯的市容市貌是蛮漂亮且干净的。可是这个城市的人口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的曲线表达是一座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
86万人口,之后就一直处在人口流失的状态,目前的人口只有30万多一点。现在的人口种族组成是黑人已经超过白人成为数量最大的族群,是总数的一半左右。六十年代以前肯定不是这样的状况。亚裔人口里,越南裔超过了华裔人口。走在大街上,或进入快餐店里,都可见到越南人的身影。

这个城市的人口为什么如此不可阻挡地流失?我所到的几个密西西比沿岸附近的城市都有同样的问题,美国中部很多地方给人的印象是农业区,车在高速上跑,有时跑两三个小时都是在庄稼地中间穿行,放眼过去尽是大片大片的种植带,一望无边。估计很多的本地人都往东西两边的大城市跑了,那些地方显然有更好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就像中国有北漂族,美国有从中部向东西部移民的东飘或西飘族。看来这些中部原来的大都市现在又变成了“待发展区域”了。这些是美国国内的第三世界地区,好听点叫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农民伯伯的发展中地区是也。

可是,古狗一下,发现圣路易斯竟然还有九家世界500强公司在该地区扎寨,比起下面要说到的田纳西的孟菲斯可强多了,可人家孟菲斯在过去几十年里虽然没增加什么人口,但也没像圣路易斯这样持续地丢失人口。没想明白。

 

2)孟菲斯(Memphis

孟菲斯是田纳西州境内的最大城市,和南部的密西西比州和西边的阿肯色州几乎接壤,处在三个州的交界处。密西西比挨着城的边缘而过,孟菲斯所在位置是密西西比的一个宽阔的弯曲带边缘,河边风光迤逦。这里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很特殊的地带,由于地势稍高,历史上河水泛滥的灾害很少发生,在经济上这位置得天独厚。

流过孟菲斯的密西西比:


同时该城也是密西西比流域以人口计最大的城市。现今市内人口为65万,大都会区人口则过百万。这个城市是黑人人口占多数的城市,比刚才说的圣路易斯城还要节棍,比例超过62%,白人比例只有3成左右。市内著名的博物馆是美国人权博物馆,我们没来得及去参观,估计主题是美国黑人人权改变的历史。

孟菲斯的人口几十年来处在不增不减的状态,处在发展中的城市不应该是这样的。孟菲斯的位置得天独厚,怎么讲都应该比现在更兴旺才对。500强公司在孟菲斯有三个,Fedex是其中之一。在该城周围的其他的大公司还不是少数。值得一提的是,孟菲斯的国际货运机场载货量为世界第二(仅次于香港)。有密西西比河,又有巨大的货运机场,在经济发展上,孟菲斯应该有着比当前大得多的发展空间,可是这里完全没有丝毫那种蓬勃发展,热气腾腾的气氛,倒是悠游自得的气氛浓郁,人们好像不想为发大财太操心,或者还有别的原因也不一定,比如很多人连上班都不用上,还不是可以抱着吉他活得潇洒?

孟菲斯很像旅游城市,游人非常多。供游客逛街购物的步行街,马车,观光公交车,餐馆,高级中级低旅馆都很多,市中心很热闹,市容也算漂亮干净。有法国名字的餐馆似乎不少。而我们却被旅游服务中心的人强烈推荐到一家要等二三十分钟才有位置坐下的美式餐馆进餐,有点惊奇的是服务生大半都是年青的白人,白人在这里可是少数民族啊。想起在圣路易斯的餐馆,反倒服务生多是黑人,服务质量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很不错。

看看这漂亮的马车:


 

孟菲斯的观光马车有一点特别之处:每个马车夫身边都有一条狗伴随,不知何故,这也成为一道别样的景观。

孟菲斯在美国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美国近代音乐如美国摇滚,布鲁斯的发源地,(和它争锋的是下面要说的新奥尔良)这里每年都举办招引全国各地音乐大V们前来聚会的音乐会,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和风俗。孟菲斯的名人前两名的是他们:唱歌的猫王和黑人歌手B B King。一个是流行歌曲之王,另一个是布鲁斯之王。猫王的故居在孟菲斯城里,安葬之处也在故居旁边。猫王在19778月猝死在自己家中,他的死震惊美国,估计比迈克杰克逊的猝死更令美国人唏嘘。至今,无论什么时节,假日或非假日,猫王故居的参观人群都是排成长龙的,据当地人介绍,参观猫王故居的人数在单个建筑物类里仅次于白宫,年参观人数高达七十至八十万。入门票奇高,好像是过百刀的样子。比较搞笑的是猫王当年买下的一家私人飞机,当然现在看来就十分普通了,现在停放在草坪上供参观,票价是35刀。我们开车经过那里,看到飞机周围都是黑压压的参观者。其实在任何一个小型机场可看到的小飞机都比那家要35刀才可看一下的飞机要高级的多。猫王故居博物馆的主人和一些投资人已有新的扩张计划,计划投资大笔资金把猫王故居周围建成类似迪士尼那样的大型旅游场地。

