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烂坑国家
周末读书,讲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是个很大的岛,在亿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裂出来,所以形成了与外界隔离的特有的生态和动植物资源。
马达加斯加的人口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从非洲来的,一部分是从印度尼西亚来的。经历过一段被法国做殖民地的时代,于1960年独立。在殖民时期,很典型的是殖民经济,种热带作物出口,同时进口宗主国的工业产品。独立以后,实行部分的社会主义,和外界经济联系比较有限。
这么一个相对孤立的国家,就像一个人类社会实验室,让你看一个国家自己往坏里玩能玩成什么样。
这个国家自从独立到现在六十五年了,人口是独立时的五倍。因为缺少工业大部分人用比较原始的方法务农,烧一片林子种几年土坏了再换一块地方。他们没有钱也没有知识来搞环保能持久经营的模式,所以有限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国际组织提供了有限的援助和指导,种经济作物(马是世界VANILLA最大的出口国),但是目前受到其他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价格跌了,当地人就买不起进口的燃料了于是又去砍树。这样的恶性循环,实在令人不敢想下去。
不可忽视的还有非洲从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的普遍的贪腐,政府瘫痪,和民众缺乏教育。若干年前,在国际组织支持下该国搞了个样板的自然保护地,吹吹打打地请了一些国际贵宾来参加开放典礼,其中包括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浦亲王。结果这些人正在开往保护地的路上,一个当地农民放了一把火把树林子烧了。。人家问他为甚要放火,他说我要开荒来养我的牛。
菲利浦亲王目睹大火熊熊,对陪同的马国部长说: 你们国家在自杀。。
目前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穷困的国家之一,有1/2的儿童在五岁之前因为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因为有相当比例的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流行病很多,儿童死亡率高。
我说了这么多,是举个例子,其实亚非拉很多地方人民之困苦没希望,跟这个是类似的,虽然程度有所不同。
这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发达国家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得很好的地方,没有生存危机,但是那些地方的人是每一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发怵。那么我们这些富足的人,有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些不那么幸运的人呢?
1。像刘邦对韩信一样,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大规模国际干预国际援助来改变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能自己生存的生产能力---这个扶贫谁也扶不起,比如让你贡献30%收入来支援亚非拉(30%大概还不够),你肯定不干。
2。像现在这样,半心半意地点些眼药,做点公益治点病打点疫苗,结果人出生得更多了。。
3。奉行每个国家有自己决定发展道路的权利的原则,不干预内部事物,混得不好活该倒霉。。
不过这3也行不通,很快那些活不下去的人就会浮海而来,难民铺天盖地,你总不能把他们再赶回海里去,更糟糕的是他们铺天盖地地来了也把你变成烂坑国家。。
我把这令人头痛的事留给大家去想。现在为了我下面还至少能有一个不操心的幸福的半天的周末,我决定把所有烂坑国家的信息从头脑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