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Y:……您也谈到了中国画技法,能探讨一下您觉得要怎样做才能使一张数码照片具备中国画的所讲究的“蛙声千里”、“踏马归来”那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我的意思是,在操作上有详细具体一点的方法吗?我目前自己想到的肯定是要做很多后期,但后期过多,又会有这到底还是不是摄影作品的嫌疑~现在不少网站上热门的作品都是几片叠加刷出来的,视觉效果是不错的,但不知象你们这样早期就玩摄影的人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作品?
XSY你好!摄影艺术在艺术部类中是很“写实”的艺术。这个问题真有点儿不好回答,只能试一试。
中国画理论是相当有见地的。自明清以来,文人水墨画兴起,把画面上的虚实安排讲究到极致,其实说到头,还是一个构图法则的延伸。中国画在构图上大量留空,让观者的思路从画家着重刻画的景致或人物延展开去,进而感知那些留白在这张画中所暗示的画外之画。
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一种对“空灵”的追求,“空”是虚,是无,是静穆;“灵”是实,是有,是流动。比如齐白石的《蛙戏》(下图)着墨数笔于蛙,画面大量的留白,依赖想象力的流动,自然变成了抽象的“水”。再比如传统京剧是没有背景的,后场只有一张天幕,完全靠演员非常形象化的表演,观众才联想到虚幻的背景。
摄影术是光学知识和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基本上是物化的语言。从第一张照片问世,就实实在在地反应着客观世界的总体面貌。如您所说,要在摄影作品中反应“空灵”“虚空”这类感觉,难度不小。镜头张开的一瞬间,想要的不想要的物理世界中所有的大小物件,不分先后,全都一起涌入,要通过一系列的构图取舍、用光、焦距等操控手段才能把我们想要的那点儿可怜的主题给“摘”出来。
要达到虚空灵动的效果,摄影艺术家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来营造画面的意境,拍出来的东西要有很强的“空灵”的暗示性,才能把观众的情绪虚幻化,想方设法不让他们死盯着你拍摄的物体,正所谓“指此而言他”,要让他们的思绪“游走”起来,才能在摄影作品中表现虚实相生的境界。
用以写实为长项的摄影术来表达“蛙声千里”的浪漫境界,当然要地最大限度调动观众的想象力,硬指标不行,就要来软的了。
中国文人画讲究“计白当墨”,“知白守黑”,这是些非常精辟的营造概念,就是说,下笔作画时(墨),要明白画面空白处暗指的是什么,知道了大面积的“白”的语境,才知道如何描绘“黑”的形象。我们在这里触碰到另一个“惜墨如金”的概念,就是说,下笔要极为精简,画面上尽量不要多余的东西,只留精彩的点睛之笔。
在风光摄影实践中,我们常常被大自然耍弄。一片绝美的夕阳让我们心灵颤动双目喷血,噼噼啪啪拍个不停。一看片子就傻了:当时的激情不再,画面上温吞水一般一个懒洋洋的夕阳挂在枝头。原因大概是:我们并没有调动我们的构图能力和对光和色的判断和布局,没有“惜墨如金”,让大量的中景中的树丛和脚边上的荆棘杂草也进入了画面,而且可能焦距也停留在中景的一些树丛上了,这么多在画面上非常清晰抢眼的杂物,在和那只可怜的夕阳抢夺观众的注意力,胸中美景何在!
墨出形,白藏象,空白创造出了以白当墨的灵空境界,虚中有实,实处藏虚,无笔墨处皆妙境,而这一切是需要调动艺术家和观众的想象力来完成的。
强大的数码技术常常让我们满足于一些硬性的技术指标,而忽视了想象力的存在和强化。哥们姐们儿听我一句:千万不要把想象力交给数码科技。想象力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中,生而俱来,通过系统的训练而发展强大,是一种思维机能。科学和艺术都需要强大的想象力。
数码设备和后期软件是买来的,就是一些非常精密的玩意儿。它强大的影像功能在短时间内让我们大喜过望欣喜若狂,随后肯定带来视觉的疲劳感,我们不得不再次积累资金,去购置更为强大的设备,这和打吗啡抽白面儿是一回事儿。如果已经有了这些设备,当然是好事,那就千方百计地让它们帮助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追求设备本身带来的那些指标在画面上的最大化。毕竟,画面的艺术效果才是一个摄影师的最终追求,一个设备发烧友拍出来的片子可以在技术上画面质素上无懈可击,但不能让我们心灵震动。一台D-800交给不同的摄影师,拍出来的东西肯定南辕北辙,就像是一支枪,共产党拿了就打国民党,国民党拿了就毙了共产党。
下面回答您关于后期制作的问题。我本人是学艺术和艺术史的,肯定要以艺术效果为终极考量。已经生活在数码世界里,后期技术当然是数码世界的一部分。在数码设备极大强盛的世界,如果真想进一步在艺术的高度上探索,后期软件影像是艺术家的眼睛、手和照相机的延长。正所谓不择手段而达到最佳效果。
我个人经历了胶片时代和数码时代,感情上对逝去的时代仍有依恋,但也只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抓一个扔一个了。何况后期技术能为自由的创作带来海阔天空的感觉。廉颇不老也!以这种心态来对待后期影像技术,就不会裹足不前缩手缩脚,只限于用后期软件来调整一下色彩加强一下对比度,那才闲置了后期软件的强大创造功能。可能出于胶片时代养成的习惯,我按下镜头前想的时间长一点儿,那是当年不浪费胶卷的习惯吧,后期软件也用得不多。但要用就大用特用,就不仅仅局限在修修补补的范围了。
顺手贴出一套张我在2009年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作品,最后因为“无法归类”而搁浅。因为平日很少制作这类片子,所及至今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套数码创作的精品。
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主义(1)
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主义(2)
工业文明和后现代主义(3)
写了这么多,是自己很喜欢这个交流的平台。最后,由衷希望各路高人现身,砸砖也好,共鸣也罢,都能极大扩充大家的眼界和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