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普罗旺斯之旅(10): 跑步阿尔勒
2025年8月2日
7月9日一大早,天刚亮不久,就出门,酒店位于阿尔勒(Arles)镇中心东南方向大约1英里的地方,周围是现代商业区,不少商店,感觉是很有特色的地方,许多红色建筑,感觉这地方红红火火的,特别耀眼。
跑到老城,古建筑与酒店周围区域的建筑完全不同。清晨城中心非常安静,几乎没有行人,我喜欢没有行人的感觉,仿佛整个城市都是自己的。不像白天,许多地方游客如织。
在市政厅广场,也叫共和广场,建于1676年的阿尔勒市政厅就坐落在广场的北边,有349年历史的市政厅是法国历史古迹。广场中央是阿尔勒方尖碑, 市政厅东边是著名的圣特罗菲姆主教堂,这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建于12世纪至15世纪之间,它是罗马式建筑的典范之一,其门廊上雕刻着包括《最后的审判》在内的精美雕塑,毗邻回廊的柱子雕刻精美绝伦。这座教堂自1981年起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跑步来到夏日花园,这里是正在举办的阿尔勒摄影展的一个露天展览点,花园里有梵高头像雕塑。花园的正北面是是古罗马剧场,在剧场的东北方向不远是古罗马圆形剧场Amphitheater,这两座古罗马建筑都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阿尔勒圆形剧场,又称阿尔勒竞技场(Arènes d'Arles,意为竞技场或斗兽场)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建筑,至今仍举办各种活动和表演,将古代历史与现代文化生活融为一体。圆形剧场是阿尔勒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老城区里最大建筑,更是罗马工程技艺的杰出见证。据说阿尔勒保存的罗马遗迹数量仅次于罗马,在阿尔勒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八处古迹中,罗马圆形剧场是参观人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其圆形结构,内外回廊,水平通道以及交替的楼梯,展现了精妙的建筑设计。
而古罗马剧场由凯撒的养子兼继承人奥古斯都建造,比圆形剧场早差不多100年。剧场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可容纳8000-10000名观众。剧场供奉阿波罗,并以华丽的装饰向奥古斯都皇帝致敬。当然,罗马竞技场为大众提供动作冒险娱乐,而罗马剧场则为品味高的观众提供戏剧和哑剧表演,至今仍用于艺术演出。古罗马剧场有非常醒目的两根顶部带有碎片的高大大理石柱。
跑步去了阿尔勒城市北边的火车站。在罗纳河河滨步道跑一段,发现河岸上有摄影节的露天展览-人物肖像。再回到拉马丁广场, 骑兵门与老城墙,发现这里的路边不少人开始摆摊设点,看到最多的是水果摊,有一处卖海鲜饭的把我馋得口水流(近中午去,发现人家卖完了,我这口水白流了,好遗憾),卖肉卖海鲜卖奶酪卖腌制橄榄的,应有尽有。当然也有卖衣服,家用品的,卖当地特产的,沿街一字排开估计有一里路长。后来知道这是阿尔勒露天街市,是城市的主要市场,出售新鲜农产品,当地产品等。每周六和周三上午开放,而且到中午12点就收摊了。我们中午再来买了一些葡萄,桃子和丑八怪西红柿。
边跑边看集市,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阿利斯康墓地就在马路对过,也顺路跑进去转悠一下。阿利斯康墓地是一座巨大的罗马墓地和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墓地之一。“阿利斯康”一词源于拉丁语Elisii Campi(即香榭丽舍大街或极乐世界)。它在中世纪尤为著名,作家阿里奥斯托在《疯狂的奥兰多》和但丁在《地狱篇》中都曾提及。罗马城市传统上禁止在城墙内埋葬。如今,阿利斯康墓地成为一座露天博物馆,一处非凡的历史遗迹,见证着1500年来的丧葬和宗教习俗。
造访阿尔勒主要是冲着梵高而来,当然要踏着文森特·梵高的足迹,体会一下考察一下他在1888年至1889年期间居住在这里,创作了300多幅艺术作品的环境。城市设有梵高小径,这条小径沿着他绘画的地点,悬挂着现代的牌匾。而我主要跑步去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那里举办当代展览,以纪念梵高的影响)。梵高咖啡店,梵高空间-前阿尔勒医院,罗纳河岸,以及阿利斯康墓地。1888年10月,文森特·梵高和保罗·高更选择阿利斯康墓地作为他们艺术之旅的首个地点, 两人并肩作画,捕捉着这片历史遗迹的独特氛围。
跑步来到LUMA阿尔勒,这座引人注目的旋转塔楼是由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其灵感源自当地闪耀的光线和纹理。塔楼于2021年正式开放,是一个艺术文化综合体,将当代艺术,教育和生态融合在一个创新且建筑风格独特的环境中。据知,这里可以买票入内参观。