自从有了猫王的成就,孟菲斯的名字和猫王Elvis Presley 的名字就连在一起了。

B B King


建议想去孟菲斯玩的朋友考虑在每年的五月去,那时孟菲斯会举办几场很有名气的音乐会,还是露天的,很有风情,别处看不到的。还有大型的野餐烤肉大集会,瘦子比较合适参加。

孟菲斯旅游者信息中心里面的密西西比河博物馆是很能让孟菲斯人骄傲的地方和事物,这个博物馆建在宽阔的河边,风景十分迤逦。河边一片平地上,我们看到了以粉色混凝土块精心制作的高精度模拟仿真缩小几千倍的的密西西比河及其沿河的重要城镇地图,还配上了说明的文字,介绍流域重要的历史事件。室内部分,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历史文物展览,包括高度仿真的早期在密西西比上航行的蒸汽船,照片实物均很丰富,还有历史纪实电影呢。

再次感叹美国人做博物馆的功夫高深。


下图为缩小的密西西比模型一角:

有个印象,孟菲斯是一个黑人占多数的城市,人均收入水平在美国同等人口数量的城市中算是低水平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仅为3.2万元),街头却没见任何要饭的,连卖艺的都不多。小贩们大概都到游人集中的步行街一带去了,别的地方见不到街头摊贩。

3密西西比州的赌博业和赌场小镇Tunica

我们在孟菲斯逗留的几天并没有在孟菲斯的旅馆住,而是在离孟菲斯中心大约三十英里外的赌城Tunica(且叫它图尼卡吧)。图尼卡属于田纳西州南部的密西西比州,其实也就在孟菲斯的城外围地带,高速路三十分钟就从孟菲斯开到那了。密西西比河流到那块地方弯弯绕绕,河面宽水流也急。高速路两旁的庄稼地一望无边:

 





就在这些广袤无边的庄稼地中间,一座新城拔地而起,这就是为了“搞活经济”而建起来的新赌城图尼卡:




我们下榻的酒店叫“马蹄靴图尼卡赌博及旅馆”—
Horseshoe Tunica Casino & Hotel。猜多少钱一晚?-- 39刀!还货真价实的五星级呢。

马蹄酒店前台小姐为清一色的黑人姑娘,个个长得胖乎乎的,穿着同样颜色的制服,看起来有点像一个妈生的孩子。她们态度和蔼可掬,可她们的一口典型南方腔可把我们难住了。不能说南方腔是外国话,听起来的费劲跟听外国话相差无几!

听听田纳西农民的讲话: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从肯塔基和密苏里南部开始以南的地方就可以听到明显的南方口音了。到了田纳西,阿肯色和阿拉巴马一带,南方口音就十分地厚重,以至于外地人跟南方人交流都有可能成问题。

南方口音最早在南方黑人中形成,受黑人的非洲母国口音所影响,所以即便统一叫做南方口音,也有地区的不同之分。据说操南方口音的人口有不断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美国口音人群中最大的一群。(http://en.wikipedia.org/wiki/Southern_American_English

我们在那里逗留的几天里,即便身在赌场之中,却基本没参与赌博游戏,但是却沾了赌徒们的光:赌场提供给住客免费早餐或晚餐,这些白吃活动还算得上豪华级别的呢。看样子赌徒们多是来自附近几个州的居民,这个图尼卡镇位置在田纳西,阿肯色和密西西比三个州的三角边界处。

顺便一提,密西西比州人口约为三百万,白人人口和有色人种人口大约一半一半。可是,据说这个州是典型的人口种族混合很普遍的地区,也就是说有很多人的血统是多个种族的混合。作为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将朝着越来越说不清自己是哪国人的方向走去。百年后的美国人长什么样还真是很难想象。

