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不战而屈人之兵”
(2010-08-13 14:40:45)
下一个
余自幼饱读兵书,自以为颇知兵法,看到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讨论,发表一点愚见。
《孙子-谋攻》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
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古人用词不多,但思维是很严谨的。首先,上述内容是在“谋攻”的主题下,因此对于防御战并不适用。而中国在朝鲜战争、越战、诸葛亮的空城计等等都是防御性质,而非进攻,因此此篇内容不适用。
第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前面一句有“是故”二字。因此,我们必须看前文,搞清为什么,也就是目标。前文说,“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结合前文,我们就明白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是获得全胜。而全胜之道不是战,而是使对手屈服,从精神上处于从属地位。战是暴力的运用、其结果是胜,而不战而使对手屈服靠的是什么手段呢?
第三,再看下文,它讲的是具体方法,又是一个”故“字:”故上兵伐谋“。再接下来,孙子讲的是“谋攻之法”。
但是《孙子》并没有把“伐谋”作为唯一的手段,也没有将“伐谋”作为首先采用的手段。他只是列出了各种手段的有效性,没有讲运用的顺序。也就是说,作为决策者,完全可能先进行“战”,然后再根据形势寻求“不战而屈”。