话说阿尔勒历史悠久,公元前800年就有人类居住此地。罗马人于公元前123年占领了这里,并将其扩展为一座重要的城市。阿尔勒在罗马帝国纳尔博内西斯行省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阿尔勒的罗马和罗马式古迹因其对该地区历史的见证,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如今阿尔勒隶属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罗纳河口省,原为普罗旺斯省。法国最大的湿地——卡马格的大部分位于阿尔勒境内,卡马格湿地以火烈鸟等野生动物而闻名。就地理疆域而言,阿尔勒是法国本土最大的市镇。
阿尔勒因是凯撒略·阿尔勒和希拉里·阿尔勒的总教区而闻名。此外,许多艺术家曾在此生活和工作,包括闻名于世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国际知名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其它艺术家包括巴勃罗·毕加索,保罗·高更,和雅克·雷图。自1970年以来,阿尔勒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摄影节,而被誉为世界摄影之都。
阿尔勒的名称来历,在公元前1世纪中期(凯撒)被确认为Arelate,在公元1世纪初(斯特拉博)被确认为Areláte (?ρελ?τε),在954年被确认为Arlate civitas,在13世纪被确认为Arle。地名Arelate是高卢语*Arelati的拉丁化形式,意为“在沼泽边”或“在沼泽前面”。
我认为这个名称肯定跟罗纳河在阿尔勒上游分叉成两条支流,形成卡马格三角洲有关。
历史名城阿尔勒老城建筑,尤其是众多的古罗马建筑,古老经典,魅力无穷。老城狭窄的鹅卵石街道,色彩缤纷的百叶窗,房前的花草植物,以及众多的博物馆与摄影艺术画廊,令人印象深刻,来一趟很值。(完)
附照片75张
1-市政厅
Arles纪念碑
2-跑图
3-红彤彤的商店
4-游客中心
5-劳动力交换大楼
6-市政厅共和广场一角
7-邮局
8-著名的圣特罗菲姆主教座堂-罗马教堂
9-市政厅共和广场圣安妮教堂
10-小巷
11-古罗马剧场
12-喜欢这橱窗里的陶瓷鸡
13-公元一世纪建的罗马圆形露天剧场
14-很有特色的墙面
15-古城一角
16-Amedee Pichot喷泉
17-骑兵老城门
18-Frederic Mistral学院
19-火车站
20-火车站广场一角
21-橄榄树结果了
22-古狮子桥
23-罗纳河与老城
24-罗纳河滨一角
25-摄影节罗纳河露天“脸面”展览
26-梵高基金会与展览馆大门上是梵高签名
27-摄影节协会大楼
28-老教堂
29-著名的瑞图博物馆Muse?e Re?attu
30-罗纳河岸
31-偶遇星期三集市
32-偶遇星期三集市
33-历史悠久的阿利斯康罗马墓地
34-露天摄影展
35-夏日花园一角
36-夏日花园里的梵高雕塑
37-梵高咖啡
38-论坛广场一角
39-论坛广场雕塑
40-市政厅共和广场一角
41-街头一角
42-古城一角
43-梵高空间(前医院)一角
44-古城一角
45-就餐餐馆Grand Cafe
46-酒店
47-市警察局
48-新邮局
49-联谊生活之家
50-国家宪兵队大楼
51-街头一角
52-城市公园入口
53-城市公园一角
54-现代化的Luma中心大楼
55-现代化的Luma中心大楼
56-铁路
57-老城堡
58-老城墙
59-老城瞭望台
60-Major圣母教堂
61-罗马圆形露天剧场
62-鹅卵石小巷
63-加油站
64-摄影节标语
65-美食:中午见到的,后来晚餐想去吃,找了半天找到了,结果关门了。在这里坐了一会儿后,餐馆老板来了,她只会说一点点英文,双方比手画脚交流,得知她们周三关门,中午这一锅是接待旅游团的。她非常热情让我们明天再来,但遗憾我们要离开,没有品尝到这美食。
66-涂鸦门
67-街头一角
68-街头一角
69-古罗马剧场
70-城市天际线
71-教堂内部一角
72-教堂内部一角
73-晚餐鸭胸脯
74-意大利面非常美味
75-今晚来一瓶Merlot
多谢评论与分享!对丧葬和宗教习俗我知之不多,但这次去法国,走过几个墓地,也算是涨了见识。
最近去义大利旅行,听听导游说义大利人至今感谢拿破仑: Napoleon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landscape of Italian burial practices and cemeteries. In 1804, the Edict of Saint Cloud, issued under Napoleon, standardized cemetery rules across France and the Napoleonic orbit, including Italy. This edict mandated that burials take place outside city limits and established public control over cemeteries, replacing church authority. In Venice, Napoleon prohibited burials on the mainland,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an Michele cemetery on a separate island. These changes reflected Enlightenment ideals of hygiene and equality in d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