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世家

这是一个记录饕公饕婆吃遍全球幸福生活的博客。
正文

闽东南土楼记|洪坑土楼群之振成楼

(2015-09-10 01:48:54) 下一个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的洪坑村,现在的村民大多都姓林,是13世纪(宋末元初)林氏祖先的后代。林家在此开基,历经几百年,逐渐建成了一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宗祠、寺庙、学堂。 最早的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 村里现存的最古老的土楼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年轻的土楼只有30多年,于1980年左右完工的。光裕楼光裕楼是村里最早最完整的方楼, 建于1775年,距今约230年, 属于四角楼。四角楼的建筑特点就是四平八稳,每个角楼都有一部楼梯. 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大楼为三层建筑,总计102间。wpid-IMG_5013-2014-01-3-20-34.jpg土楼最早都是方的,因为当时人们相信天圆地方,所以建的楼都是方的,可是住进去以后就发现方形楼有个弊病,即使四个角落常年不见阳光,所以分房间也成问题。于是就想,如果把方楼的四个角抹平,不就是每个房间都有阳光了吗?于是就出现了圆形楼。整个永定县的土楼有2万多座,但圆形楼只有360座。如升楼如升楼是最小的微型鼓楼。和福裕楼各着洪川溪相望。因为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称米升),所以其名叫如升。全楼占地只有500 平米,内圈直径17米,昨天参观的承启楼内径有78米。长期住户只有12 家。只有一道门,建于1908年,民国前完工的。wpid-IMG_5054-2014-01-3-20-34.jpgwpid-IMG_5055-2014-01-3-20-34.jpg林氏宗祠wpid-IMG_5065-2014-01-3-20-34.jpg穿过林氏宗祠就到了土楼王子振成楼。据说振成楼是林仁山之子林逊之设计,四个堂兄弟共同出资制造。wpid-IMG_5088-2014-01-3-20-34.jpg“振成楼的建筑结构奇特,圆楼外左右有对称的半月形馆相辅,外观建筑恰似一顶封建官吏的乌纱帽,主体是以我国神奇的八卦楼所布局,是楼中有楼的二环楼。外环楼是架梁式的土木结构,内环楼是砖木结构,有外土内洋之称。”振成楼外侧还有耳房、学堂和花园,远看就如一顶旧官帽振成楼还有个特点就是找不到烟囱。那么楼里的烟是怎么出去的呢?原来每个厨房都设有一个烟道,是埋在墙体里面,直通屋顶,烟雾是从瓦片的缝隙排散出去的,就想抽油烟机一样。振成楼的地理位置很好,前庭开阔,背靠两山,左青龙,右百虎。占地3000多平米,直径58米。和别的土楼不同,振成楼的内圈土楼也是2层楼的。和福裕楼相比,造价要低很多,只用了8万大洋。因为到了建振成楼的时候,林家的人力物力都很雄厚了,所以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建成了。wpid-IMG_5093-2014-01-3-20-34.jpg振成楼之所以出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建筑奇特,称为八卦楼。整栋楼是根据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一个楼八等分成八卦,卦与卦之间设有青砖防火隔墙,隔墙中有拱门,开则全楼相通,合为整体;关则各卦自成独立院落,互不干扰。这些隔火墙是有防火功能的。1929年的时候,长毛故意纵火烧楼,烧了两卦,火是从三楼的外面从窗口放的火。原来以为可以把整个楼都烧光,可是因为有隔火墙和林家自制的青砖(三山)把火势隔开了,没有蔓延,很快就灭了。后来96年重新补补的墙体和原来的不一样,看上去特别新,但是做工很粗糙。土楼楼梯每层有照明灯,也是指示楼层用的。96年新修的粮仓和过去的一比就看出差别了,老粮仓密不透风,新建的到处都有缝隙。