4)密西西比出海口处的新奥尔良

密西西比河在流过田纳西之后,弯弯绕绕地在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境内流淌,然后就进入了路易斯安那州。再往南,就到了出海口处,海就是墨西哥湾了,站在出海口处,看右边是墨西哥的海滩,看左边则是美国的佛罗里达海滩,当然那是看不见的,太远了,除非在飞机上远眺。出海处附近的大片区域就是赫赫有名的以法国风情为特色的新奥尔良了。

55号路离开孟菲斯之后,距离密西西比就逐渐远了。由北至南穿过密西西比州之后,就是路易斯安那州了,在靠着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才重新和密西西比河再见。

55号上进入路易斯安那之后不久,可感觉到进入了大片的沼泽地带或湿地区域,这就是密西西比下游的末端了,新奥尔良就傍着南边的墨西哥湾,也就是大西洋的一部分。55号路有很长的一段不是在地上,而是路桥,因为桥下都是沼泽样的地方。我都记不得在路桥上跑了多远的距离,只是惊叹桥的长,跑了很久都是在桥上。

提起新奥尔良一定会想起2005年那一场震惊世人的飓风,Katrina是美国史上最严重的城市工程毁坏之天灾,这场灾难也使这个城市为更多的人知晓。

新奥尔良是美国有名的“很法国”的城市。其实法国人在历史上并没有成规模的在那儿建设过。据维基介绍,18世纪上半叶在整个北美洲的法国人口不过是75,000左右。比起当时的英属领地过百万的人口,数字的差别太大了。很难想象1756-1763的“七年战争” 法国能打败英国(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nch_and_Indian_War)。不过新奥尔良在七年战争之后法国割让密西西比河之东给英国,依然保留了新奥尔良主权 ( 后来又在西班牙和法国两国手里交换过,直到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之后才属于美国)

新奥尔良的名字从法国城市奥尔良而来。殖民者们把家乡的土地名字搬到新大陆,大多数是照搬,少数名字前面冠以“新”字。美州土地上有太多的法国英国西班牙这三国的地名。 18世纪的“新英格兰”,“新法兰西”,“新西班牙”几个大地区,现在只剩下新英格兰了。两百多年前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不敌日不落帝国英国成为战败方,被迫把占有的土地割让给英国,这些事件也成就了日后的美国和加拿大。

那时的新奥尔良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密西西比河上运输货物,从北向南,到了这里就是出海口,因此这里自然就成了商人和商业聚集的地方。除了商人,那时新奥尔良第二重要的人口就是妓女,妓女们都是从法国本土输送过来的,她们的存在当然也是因为供需关系,她们的到来使那些离开家庭到美洲新大陆寻找发财机会的单身商人们和驻守军营的士兵们就没闲工夫了。

 

话说奥尔良这名字既富贵又倒霉。奥尔良是法国公爵称号,王室成员才有资格享有这顶帽子。那个以美丽倾倒了整个欧洲的奥匈帝国皇后“茜茜公主”在1898年被刺身亡,其实是当了替死鬼,刺客原本要刺杀的是当时的法国奥尔良公爵,得知公爵临时改变了行程,也就临时决定,不管是谁,只要是那天到那个地方去的 王室份子就是被刺对象。可惜绝世美人茜茜就这么着当了替死的,死在刺客刀下,时年60岁。

 

今日的新奥尔良在旅行者心目中大概依然是那个非常“unique”的地方,充满了法国风情,那个叫做“法国角”--- French Corner 的地方,街上的建筑都具有十足的十八世纪的法国样式,每日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方的旅客,从早到晚都热闹非凡,到了晚上就更加喧嚣。想吃法国风味美食的,想摸摸身上穿得非常凉快的女孩的屁股的,都可以在法国角那个地方得到满足。

法国角 French Corner 一瞥:

 

密西西比孕育了一大批在美国走红的黑人音乐娱乐界明星。在新奥尔良,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是他:

路易斯阿姆斯壮,今天新奥尔良的国际机场都叫阿姆斯壮国际机场,多牛啊。

 


忍不住要提一下,这个可爱的女人也来自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旅游热点之一是几个历史留下的大农庄,因为农庄建筑的典型欧洲风格,或者秀丽的田园风光,还有南方奴隶制的历史,使这些昔日的农庄成了今日游人了解历史和观赏风景的去处。这里是我们参观过的名气最大的
Oak Alley Plantation

 


密西西比流过新奥尔良后就流进墨西哥湾,汇入大海。走近密西西比的旅程在此也告完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