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到了 ‘小布达拉宫’美誉的奎聚楼。
终于到了 ‘小布达拉宫’美誉的奎聚楼。 “奎聚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西北部,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位于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西北部,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


 奎聚楼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三堂两落,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有一点点宫殿建筑的影子,一层一层往后越来越高。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
奎聚楼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三堂两落,高约15米,现住24户,107人。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有一点点宫殿建筑的影子,一层一层往后越来越高。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 奎聚楼里住的大部分是老人了,年轻人都到外乡打工了。楼里开了很多旅游品小商店,来参观的人多了,这里的宁静也被破坏了。
奎聚楼里住的大部分是老人了,年轻人都到外乡打工了。楼里开了很多旅游品小商店,来参观的人多了,这里的宁静也被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