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
2023 (82)
台北花絮 (2)
2013年12月17日
台北故宫博物院
当年蒋介石把北京故宫价值连城的文物国宝,是能搬走的都给搬到台湾了,所以台北故宫藏品是久负盛名。今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超过60万件的典藏精品,包括陶瓷、书法、古画,青铜器共14类。故宫十大镇宝文物包括西周“毛公鼎”和“散氏盘”,颜真卿书法“祭侄文稿”;苏轼书法“黄州寒食帖”;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和“莲花氏碗”,以及清朝“翠玉白菜”。
始建于1962年并在1965年落成的台北故宫共四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六根石柱组成的“天下为公”的牌坊。来自大陆和日本的带着耳塞的观光客把博物院挤得水泄不通,不少展厅是大排长龙。十全乾隆,翠玉白菜等都是当下热门展览。
“清全寿图”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个寿字居然写出120种字体,着实了不得。“清全寿图”共五开,以泥金于藏青色绢上,写寿字共120体,各体俱不相类,极富变化。各个寿字下方均有书体的标注,比如九重文,太极文等。不少寿字取意于象形, 但更多闻所未闻,构成了寿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由于时间仓促,许多字画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无法细细品味。故宫博物院一般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书画展品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器物展品6-12月更换一次。虽然台北故宫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但内部设计完全是现代化的,一点没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真正的皇家宫殿的韵味,把这些精品文物国宝放在现代建筑里展示,就是觉得不协调。如果将北京故宫的建筑和台北故宫的藏品相结合,那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的完美展现。
士林官邸公园和中正纪念堂
今年十月凤凰卫视的朋友送了一套蒋介石日记和家春秋的系列电视节目,对蒋介石的生平产生了兴趣,所以这次到台北,就想特地参观一下与蒋介石有关的士林官邸公园和中正纪念堂。
士林官邸曾经是蒋介石生活的居所,从201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官邸三面环山,地形有如口袋,官邸在袋底,背靠山,左有剑潭山,右侧大门比较宽阔。除了官邸正馆要收费参观外,公园其余部分免费参观。园中有主题园,生态园,中式花园,西式花园,玫瑰园,家庭教堂(凯歌堂),花房等。据说玫瑰园是根据宋美龄的喜好而建,而中式花园是蒋介石散步的好去处。园中还建有慈云亭,是当年老蒋怀念母亲而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住所官邸正馆的开放日是每周二和周日两天,很遗憾没能赶上开放日,无法零距离观察他们当年的生活起居环境。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心脏病去世后,在靠近总统府的东面修建了气势庞大的中正纪念堂,包括自由广场,国家戏剧院和国家音乐厅,瞻仰大道,中式庭院和环外回廊。整个建筑群气势磅礴。中正纪念堂于1976年破土动工,1980年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中正纪念堂外表以蓝白色调为主,坐东朝西,面向大陆。是台北的文化景观和最著名地标之一。
中正纪念堂跟美国林肯纪念堂的风格类似。正堂后方的蒋介石铜像高6米多,重21吨,蒋介石身穿长袍面带微笑坐姿。铜像两旁有青天白日旗,铜像后方墙壁上方是“伦理,民主,科学”字样,铜像底座刻有蒋介石遗嘱。正堂两边的海陆空三军卫士威武庄严。据介绍,他们每小时换防一次, 每位卫士每天要站岗三次。
纪念堂里的文物展览室,展示了蒋介石一生奋斗的历程以及日常实物,包括家谱,衣冠,文献,照片和两辆凯迪拉克座驾。有趣的是还展示了饮食,蒋介石吃得很清淡,平时主要吃包子,馄饨汤,鸡丝面,牛肉馅饼,木瓜,家乡粽子,炒饭,红烧狮子头,糖醋黄鱼,油条汤等。由于口味不同,蒋介石和宋美龄一般各自用早餐。午餐和晚餐才一起进餐。
这次到台北出差,一路的雨。从离开亚城,到台北,雨就淅沥沥地断断续续地下着。雨中领掠台北,感受台北,从未有过的经历和感觉,也自有一番韵味, 长留心间。
(完)
定稿于2013年12月21日凌晨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全寿图(5幅)
士林官邸
凯歌堂
中正纪念堂
宋美龄花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