wpid-IMG_5116-2014-01-3-20-34.jpg全楼厅前中心点上是一个多功能大厅,是楼里的议事厅,也是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站在大厅中间,可以看见左右的水井和侧门。两口井位于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鱼眼上,一阴一阳,水面高低差2米,阳井深,阴井浅,也就是6-7米左右。水温差2-3度,阳井温度高一些。也有三个大门,天门 ,地门,和人门-三才,天才地才人才;楼里有四部楼梯,五个小厅,八个卦,九个天井,每个有一个天井,加上中间一个大天井。一共有20 个冲凉房,每个一对,男左女右,加上左右两边的耳房各有一个。全楼大大小小的房间一共有222间。每层楼都是48间,每卦24间。大门两边的房间是最大的,是两间并一间的,是楼里辈分最高的人住的。振成楼出名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内涵丰富,楼内有很多书法对联,包括民国总统黎元洪的亲笔题字。振成楼大厅柱子上的藏头诗对联: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wpid-IMG_5132-2014-01-3-20-34.jpg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导游的先辈据说是和黎元洪和孙中山共过事的,见多识广。楼里的二环楼是仿上海的戏院,一楼演戏,二楼是看戏的包厢。中间的包厢比两边高,是给客人的,主人则在两边陪同。包厢的材料是铸铁的,还是从上海定做或运过来的。当年林家的日升牌烟刀是畅销全国的,把做好的刀运到城里,在把建筑材料运回来。两趟都不空跑。三朵向上开的百合花,象征着蒸蒸日上,第四朵百合是向下开的,意味着叶落归根。wpid-IMG_5140-2014-01-3-20-34.jpg大厅的柱子却是仿罗马的柱子,而屋顶就像是希腊雅典神庙的那种风格。100年前在永定这么个深山老林里看有罗马希腊式的洋建筑,交通不好,1万多斤,没有设备,全靠用手工立起来,想想还是蛮神奇的。瓦檐地下有三种色彩,粉红,乳白和天蓝历经100多年,一点没有褪色,而且还防虫,没有蜘蛛网的痕迹,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个谜。wpid-IMG_5141-2014-01-3-20-34.jpg振成楼是烟刀厂赚来的钱建的,为了防止子孙后代争房产,振成楼的祖先早就把遗嘱写在厅里的柱子上了。列出了所有参与建楼的人的名字。wpid-IMG_5135-2014-01-3-20-34.jpg据导游说,当时林仁山有三个儿子,那时候老大最老实,负责质量检验,整天奔走于各个工厂之间验货。老二是导游的曾祖父,负责销售,相当聪明,从上海娶了13岁的漂亮姑娘回到山里当老婆。老三最厉害,担任财务,钱最多,他名下的房产也最多。早年的时候没有分家,吃大锅饭,后来要分家的时候就抽签,一签三年,第一签抽到的是老三,那个时候烟刀厂还很赚钱。三年后在抽签,导游的高祖抽到,烟刀厂还勉强维持,不赚钱,也不亏本,轮到老大抽到的时候就晚了,烟刀已经全部被机器代替了,没有了市场,所以老大赚得最少,见振成楼的时候,老大就没什么钱了,分得的房子也就最少。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振成楼变得很值钱了,林家后带开始争财产了。导游的父亲最后定夺说,凡是大厅柱子上提到的人的后代都有份。可是问题是,可能是因为人太多了,没能都一一列出,用了一个‘等’字结尾,争议就来了。因为烟刀厂是三兄弟共同经营的,钱是大家一起赚得,老大的后代没有分到房产,就认为不公平。解放后,人民公社大队部征用了振成楼,一间间的房间都变成了供销社,导游那一代人长大的时候都不是住在这土楼里的,都是住在村子里别的房子,到振成楼里来打酱油的时候都不知道这楼是她们家的房子呢。也正因为此,振成楼在文革中才因祸得福,没有被打砸抢掉而得以保存下来了。参观完振成楼,掌门正式宣布他已经开始显示土楼审美疲劳综合症状了。护法依旧是兴致勃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