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两鸟或一石二鸟是个成语,可并不是一个典故。 不像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策·秦策二》里的一举两得,来自典故“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也不像一千四百多年前北周末年的长孙晟一箭双雕之典。
一举两得需要机会和智谋;一箭双雕则是箭法高明。 而一石两鸟网上说是来自英文的“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与一石两鸟的意思相近,一举两得又使用了两千多年,行文说话常使用一举两得。
对于我这样追求效率的人, 做事特别喜欢一石两鸟甚至N鸟的效果。 比如我极少坐沙发上看电视,经常站着看电视练下蹲, 或者在垫子上举哑铃,或做瑜伽和拉伸。 如果看的时间长, 手上就做点事情。 边包饺子边看电视是必须的。
我在加州上学的时候, 就买了一辆自行车。 这辆车跟着我从西岸到东岸。 我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 也喜欢骑车。 我在旧金山的自行车专卖店里买车的时候他也在。 他建议我买18速的山地车, 但要贵200美金。
我那时到美国不久, 中国刚出现这样“先进”的变速山地车, 很贵。 不像现在连路边随时刷卡可取用的自行车都有变速了。 我买了一辆12速的山地车。
从此经常在家附近骑车熟悉街道。 买菜去银行或去近处的公园等等经常骑车去。 又锻炼,又环保, 还节省了汽车和汽油,没有停车的难题, 简直是一石五鸟。当然太远的地方去不了, 买太多太大的东西也不行。
我的山地车前轮可以简单卸下来,车座可以用手柄拔高。 比一般商店里自行车螺丝固定轮子的要贵一倍不止。 但非常值得, 可以轻易卸下前轮放进车里, 开到远处骑行。 在加州的时候, 最喜欢去的是 NAPA 山谷葡萄区, 那里非常漂亮。 汽车开不进去的地方, 自行车都可以骑进去。
我家娃爹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又买了好几辆自行车, 包括一辆电动的。 每次他提出给我买新的自行车, 我都不同意。 我仍然还是爱这辆车,虽然已经不新了, 轮圈上生了绣,但在我眼里依然还是那么靓。她是我学生时代的记忆, 也是我和娃爹谈情说爱的见证。
我骑车的头盔是娃爹在旧金山的Costco 买的。 我在北京骑车都不戴头盔。 开始也不太懂。 在美国大街上就要那样骑出去, 娃爹立刻说不行。 然后就送给我了这个头盔。 应该是青少年用的,圆形把头大部分包起来。 他当时开玩笑说我用那个正合适。 后来我们给孩子买的头盔也是类似的圆形,只是小很多。
后来看见有时尚又酷的头盔, 但我一直坚持不换。 因为这个头盔对于我有特殊的意义。 自行车前后轮都换过好几次内胎和外胎,我觉得这辆车和这个头盔我会一直用下去。
娃爹骑车远比我频繁, 每年都要骑行好几千迈。 只要可能每天都骑车。 我只是周末和他一起去。 他偶尔也会一石N鸟, 骑车回来顺便买点苹果巧克力什么的。
有时我们也开车载自行车进城,还曾经到南卡的查尔斯顿两次;或者到新泽西和宾州。 享受一石两鸟或N鸟的快乐。 比起走路, 骑车更快,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追求效率生活,节省资源,环保健身;都是生活中的好习惯。
顺便开个玩笑话,以为你们年轻点的女性们,都会是“宁愿在宝马内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呢,lol。
它并不是永远在汽车道旁边,而是一会儿拐进公园,一会儿穿过停车场,所以有很多路段很惬意,不用闻汽车尾气,左右是花草,头顶有树荫。还有一段穿过一个墓地,不少人骑车、健走,挺有意思的。
==“记得在德国看见过和 Autobahn 平行的自行车道,”
相比之下,欧洲交通设计更照顾骑自行车。”, 是的, 在交通繁忙的路上很危险。 我在英伦海没有自行车, 我家娃爹买了一辆折叠车(以前写过), 坐火车到处追寻有趣的地方。 他的车都是高档的, 四位数以上的。 我是纯粹的业余水平。 @新林院
这么耐用。是什么牌子的?
骑自行车确实是一石两鸟,既减少排碳,又锻炼身体。
可惜美国交通设计不怎么照顾骑自行车,自行车道和汽车道之间往往只画一道白线。
相比之下,欧洲交通设计更照顾骑自行车。
记得在德国看见过和 Autobahn 平行的自行车道,之间有几十米宽的隔离带。冬天下雪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自行车道上 Cross-country ski,离汽车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