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2024 (367)
内战时期国军空运能力极其有限
无法支持孤立城市的防御。
国军的空运力量在内战开始时,只有区区四个C47(DC3)中队,一共大概30架飞机,每架飞机载重不到三吨。后来得到一些C46,载重大一倍,但是对跑道要求高。
这是什么概念呢,德国空军在大规模空运支持保罗斯在斯大林格勒的时候,有超过五百架载重跟C47类似的JU-52运输机(当时其中大概1/3在用于接济同样焦头烂额的北非隆美尔)。
第六集团军当时的要求是每天五百吨供给,到战役后期只有一百吨左右。最后阶段没有机场只能空投三十吨左右。
从斯大林格勒走出的德国俘虏是九万一千人,和在长春投降的国军数量相当,但是长春还有围困人口五十万之众,每人每天半斤粮食也要一百二十五吨,况且还有军队需要的弹药燃料。所以当时美国记者估计需要每天40架飞机支持。但是我们看到这已经几乎是国军空运能力的极限了,因为空运受天气影响,飞机也有维修的空档。
中国当时真是个穷困的国家,虽然二战从美国接受了一些武器,但是像工业化国家那样打仗是打不起的。国府当时全力支持长春是导致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